学生学业中的乱像,成因何在?如何治理?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和环节。对教师而言,布置批阅作业是管理学生、巩固、检验、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而言,做作业也是一种学习、获取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业确实很重要。


学生学业中的乱像,成因何在?如何治理?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来自网络

一、 中小学生作业多不多?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为学生减负工作,学校严格要求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中小学生作业过多、过乱的现象有所改变,但中小学生作业过多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一些学校确实还存在学生作业越来越多的现象。如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管理部门下发文件,作出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一般不留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可以布置家庭作业,但不能超过一小时;中学生作业量及时间比小学要多、要长。但从身边的中小学学生及家长的反应来看,作业量、时间并未真正减少。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明显存在给学生布置中午作业、下午放学作业后的情况,不少学生晚上做作业要到九、十点,中学甚至到十一点的也不是没有。除了作业量多之外,简单、重复性作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学生叫苦喊累,家长有抱怨、有意见。

二、 学生作业为何多?

中小学生负担重、作业多现象由来已久。为什么国家、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喊了多年、抓了多年、治理了多年,这种现象始终得不到彻底根除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01.现行考试制度影响。现行中小学考试制度的推行,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指标和尺度的。学校、教师、家长都希望学生学习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学生更是如此。优异学习成绩的取得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作业量来作为基本保障的。

02.学校管理中存在不足。严格控制学生在校作业量、作业时间,特别是减少学生家庭作业量和时间,中小学是负有管理责任的。但由于受应试教育、上级教学质量评价等影响,不少学校对学生减负和作业量控制工作,或者重视不够,或者疏于管理,或者默认不管,这也是造成学生作业量减不下来的原因。


学生学业中的乱像,成因何在?如何治理?


03.教师不同的态度所致。学生作业量的多与少,与教师有直接关系。一种是认真负责任的教师,从关爱、严格、要求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较多,认为学生作业多点对学生学习好有好处,布置过少或不布置作业,家长有意见。一种是一些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不下功夫,以增大作业量来弥补,出现简单、重复性作业的现象。

04.学生、家长方面的原因素。往往教师布置的作业,对优秀学生来说,并不觉得多,因为他们掌握学法、作业用时少;而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不得法,作业拖沓,用时较多,认为教师留的作业太多了。当然也不否认,一些教师把作业作为惩罚部分学生的手段。家长中也存在对学生作业不同的反应,一些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太少了,一些家长抱怨学生的作业太多了。

三、 如何治理作业过多的问题?

学校教师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肯定是不符合教育管理部门减负文件精神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种做法是需要纠正的。

01.学校怎么管?减负增效、提高质量应该是中小学必须树立的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标。学校应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的高度去认识。改进完善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等管理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及作业布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划红线、提要求、严检查,制止一些学科教师给学生布置过多的做法。


学生学业中的乱像,成因何在?如何治理?

02.教师怎么办?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自觉遵守上级学校有关减负规定,重视学习和教学研究,多在提升自身素质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多在增强课堂教学效益上想办法,多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上使实招,正确认识和利用作业的作用及手段,克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做法,在控制学生作业量的同时,改革作业设计、内容、形式,避免过多布置简单重复性作业的做法现象发生。

03.家长怎么做?家长应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同向性,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指导,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帮助孩子强化提高学习作业效率意识。如发现孩子作业过多,及时查询原因,与教师联系,不要只是埋怨。

总之,治理学生学业中的乱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