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託——歐洲繪畫之父

喬託·迪·邦多納(1267年-1337年)是意大利畫家與建築師,被認定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喬托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韋斯皮亞諾村中,據知他的家庭背景比較卑微,父親是農民出身。童年時的喬託要做很多粗活,如放羊、到處幫工等。喬託性格開朗、活潑、機智、幽默。喬託是畫家齊馬步埃的學生。少年時代的喬託非常喜歡畫畫,他一邊牧羊,一邊用石頭或小木棍在地上畫些自然景物或由放牧的那些小山羊。有一天,齊馬步埃路過此地,見喬託正蹲在地上畫畫,發覺他天賦不凡,便讓他到佛羅倫薩跟著學畫。主要是學畫宗教畫,然而喬託並不喜歡僵硬的拜占庭繪畫風格,喬託認為宗教人物如聖母和耶穌,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喬托特別加強了人物畫中的肌理和陰影感,也將過去平板的金或藍色背景改為透視畫法的一般風景。此突破獲得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歡迎。


喬託——歐洲繪畫之父

喬託作品中最有名的為《猶大之吻》、《最後審判》和《哀悼基督》,喬託也因此在意大利14世紀的繪畫史上奠定了經典的地位。這個時期喬託也和但丁結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提到喬託多次,並極力讚美喬託的畫風。


喬託——歐洲繪畫之父

喬託晚年時畫風有點改變,當時哥德式藝術盛行,宗教人物的身長都一律加長並增加飄浮感,但喬託著名的透視背景畫風依然沒有改變。喬託去世後黑死病在歐洲盛行,因此到達芬奇的時期,約有100年的斷層。


喬託——歐洲繪畫之父

喬託可說是聖弗朗西斯教派的歷史畫家。聖弗朗西斯教派是1215年由基督教聖徒聖法蘭西創立的一個宗派。教十三世紀原是中古的黑暗時代告終、人類發現一線曙光的時代,是誕生但丁、培根、托馬斯·阿奎那的時代。聖法蘭西在當時苦修佈道,說宗教並非只是一種應該崇奉的主義,而其神聖的傳說、壯麗的儀式、聖徒的行述、聖經的記載,都是對於人類心靈最親暱的情感的表現。以前人們所認識的宗教是可怕的,聖法蘭西卻使宗教成為大眾的親切的安慰者。他頌讚自然,頌讚生物。相傳他向鳥獸說教時,稱燕子為“我的燕姊”,稱樹木為“我的樹兄”。他說聖母是一個慈母,耶穌是一個嬌兒,正和世間一切的慈母愛子一樣。他要人們認識充滿著無邊的愛的宗教而皈依信服,奉為精神上的主宰。聖法蘭西這般仁慈博愛的教義,在藝術上純粹是出新的材料。顯然,過去的繪畫是不夠表現這種含著溫柔與眼淚的情緒了。喬託的壁畫即是適應此種新的情緒而產生的新藝術。

喬於1337年在佛羅倫薩去世,享年71歲。喬託一生才華橫溢,勤勉刻苦,他是一位集畫家、建築師和雕刻家於一身的偉大的藝術先驅,又是一位為人謙和,特立獨行,嚴謹而可愛的長者,更是一位慈愛的六個孩子的父親。不管在生前還是身後,人們都給了他極高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