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打造品牌的五個要點

一、中小企業對戰略的依賴性更強

在我與企業家的交流中發現,中小企業家普遍缺乏制定戰略的意識,他們認為,制定戰略是大企業的事,中小企業只需快速開展業務,讓企業生存下去。

快速開展業務讓企業生存下去固然沒錯,但是如何快速發展業務就是戰略層面的問題。所以,中小企業也需要戰略。

從里斯中國的實踐案例來看,適用於大企業的戰略不一定適用於中小企業。比如,很多定位諮詢公司會建議中小企業打“領導者”定位,這樣的戰略應用於大企業可行,但是由於小企業的名氣小,“領導者”定位缺乏可信度,不會奏效。

聚焦是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不二法則。因為中小企業的資源有限,經不起折騰,一次錯誤就導致企業無法生存,所以中小企業必須集中資源於較小的市場展開競爭。但是很多初創企業的做法恰恰相反。

中小企業打造品牌的五個要點

2011年,一個叫“張博士”的新品牌,投入1個多億在央視播放“零卡飲料”的廣告。但新品牌缺乏廣泛的接受度,一開始就全國範圍內推廣,大量消耗資源,容易引起眾多問題。此外,從品類戰略的角度來看,“張博士”的戰略存在重大缺陷,“零卡飲料”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無法進入消費者心智。

後來,“張博士”聚焦到“零卡綠茶”。可是,經過前期大量的資源消耗,資金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經銷商對品牌失去信心,企業也就無法繼續生存。

2、品類創新是創建品牌的關鍵

如何讓戰略具備確定性對中小企業來說尤為關鍵。

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時候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就是進入哪個市場?更確切地說是進入哪個品類?

過去的做法是選擇進入一個老品類,依靠低價的產品和大量的廣告把品牌植入消費者心智中。現在,信息爆炸,產品爆炸,廣告威力也大不如前,依靠幾條廣告改變消費者的心智幾乎沒有可能,過去的做法越來越難奏效,現在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品類創新才是創建品牌最好的辦法。

中小企業比大企業更加靠近終端消費者,能及時發現老品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品類創新,把終端市場發現有效的戰術發展成戰略就是確定性的戰略,也是中小企業的優勢。

無法靠近終端消費者是大企業發展的弊端,大企業的領導層因為多業務的問題通常無法把精力放到具體的品類問題上。同時,又因為現有的顧客基數大,市場份額高,因而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氣。當大企業推出新品類時,給消費者帶來的直覺感受是現有的品類存在某種問題。

3、定義品類很重要

開創新品類的關鍵在於定義這個品類。在《成為獨角獸》這本書中也提到這個觀點:“品類之王”並不一定是最先提出創意或獲得專利的企業,而是率先定義品類的企業。

這就是小米手機成功的關鍵,小米手機並沒有做任何的技術創新,而是通過渠道創新造就了新品類,又通過定義“互聯網直銷手機”獲得了成功,總體來看,小米手機就是通過品類創新實現了成功。

中小企業打造品牌的五個要點

“漲芝士啦”是里斯中國公司最近服務的項目,產品上市僅1年,銷售量突破2億包,帶動君樂寶成為酸奶品牌三強。“漲芝士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定義品類,把芝士口味酸奶重新定義成芝士酸奶,將產品從一種口味上升為一個新品類,這就是品類定義的力量。

當企業定義了一個新品類,就可以傳播這一品類所解決的問題或潛在問題,以及新品類的優勢。當企業傳播某個品類時,信息是可信的,消費者接受品類的程度遠大於接受品牌的程度。

4、時間就是資源

中小企業資源不足怎麼辦?熬時間。資源不夠時間來湊。大企業通常是資源多,時間少。而小企業通常是資源少,時間多。如果企業即沒有資源,又不想熬時間,戰略就無法實施。

中小企業打造品牌的五個要點

大企業因為體量大,人員成本高,所以一般會要求在短時間內的推出符合公司要求的產品,而不是用5到6年的時間培養一個新品牌。所以,大企業通常會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來彌補時間上的劣勢,而收購就成為大企業的最佳方式。阿里和騰訊就是例子,他們的體制龐大就決定了進行創新非常困難,但是資源豐富,可以通過收購來擴大自己的版圖。最近兩年,阿里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包括:餓了嗎、大潤發、優酷、高德等等。

湯達人這個品牌於2009年推出,直到2015年才在市場上建立起認知,這個過程用了6年。今天,湯達人的市場開始加速,成為高端方便麵領域的主要選擇。

紅牛1987年進入美國市場,5年之後,到了1991年銷售額才接近1000萬美元。到了1996年銷售才突破1億美元。如今紅牛是一個營收高達45億美元的品牌。

慢慢發展可以讓新品類、新品牌紮根心智。消費者心智缺乏安全感,對新的品類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一旦新品類開始被主流市場接受,品類的發展就進入了加速道。

慢慢發展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競爭對手不會及時跟進。大企業對新品類的出現會持觀望態度,當看到品類發展良好的時候才會跟進。例如:紅牛在前12年成長緩慢,才導致可口可樂公司一直沒有反應,直到看到品類發展良好後,於1999年同時推出自己的3款能量飲料,依然以失敗告終。

5、品類加速期的資源配備

當品類拐點來臨時,企業必須投入足夠的資源讓品牌跑在品類的前面,這一點至關重要。莫斯利安2009年開創常溫酸奶,2014年到2016年之間常溫酸奶品類開始加速,但莫斯利安在這個關鍵時期卻缺乏足夠的資源投入,反而是競爭對手安慕希投入了大量資源佔據品類認知。如今,酸奶市場的格局對莫斯安利非常不利。

中小企業打造品牌的五個要點

品類創新的企業很容易受到投資機構的追捧。而沒有創新的企業很難受到投資公司的青睞。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先生於8月27日在微博上表示,子彈短信發佈短短6天,吸引了51家VC,7家科技巨頭的戰略投資部,但在此之前錘子科技經歷了融資比上天還難的6年。這就可以看出:新品類才是吸引投資公司的最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