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三年独行侠 一朝变魔鬼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2005年,一位来自韩国的亚裔男孩赵承熙,幸运地考入了美国著名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作为美国的新一代移民的孩子,顺利进入名牌大学,本是人生腾飞的一个好起点,对于一向勤恳、上进的亚裔父母,被这样的大学录取,也是非常值得欣慰和开心的。

在入学后的三年中,几乎没有同学对赵承熙有过太多的交流,大家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独来独往。三年中,同一宿舍有的同学甚至说,几乎没有见他笑过,很少说话、不爱和人沟通。甚至上课对于老师的提问也是能不回答尽量不做声的状态。上课时还总是要戴上一个帽子,尽量不与人交谈。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同是韩国来的学生保罗·金说:“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即使教授问问题,也不说话。他看起来总是身体和精神都很差,好像他很压抑一样。”

有邻居也曾经在赵承熙家门口和他打招呼,他不理不睬,还自言自语,表现异于常人。

2007年4月16日,美国当地时间7点15分,23岁的赵承熙单枪匹马,身穿防弹衣,携带两把手枪,携带无数子弹,在他所就读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先后打死32人,最后举枪自杀。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校园枪击惨案。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案发后,全美震惊了,当时的总统布什说该惨案 “令全国感到震惊和悲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

关注心理,避免性格扭曲,发生惨案

如果一个孩子,仅仅只是不喜欢和别人说话和接触,就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吗?当然不会,但是,赵承熙看似不爱和人接触,但其实他表现出来更多的心理问题,却一直被家庭和学校忽视了。

家庭的忽视是隐患的最初来源

8岁左右来到美国,由于语言不通,赵承熙应该在童年是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同时在美国这个新环境中,由于语言和性格的问题,有一些融入困难。

如果这个时候,家庭给于足够多的理解和支持,给与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帮助孩子逐步去适应这个社会、这个环境,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的良好交往,也许事情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然而据赵承熙的舅舅说,他们一家搬到美国后,赵承熙表现出孤独症症状,但是他的母亲并不重视。赵的学习不错,而母亲一直努力赚钱养家,觉得孩子学习好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学校的忽视导致可能的心理疏导被再次拖延

英语系的教授乔瓦尼说赵承熙总是戴着墨镜,把帽子拉得很低地来上课。他在班上从来不参与讨论,但是却用手机在课桌下偷拍女生的大腿。导致女生们开始拒绝来上课。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写作课教授露辛达·罗伊觉得和他说话“就像与一个洞交谈,就像这个人不存在一样”。由于赵承熙写的作文和剧本都充满了仇恨、暴力,连同学都觉得他的文字变态和怪异。罗伊觉得这个人会有风险,也有提醒校方予以关注,她曾先后向学生管理部门、校长办公室以及校警报告,但校方的答复是,如果赵没有公开威胁他人,他们也无可奈何。

这样的忽略、拖延、不了了之,导致赵承熙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一件惊天的惨案,在本可能杜绝的最好时机,被耽搁了。

心理分析:是什么导致极端的暴力?

美国的心理专家站在犯罪学、普遍枪击案的角度,认为“感到遭受不公”是赵承熙心理扭曲的重要成因。这也是绝大部分校园枪击案犯罪者的普遍特点。2002年全美一项调查显示:71%的校园枪击案犯“在犯案前感到自己受到欺辱、压迫或伤害”。

而赵承熙在初中、高中都曾因口语、表达等问题,遭到同学的嘲笑,以至于大学后对与人交往始终处于羞怯恐惧的状态。

而韩国专家则更多从家庭教育的层面去分析:他们认为,忽视与孩子沟通是韩国旅美侨民的普遍问题。韩国《同胞新闻报》评论说,“事实上,在我国海外移民中,父母一般忙于赚钱养家,很少与孩子沟通……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是否我们的社会和海外韩裔社群忽视了这些能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无论是美国专家的“个人感受”角度,还是韩国专家的“家庭教育缺失”角度,都在从不同角度提醒着我们,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忽视、拖延,造成的后果风险是巨大的。

哪些心理状态是家长必须关注的点?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曾经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

1、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 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 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 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 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否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 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放在家庭教育当中,有几条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家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第一, 是否有积极的情绪、能够接纳自己。

赵承熙很少有积极的情绪,三年大学对所有人不苟言笑,其内心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都缺乏起码的接纳和良好的情绪。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第二, 是否能适应环境

人能够融入环境,就意味着能从环境中获益、同时也能因为环境对自己的反馈调整自身的认知和行为,从而达到和环境的彼此交融,而非格格不入。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第三, 能否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生命中,无论哪个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能够对积极情绪、抗挫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加人的幸福感、帮助个人的成长。最可怕的是,孩子在学校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家里也不能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第四, 能否适当的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长期处于压抑、不能适当释放的状态。长期负面情绪积累,导致一旦释放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这也是大多数恶性案件发生的最主要的心理原因。

当一个孩子,不能适应环境、没有积极情绪,也不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不知道如何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即使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也只是表面的优秀。

而我们家庭的教育因素中,往往对以上这四个重大因素的重视远远低于对学习成绩的重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孩子的心理创伤、心理问题,往往一开始并没有特别特殊的表现,或者有特殊的表现,也并没有特别直接的行为后果。

而类似枪击案这样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在用血的教训,提醒着我们:

同窗三年不苟言笑 一朝犯案惊动美国 什么样的人需要加倍警惕?

在家庭中,最亲密的人也最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一个一个的小问题就会因为时间的拖延、态度的忽视而变成大问题。一旦发展失控、酿成大祸,追悔莫及。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提醒着我们家长,孩子交往朋友的时候,尽量远离那些不能融入集体、行为怪异、总是没有良好情绪的人。也提醒着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比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为重要。

欢迎关注【五花马积极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