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針打得準才能效果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鵑

廣西北海創新開展案例講述警示教育活動;河北唐山組織全市各單位一把手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大會;江蘇蘇州吳江區多次在庭審現場組織警示教育活動……一段時間以來,各地以提高針對性、增強實效性為目標,在更好開展警示教育上作出探索。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警示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工作。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只有精準施策、對症下藥,靶向準確、打中痛點,才能讓廣大黨員幹部思想上受警醒、靈魂上受觸動,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違紀違法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此外,警示教育還能產生震懾效應、發揮感召作用。貴州安順公安系統“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會召開後,先後有9名黨員幹部到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爭取組織從寬處理。

應當看到,當前開展警示教育,不缺典型案例,也不缺常態化機制,但在一些地方,針對性和實效性方面還有待提高。一方面,少數單位把警示教育當成“規定動作”,“一鍋煮”“大雜燴”問題突出,教育對象與警示案例層級錯位,缺乏針對性。另一方面,警示教育方式方法上“套路化”,實效性方面打了折扣,一些地方和單位發生違紀違法案件後,雖然也召開警示教育大會,但籠而統之、大而化之。

開展警示教育,只有在提高針對性、增強實效性上做文章、下功夫,精準聚焦、有的放矢,才能獲得以案為鑑、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動提升不想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做實同級同類幹部警示教育,這既是工作部署,也是方式方法。駐人民日報社紀檢監察組在嚴肅查處《新聞戰線》雜誌社原總編輯萬仕同之後,抓住“局級”這個“同級”、“學術類期刊和使用外稿比較集中的部門”這個“同類”,對教育對象敲警鐘。在把握同級同類標準的同時,還要注意區分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差異性,聚焦同類量身定製教育內容,真正實現同病共治。

創新方式方法,提高警示教育質量,讓警示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除了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展覽、閱讀警示教育材料等常規形式,不少地方在實踐中探索創新載體。有的把警示教育課堂放在庭審現場,讓教育對象感同身受;有的探索運用處分教育同步,把警示教育和審查調查工作貫通起來;有的把警示教育基地設到工作陣地的第一線……創新形式增強警示教育“現場感”,真正做到引以為戒。

一堂生動深刻的警示教育課,對黨員幹部而言就是思想洗禮課、紀法講述課、自我反思課。堅持分級分類,提高警示教育針對性,讓教育內容契合教育對象身份,促使教育對象加深理解、產生情感共鳴,實現“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不斷創新形式載體,提高警示教育實效性,實現“入耳”到“入腦入心”的質變,真正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