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

任何工作都有一套章法,佛门也不例外。

和尚在撞钟之前,必须默颂佛经,颂毕才能执椎撞钟,在撞钟时要撞出轻重分明,缓急有至的节奏;钟声还要抑扬顿挫,传之既远还要回荡不息。拿晨昏两次钟来说,紧七下,缓八下,平平二十下,是为一通。如是者三,名为三通,共击一百零五下,然后再撞三下,前后总共撞钟一百零八下。

由此看来这简单的撞钟之事确是一件不易之事。

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

有这样故事: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身,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整个山谷似乎都动摇起来。禅师凝神侧耳聆听良久,钟声一停,招来侍者问:“今天早晨敲钟人是谁?”既吩咐侍者叫来这位新来参学的小沙弥。

奕尚禅师问小沙弥道:“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听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只有虔诚的人,才能敲出这种深沉博大的声音。”小沙弥认真地回答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刻意念着,只是我平常听您教导说敲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有犹如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奕尚禅师听了很高兴,进一步提醒小沙弥道:“往后处理事务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将来你的成就不可限量!”后来,这位小沙弥一直记着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终于成为一名得道的高僧。

从中可知,敲钟是小和尚的必修课,工作是企业员工的必修课,每位员工在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时都应该象小和尚坐在钟前一样,做到“心”中有钟,一要尽职尽责,下一番苦工夫。和尚撞钟如此,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在“心”在,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不能能混就尽量混,想反正工资不会少;二要人在“神”在,不能把交给自己的任务草草完成就可以,至于质量、效果如何不去考虑,任务之外的工作更是视而不见;三是用“心”用“神”,尽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力求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完美。

态度是决定一人做事、做人的方式,同时也带给最终的结果和收获。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广度与深度,职业化的态度决定你的未来。

在企业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每天和其他员工一样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如果交给他们任务,虽然做得不很出色,却可以按时完成;他们不与别人争什么,显得与世无争,得过且过。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像沙漠里迷了路的人,怎么转都走不出沙漠,只能消极地等待援救。身在职场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根本不知道为何而工作,不但得到的回报与付出差距很大,离成功就更是千里之遥。

其实,我们随时都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或大或小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一个个去落实,一个个去实现,我们就会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把每个日子过得很精彩。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讲求高效率的时代,没有一个企业能在效率低下的境况中取得发展,那么企业必然会让工作不努力,没有工作效率的人失去位置,无论我们在怎样的一个企业,要想不失业,唯一的办法就是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工作,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用心、用智慧撞好每一天钟,拓展自己的未来之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仅仅是企业领导者要具有危机感,作为员工更要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会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加倍珍惜自己从事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习惯一种安逸的环境,让这种暂时的安逸麻痹自己的神经,总以为这样的安逸可以持久下去,等各种因素变化到一定程度,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会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

生活是我们唯一的创造,工作是我们的动力和追求,只要还在工作岗位上,即使只有一天可以工作,我们也要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百分百投入其中,以虔诚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这和尚我们还在做,那口钟我们就得撞,而且还要用心撞响撞好!

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品质和修为。一件小事都不能做好的人我们还能够奢望他去做好每一件大事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其实也正是在警示世人:不要眼高手低而好高骛远。当每一天面对自己的工作,我们是否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是否能够百分之百的投入其中。其实我们在企业当中不要总是奢望每一天都是在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都在改变着企业的历史与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功的收获是要靠每一滴辛勤的汗水灌溉。只有我们以职业化的态度投入其中,每一天都会撞好自己的钟,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自我的理想与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朱新月: 超级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策划人、出版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商学院EMBA;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公司高级培训师;日中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管理专委会副秘书长;前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主讲课程《领袖的智慧—向毛泽东学领导力》、《如何成为组织的骨干》、《组织如何培养骨干》《工匠精神》、《中层领导力与执行力》、《零缺陷工作》《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