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二想從重點班轉到普通班能行嗎?

山西小強


孩子自己要求了,權衡一下,轉班也可以試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不必因為“重點”兩個字把孩子的前程耽誤了,都是面子上的事。

此時應該是知識鏈斷了,下學期初三了,是關鍵時刻,免費再講一次還是賺的,如果這學期期末成績沒有明顯提高,可以適當的給孩子補習,讓孩子成績上來,不然到了快中考了,心裡壓力上來,加上各方的施壓,孩子會被壓爆的,會變得厭學,並且學不進去,到明年這時候再想補基本上沒啥明顯的效果了,這事要抓緊。

如果轉班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做好心理支持,不然同樣是反效果,當務之急是把知識點都鏈上,要是不想留在重點班,要把轉到普通班可能遇到的事情說清楚,做好提前工作,現在一切都來得急,穩住心態,考個好學校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心理學習者教育小感悟


轉吧。

如你所說,孩子已經非常努力了,自己已經盡力了還是成績倒數的本身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別人也一直在努力,而且即便是在班上倒數,可是對比其他班型或者同年級的學生來說自己肯定是一直都在進步的。

但是就孩子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學習環境和自己的心態真的是太糟糕了——老師批評、同學挖坑、壓力大、自卑……

這樣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狀態下會讓孩子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如果孩子沒有什麼好的舒緩壓力的方式,那麼時間久了未必不會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尤其是孩子自己主動提出來要轉班,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多支持他。

家長不要表現出“失望”的情緒,我反而覺得應該跟孩子說“看到你一直很痛苦、壓力很大我們也很擔心,本來也想勸你是不是轉到普通班會好一些,但是怕你不甘心,或者認為我們是不信任你……其實無論你怎麼選擇我都會支持你的,而且在普通班你的壓力減輕之後學習的效率一定也會提升的,我們未必不如在重點班的成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中考其實是有一個難度上限的,但從理論上講只要學生能夠足夠的用功,那麼就會無限接近這個上限。

在重點班的優勢就是會比較快就能夠到達。

而在普通班則需要學生自己額外多努力一些才行。

而努力這種事情一定得是發自內心的願意去做才會更有效果。

孩子在重點班思想壓力很大,所謂的努力很多時候我認為都是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儘管他是希望提高自己成績而主動去做的,但是客觀上在心理上他其實是在較勁的。

所以孩子的心態並不是放鬆的。

而在普通班他的成績本身能夠給他帶來一定的心理上的“慰藉”——最起碼在名次上能夠給他一定的心理上的安慰,而這個時候他的努力更多則是源自於對成績對自己能力的證明,而不是純粹的較勁更不會有太多的思想負擔。

孩子的精神狀態積極起來之後做事情的效率就會提高,反之長期壓抑、疲於應付不僅僅學習效率低下,對心理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做為一名同為初二孩子的媽媽,我很期待能和你深入地聊聊這個話題。

普通班、重點班哪個好?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重點班,理由是教育資源好,孩子在那樣的環境中能被逼一把。

但這真是家長的美好願望。

其實從小升初起,我們就面臨著這樣的決擇了。是去重點初中,還是普通初中,進了重點初中就能確保順利考上高點高中,進了普通初中就很難考入重點高中了嗎?

從對孩子的長遠規劃來說,我覺得不能這麼片面理解。因為重點初中也會有差生,普通初中也會有尖子生。

到了初中課業加重,大小考試不斷,孩子要想成績優異,應是個持續發力的過程。孩子的持續發力取決於,他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好的學習心態。

現在您的孩子在重點班,但目前處在倒數的位置。你說他的基礎差,學習吃力,作業完成吃力,很努力了還被批評,自己非常自卑。

從這種現象看來,孩子目前確實不適合在這個班級繼續學習下去了。

因為學習的動力是孩子對自己的認可,結合外界的認可而產生的。現在他的心態已近崩潰,並且學習的環境對他很不友好。孩子說想轉普通班,這就是他在向你釋放求助的信號。

所以,我們家長考慮的不是哪個班好的問題,要考慮的是哪個班對孩子最好的問題。

之前他能進重點班,那說明孩子是不差的,但也許他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其他更優秀的孩子不同。人家能迅速掌握,而你的孩子可能要反覆再三,加之重點班孩子思維迅速,學習節奏快速,所以,孩子漸漸被落下了。

現在,孩子的心理壓力非常大。並且他已經是初二的學生了,對自己的未來和需求有一定的自我把控能力了。

如果轉到普通班,能讓孩子心態放鬆,心情舒緩,我認為可以一試。在相對友好的環境中,先要鼓勵和認可孩子,讓孩子重新出發,發揮出自己的真正實力,重新獲得認可,那對他來說就是心理上的一次新生和蛻變。

對於家長來說,其實也不用過於憂慮,畢竟到了初三還有幾輪總複習,只要孩子願意學,下苦功夫學,中考的好成績還是有希望的。

我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初二結束時,忽然意識到日子不能再這樣混下去了,於是要求父母給我轉到另一所學習氛圍較濃的學校。初三時,我一心學習,最終比原來班裡成績好的同學硬是高出了六七十分,考上了高中。

所以,孩子到底想不想學習,不只是嘴上的口號,而是內心是不是真的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