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十大難解字之一:一

《道德經》和其它所有的經——比如《金剛經》、《易經》相比,最難解的特點之一就是很多人都在解。而且這個趨勢從20世紀到21世紀更加凸顯。

不論是各類音頻平臺,還是書店中的國學書架,《道德經》新作幾乎一直是最多的。

很多人都在解《道德經》說明它接近生活,但2000年來幾乎沒有一本解讀《道德經》的作品達到了朱熹注四書的地位,這又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經》裡的道理太多了。

讓人鬧心的是這部經沒有人名沒有故事沒有引經據典。只有赤裸裸的道理擺在面前,似乎對但又不知其所以然;似乎不對但又說不出哪裡不對。5000個字,近300個道理。

很少有人能一下子完全整明白這麼多道理。但很多道理又確實能整明白。

所以眾多解讀《道德經》的作品就必然參差不齊。即便是傳世的幾本作品,也是問題百出。

2012年-2013年左右,我研讀過50多個解讀《道德經》的作品近500遍,直到某一天,我覺得自己可以自成一家了的時候,我又用5年時間研究了500遍,從2018年開始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分享我的心得。

迴歸正題,之所以只列十大難解的字,只是因為這樣符合人們的習慣,9個字也行,11個字也可以。

《道德經》十大難解字之一:一

一這個字,在《道德經》出現過15次,主要有兩重含義,就是作為數字的一,相當於1;和作為個體代表的一,相當於一個蘋果,一個電腦,一棵樹,一個人,等等這些一的抽象。

對這兩重含義解讀得最最牛的就是王弼,也就是玄學的代表人物。他說:一者,物之極而數之始也。

王弼解讀《道德經》的成就掩蓋了他的問題,就像韓愈的文筆掩蓋了他的不深刻一樣。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才大於識。

王弼之後,不知道從誰開始,這個一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含義:一即是道。

比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42章。

把這裡的一解讀為道,所以就只能解讀為:道生道(或者道即一),一生陰陽,陰陽生天地人,或者陰陽二氣再加上和氣為三,然後萬物就都生出來了。

這是對道德經最大的誤解之一。也是99%的人的解讀方式。

本章的一,是物之極即物之成,而不是道。

能理解到這一層,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和抽象思考能力。我在這個問題上琢磨過不下100遍。只到我琢磨出來我滿意的結論。儘管一二三解讀為道陰陽和之氣也無法辯駁,但那樣《道德經》又變成了玄學了。

不扯了,上暈菜。

一是第一代,二是第二代,三是第三代。第一代和第一代相交,才能出第二代,第二代和第一代、第二代相交,出的都是第三代。假設第三代不和第一二代相交,即使第一代不斷地生,第二代不斷地生,第三代也不斷地生,也永遠是這三代。必須是第三代和第一或第二代相交,才能出第4代以至第n代。

這裡的每一代,不一定是同一類物,是什麼都可以。我知道大家都很蒙,慢慢理解吧。

但這確實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也需要一定的根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