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叔本华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是不错的,但即便是相同的知识,获得的途径不同,其力量也不尽相同。通过此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或许其力量十分薄弱,而通过另外一种途径获得的知识,则其力量却十分强大。也就是说,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

对此问题,德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根据叔本华的观点,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具有真正的力量。相反,一个人通过书本上单纯的来的所谓博学的知识,反而可能让大部分人变得更加糊涂、更加愚蠢。通过书本得来的,或者不加思考便从他人那里被灌输进来的知识,其不仅不能成为力量,反而是“反力量”,不仅无益,而且十分有害,所谓“书呆子”就是这样产生的。许多人读书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导致目前书呆子好像有增多的趋势。

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相同的知识,“装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其价值大不一样。比如,装在学者的脑袋里的知识,或许其力量显得较为微弱,但是相关的知识一旦装在思想家和天才的头脑里,那么这些知识和思想家的头脑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知识的力量呈现几何级的增长。正如叔本华在《论独思》里所说的:“所谓学者,就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而思想家或天才则是径直深入自然之书的人;正是他们启迪了整个世界,并使人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比人哪里不经过思考得来的思想,始终是别人的,相当于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里“做运动”,自己是根本无法真正掌控他们的,所以叔本华反对那些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而是强调必须进行独立思考。叔本华说:“一个人若希望自己的思想具有真理性并富有生命力,那么,首先,这些思想本质上必须是他本人的;因为,只有他本人的思想,他才能真正完全地理解它们。”

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叔本华就这个问题打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他说:“通过阅读知晓别人的思想,如同吃残汤剩菜或穿别人扔弃的旧衣服一样,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进行独立是思考,将书本中表达的思想与自己的头脑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使他人的思想为自己所用。

世人都强调阅读的极端重要性,阅读,当然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必须继承前人的思想,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叔本华是反对不加选择、没有独立思考的阅读的,但是叔本华所阅读的书籍也是很多,他阅读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歌德等人的著作,同时也阅读了中国古代的《周易》《吕氏春秋》《老子》以及印度的哲学著作,汲取了大量的西方的、东方的“先哲”们的思想精华,但叔本华在阅读的时候都始终是注重独立思考的。

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叔本华说:“阅读并不能代替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它只是对精神起着一种引导作用。”但是此种“引导”的作用,确实也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回归到本文提出的问题,即通过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力量?对此,我相信读者诸君们都已经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找到答案了。叔本华说:“只有通过独立思考的途径获得的知识,才会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因素,而成为我们全部知识体系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才会与我们熟知的事物保持一种完整、牢固的联系。”


叔本华:以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