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国第一谋士法正:奇谋于心,计斩妙才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儒学名士法真之孙。原是刘璋部下,后刘备入蜀,转投刘备帐下,建有奇功。成为诸葛亮之后刘备最信任的心腹谋士之一。曹操曾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建安初年注定就不是一个好年岁。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把天子一路接到了许昌。也是这一年天下饥荒,民生困苦难堪,法正和孟达一起入蜀投靠了刘璋。但刘璋这个人鼠目寸光,不懂利用人才,根本没有要重用法正的打算。过了很久,法正才只是被授予了一个新都县令的职位。

三国之蜀国第一谋士法正:奇谋于心,计斩妙才

但幸运的是, 益州别驾张松和法正是实打实的好兄弟。张松也一样看出了刘璋不是一个能成大器的人。两人经常一起相约喝酒,感慨彼此的命运如此苦楚。

时来运转,十三年后张松出使曹操,极力劝说刘璋弃曹和刘。恰逢曹操赤壁战败,刘璋立刻派出张松举荐的法正出使刘备。也就是这一次出使,法正看出了刘备的雄才大略远远不是刘璋可以比得上的。回到益州后不久,法正立刻与张松密谋协规,暗中决定迎刘备入蜀。

三年后曹操授权钟繇组织攻打汉中张鲁。而汉中背后就是益州。张松法正还怕在刘备之前曹操先攻下了益州,立即上书请求招刘备入蜀抵御曹操。法正再次出使刘备,说刘备有用人之名,而刘璋懦弱,加上有张松做内应,益州可一战而得。刘备答应,挥师入蜀。

三国之蜀国第一谋士法正:奇谋于心,计斩妙才

刘备假意北击张鲁,却屯军葭萌关,野心暴露无疑。事败,张松被杀。刘备正式向刘璋宣战。刘璋软弱,为保百姓平安,不用郑度“坚壁清野”之计,开城投降。

攻城之后,法正力谏刘备迎娶吴氏(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以安民心。论功行赏之时,法正同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一起收到了最高赏赐。法正被正式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为了安抚蜀郡百姓,法正又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四人一起编纂了《蜀科》,改变了益州各项松弛的制度。

公元217年,法正上书请求攻打汉中。认为汉中此时内部矛盾尖锐。而一旦攻下了汉中,上可讨伐国贼,中可蚕食雍州凉州,下也可防御国门。刘备出兵汉中。此时汉中守将是夏侯渊和张郃。法正将兵分为十股,轮番骚扰张颌。张郃身为五子良将,力保营地不失,却也无法奈何刘备几次三番的骚扰,向夏侯渊处求援。夏侯渊立刻分出一半兵马援救张郃。

三国之蜀国第一谋士法正:奇谋于心,计斩妙才

法正此时又派兵偷度马谷,火烧夏侯渊的防御工事。夏侯渊亲率400军士出营救火。法正当机立断,立刻请求刘备死攻夏侯渊。刘备派黄忠居高临下突袭夏侯渊,黄忠即刻提马出阵。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斩于马下。自此战局立变,刘备顺势攻下了汉中。升任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可惜汉中之战仅过去了一年,法正辞世,年仅四十五岁。刘备不禁恸哭数日,大叹失去了一个一只臂膀。随后刘备追谥他为翼侯,封其子法邈为关内侯。之后刘备夷陵大败,病居白帝。诸葛亮感叹说,“法正如果还在世上,主公就一定不会东征;就算不行,有他在主公也不会打这样的败仗。”

三国之蜀国第一谋士法正:奇谋于心,计斩妙才

法正奇谋在三国乱世之中闻名于世。陈寿称赞法正就好比是魏国的程昱和郭嘉,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但是人无完人,法正缺点就是恩怨必究——即对他有过恩惠的人他会报答他,陷害过他的人他也会陷害回去。但总体而言,法正可谓是蜀汉的第一谋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