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二年级了,做数学题还总粗心,让她检查又总是过一遍说没问题,如何检查才是对的?

桑榆非晚362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对同学们说,不要总说粗心,是掌握的不够熟练,比如1+1,闭着眼也知道等于2,为什么呢?因为太熟悉了,让你想做错都难。那么其他题为什么会错呢?

首先,这道题可能口算不过关,所以算错了数。这种情况就要多练习口算,我教了好多年小学数学,重视口算绝对有很大的好处,口算基础不扎实,后面在这方面出错多,所以在二年级加强口算,而且要计时,必须保证正确率。计算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哦。一定要打牢基础。

其次,对于应用题也就是解决问题,孩子读题一般就是一遍过,所以就容易出问题,可以让他读的时候用笔圈出里面的数量,也要养成多读一遍的习惯。如果是对题目不理解导致的出错,那就需要针对相应的知识点来讲解了,那就是不会做而不是所谓的粗心。还有一种就是孩子不确定用乘法还是除法。有些孩子比如这单元学习乘法,他就都用乘法,另个单元学除非,就都用除法,这就是说明不理解题目。

所以要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是所有的都是粗心引起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耶]


书墨佳人


对低学段孩子而言,找准方法改掉粗心的习惯其实并不难,但对他们整个学习生涯而言却又很重要。还请各位家长尽早关注。

首先,解决问题的需先了解问题:孩子们的粗心无外乎表现为两个方面:审题出错、运算失误。我们只需在这两方面对其加以引导,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认真审题,规避陷阱,核验数据

题目看错,满盘皆输。数据抄错,一样白搭。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把检查的第一个重点放在题目本身。看看自己辛苦算到的答案,与题目的设问一致吗。其次便是看自己的抄写的数据,是否是题目中的原数据。这是第一步,不能出错。

二、用结果反推题干条件,另换思
维检验对错

检查作业时,重复运算过程,稍不注意,可能会导致一个错误犯两次。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换种思路,把运算结果当做已知条件,反推题干数据。推出的数据一致,证明我们的答案是对的。反之,就需要再重新算一下了。


三、细节决定成败,不可放过

考试中,九十多对成绩很多,100分却很少。也许并不是孩子哪个题不会,一个单位,一个答案要素,可能都会让他与满分失之交臂。所以在确保答案正确的情况下,一定回头看一下自己的细节之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另外,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也还请各位家长督促孩子工整书写。在方便自己检查的同时,也能给予老师一个愉悦的审阅心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最后,希望这些文字可以为大家带来些许帮助,让孩子真正的养好学习习惯,爱上学习。


琳琅星火


孩子二年级了,做数学题总是马虎,如何检查才是对的?

其实,不是孩子的马虎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

我们孩子上一年级,刚开始也是总感觉会把简单的题也做错,过后,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也以为是马虎,后来,老师告诉我,不是马虎是问题,是能力的问题。

特别是口算题,计算能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重点的,孩子偶尔做错几个,真的不是马虎,就得去练。

孩子老师要求20以内的的退位加减法50道计算题在五钟以内完成才是属于合格的,只要让孩子去练,你就会发现,越练,孩子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提升了。

孩子在一种专注的情况,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能力,不断的练习,它会养成习惯,从开始的犯错,到最后就是不会犯错了。

培养孩子的习惯很重要,不只是考试了再这么做,在平时就要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

很多马虎都是因为不专注,分心造成的。

在孩子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计时,或者规定时间让孩子完成,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不会犯错了。

做题的习惯很重要

小学一二年级是养成正确学习的习惯的关键期,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教孩子如何的读题和做题。比如遇到点数的题,一定要让孩子有习惯数一个划一个的习惯,那种列算式的题,要习惯地去划掉无用的条件,找出有用的条件,这些都能保证孩子提高效率和正确率。

像一二年级的孩子,如果不够专注,就是检查他也是浮躁的,第一遍没看出来,第二遍同样也看不出来。

所以,要多去观察孩子做题的习惯,有时间我们只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要去探索背后的真正原因。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噢。

遇见问题,遇见成长!

嗨!我是时光小兜,在职幼儿教师一枚,欢迎为大家关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