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眼底指的是由視網膜、眼底血管、視神經乳頭、視神經纖維、視網膜上的黃斑部,以及視網膜後的脈絡膜等構成的眼睛的一部分,如果這些部位發生了病變,在醫學上就統稱為眼底病,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老年性黃斑病變等,眼底病可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是眼科界防治工作中的重點領域。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然而很多人對眼底病的瞭解卻不是很多,常常把眼睛發紅,眼瞼腫癢也當做眼底病來論談,但是其實所有眼底的問題單單從外觀上,並看不出什麼異常,必須醫生用專業的儀器才能檢查到。也正因此,很多人都會將眼底情況忽略,尤其是還不會自我表達感覺異樣的孩子,更是很難察覺眼底病已經發生,到真正發現的時候可能孩子的眼睛視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損失,所以為了大家能及時地阻止眼底病的發生以及惡化,今天多視點就著重跟大家講講與眼底病相關的知識。


不同年齡層的眼底病側重也不同,下面我們將先通過一些圖片來了解一下: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眼底病特徵

由上所有圖片分析,我們可知眼底病具體可分為三大表現特徵。

第一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脫離是視網膜的神經上皮層還有色素上皮層的分離,在兩層之間有一潛在的間隙,在分離後間隙內所瀦留的液體稱則被稱為視網膜下液,是可以按照病因分為孔源性、牽拉性和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是可以發生在眼內的嚴重炎症、眼部或者是全身循環障礙、脈絡膜或眶部腫瘤等,視網膜大多都沒有裂孔,在病因控制後,脫離的視網膜則可以復位,這種眼底病大多見中年或老年人,多數還有近視,雙眼可先後發病。


第二視網膜變性

這是一種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慢性、進行性視網膜色素上皮還有光感受器的變性疾病,這種疾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者是隱性遺傳,也有散發的病例,開始於兒童時期,會在青春期加重,會讓雙眼受累,是會讓患者的視杆細胞外節的吞噬作用出現缺陷,影響到外節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盤膜堆積,還可能會成為自身性抗原,發生自身免疫反應。


第三神經炎

像葡萄膜炎、視網膜炎還有交感性眼炎等眼部炎症會蔓延到視神經,眼眶感染、副鼻竇炎、齲齒、還有扁桃體炎等病灶感染也可以直接累及或者是通過血液循環引起視神經發炎或誘發視神經跟眼內組織產生過敏導致視神經發炎。


眼底病應該如何預防

1.如果你本來淚水分泌較少,眼睛容易乾澀,在電腦前就不適合使用隱形眼鏡,要戴框架眼鏡。在電腦前佩戴隱形眼鏡的人,也最好使用透氧程度高的品種;


2.眼底病變預防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鬆,並使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


3.調整熒光屏距離位置。建議距離為50-70釐米,而熒光屏應略低於眼水平位置10-20釐米,呈15-20度的下視角。因為角度及距離能降低對屈光的需求,減少眼球疲勞的幾率;


4.平時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用眼睛,眼底病變預防要避免形成近視。切忌"目不轉睛",自行注意頻密並完整的眨眼動作,經常眨眼可減少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避免淚液蒸發;


5.積極治療原有的疾病,像高血壓、高血脂、腎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其次是要少吃或者是不吃糖類點心、甜飲料、油炸還有醬菜,動物油脂等食物,最後則是多吃些深色的蔬菜還有海產品,小米、蕎麥麵、豆類及豆製品等。


眼底檢查是預防的關鍵

隨著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同時高度近視者人數眾多,眼底病的患病率也越來越高。同時,絕大部分人對眼底病缺乏足夠了解,患病早期自身毫無察覺,不能得到及時專業的診治,等到院時往往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治療效果也不太理想。


因此,一定要早期檢查,預防比治療更加重要,而且花費更低,更節省成本。患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者以及長期吸菸者、50歲以上中老年人,都是眼底病的高發人群。

從出生到老年,我們會遇到眼底病隱患有哪些?

另外檢查眼底可為心腦血管、內分泌等其他系統疾病提供重要診斷資料。全身活體血管,唯有眼底可見。許多疾病都可以從眼底上反映出來,高血壓病人眼底可見到視網膜動脈硬化,糖尿病病人眼底可見毛細血管瘤、小的出血點和滲出物。醫生常常把眼底當作瞭解其它臟器血管情況的窗口,可據此分析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血液病、顱腦疾病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