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不打,明天就能打了吗?

4.30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不打,明天就能打了吗?

中国式的打骂教育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于1998年发起。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也将的中文译“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

这一活动先在美国境内推广,后来逐渐得到了国际响应,扩展为“国际不打小孩日”。每年举办活动的国家已经遍布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

设立“国际不打小孩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社会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事件证明,打骂教育带给孩子的除了身体上的伤痕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创伤。

在中国,很多家庭、学校都会对孩子执行棍棒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打骂教育真的能解决孩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吗?

家庭教育中,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认为打能解决一起问题,用这种暴力、野蛮的方式教育子女,往往会适得其反。

4.30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不打,明天就能打了吗?

爸爸家暴3岁儿子按马桶


古时候,戒尺就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那时候的老师会用戒尺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一般会打手掌或者是屁股。


4.30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不打,明天就能打了吗?

私塾先生打学生手掌

现在的棍棒教育不至于戒尺,有用木棍的、铁棍的;有掌嘴的、拳打脚踢的……比起古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4.30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不打,明天就能打了吗?

老师连扇小学生10耳光

接受棍棒教育的孩子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时刻怕自己犯错,巨大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变得内向,与父母产生隔阂,长大之后社交方面会有很大影响,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心理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怨恨,很可能会触碰法律。

面对孩子不听话时,我们的家长应该静下心来,选择一种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

  1. 态度友善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可以先用正常的声调和友善的态度来跟孩子讲话,相比于破口大骂,孩子更能接受你,与你沟通。
  2. 尊重孩子 遇到问题我们应该先跟孩子沟通,明白事情的原委,了解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从而寻找解决办法。
  3. 解释道理 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讲述简单的道理来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这需要我们父母有极大的耐心,同孩子一起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4. 多多鼓励 当孩子尝试做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我们应该多多鼓励他,相比于要求,孩子更希望听到鼓励。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希望以后的每一天都是。我是@半生教育课堂,一个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我,教你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