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漫卷》读后

十一期间花了四天时间读完了迟子建老师的新作《烟火漫卷》。在我刚好想读些国内作家的作品时,看到微信推送介绍这本书,她是我们哈尔滨自己的作家,想着要支持她,同时我也非常想看看在这位哈尔滨生活了三十年的女作家是如何诠释以哈尔滨为背景的都市百姓生活。

《烟火漫卷》读后

在这里我不做剧透,只简单说说我对这部小说的感觉。

这是一位有情怀的作者,在她的笔下,生动的描绘出了哈尔滨这座东方与西方完美地交融在一起的冰雪城市的性格。

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哈尔滨人的市井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城市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我觉它可以称为文字版的哈尔滨现代上和图。也因为想描绘的东西太多,从而导致故事线有些牵强,刚开始我以为张建国是男主人公,后来慢慢的才发现,书中提到的所有人几乎都做了心里描写,所有人都是主人公又都不是,所以说这部小说的故事线很特别。仔细想想,我们读的中外小说,哪一部不是杜撰的呢,小说毕竟是小说,用故事是否有真实性来评价小说的优劣显然不太公平。

在一部小说中把城市的风貌和人物事件这样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也是花了很多心思对作品有很强的把控能力的。如果你是哈尔滨人你会惊讶于作家对城市透彻的了解和细腻的笔触,如果你不是哈尔滨人你几乎可以全面的了解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

《烟火漫卷》读后

作家的文笔优美而厚重,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如果说用一个颜色来表达这本书营造的意境的话,我觉得它不是明媚的,它有些晦暗,而我心中的哈尔滨不仅是美丽的还是健康而阳光的。

读前半部时,兴趣不是特别大,但是越往后越好奇主人公命运走向,后面手不释卷地读完了。掩卷以后的感觉不好描述,可能我还是太玻璃心了吧,我希望看到的可能更多是人性的善,而书中有善,但是也有恶,善和恶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做为旁观者,我无法清晰评判,做为读者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同吧。

我的感受是,生活不易,只有给出的是自己的爱心和善意,回馈你的才可能是温暖的人和事,如果给出的是黑暗面,那么收获的只能是惩罚和赎罪。

读完书的后记以后,更喜欢作者了,这是一位勤奋又有才情的作家,很遗憾我没有读过她的其它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应该算是代表作了吧,一定找机会看一看。之前读国外的作品多国内作家的作品少,以后也应该多看些国内作品。

《烟火漫卷》读后

我的读后感你喜欢吗,如果你也看了这本小说,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二零二零年十月十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