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漫卷》讀後

十一期間花了四天時間讀完了遲子建老師的新作《煙火漫卷》。在我剛好想讀些國內作家的作品時,看到微信推送介紹這本書,她是我們哈爾濱自己的作家,想著要支持她,同時我也非常想看看在這位哈爾濱生活了三十年的女作家是如何詮釋以哈爾濱為背景的都市百姓生活。

《煙火漫卷》讀後

在這裡我不做劇透,只簡單說說我對這部小說的感覺。

這是一位有情懷的作者,在她的筆下,生動的描繪出了哈爾濱這座東方與西方完美地交融在一起的冰雪城市的性格。

書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繪了哈爾濱人的市井生活、風俗習慣以及城市的文化、環境和歷史,我覺它可以稱為文字版的哈爾濱現代上和圖。也因為想描繪的東西太多,從而導致故事線有些牽強,剛開始我以為張建國是男主人公,後來慢慢的才發現,書中提到的所有人幾乎都做了心裡描寫,所有人都是主人公又都不是,所以說這部小說的故事線很特別。仔細想想,我們讀的中外小說,哪一部不是杜撰的呢,小說畢竟是小說,用故事是否有真實性來評價小說的優劣顯然不太公平。

在一部小說中把城市的風貌和人物事件這樣巧妙的聯繫在一起,也是花了很多心思對作品有很強的把控能力的。如果你是哈爾濱人你會驚訝於作家對城市透徹的瞭解和細膩的筆觸,如果你不是哈爾濱人你幾乎可以全面的瞭解哈爾濱這座城市的前世與今生。

《煙火漫卷》讀後

作家的文筆優美而厚重,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想象力非常豐富,但是如果說用一個顏色來表達這本書營造的意境的話,我覺得它不是明媚的,它有些晦暗,而我心中的哈爾濱不僅是美麗的還是健康而陽光的。

讀前半部時,興趣不是特別大,但是越往後越好奇主人公命運走向,後面手不釋卷地讀完了。掩卷以後的感覺不好描述,可能我還是太玻璃心了吧,我希望看到的可能更多是人性的善,而書中有善,但是也有惡,善和惡同時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做為旁觀者,我無法清晰評判,做為讀者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同吧。

我的感受是,生活不易,只有給出的是自己的愛心和善意,回饋你的才可能是溫暖的人和事,如果給出的是黑暗面,那麼收穫的只能是懲罰和贖罪。

讀完書的後記以後,更喜歡作者了,這是一位勤奮又有才情的作家,很遺憾我沒有讀過她的其它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應該算是代表作了吧,一定找機會看一看。之前讀國外的作品多國內作家的作品少,以後也應該多看些國內作品。

《煙火漫卷》讀後

我的讀後感你喜歡嗎,如果你也看了這本小說,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二零二零年十月十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