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富士近期推出的一款入門級無反,搭載了同級尺寸最大,分辨率最高且支持側翻的3.5寸LCD觸摸屏。

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編輯們喜歡的:

·CMOS升級,控噪和動態範圍都有提升

·討喜的直出JPEG

·人臉/人眼識別較為可靠

·又大又亮的3.5寸LCD

·觸控交互設計佳,手機用戶可以很快上手

·內置動態範圍設定,可以很好地應付背光環境

·支持麥克風和耳機監聽(後者需要用到轉接器)

·超採樣4K畫質不錯

·支持‘數碼穩定器’,防抖性能非常強(但是開啟之後僅支持1080/30p或更低畫質的視頻)

·支持USB充電

編輯們不喜歡的:

·自動檢測人臉的時候不呢選擇對焦點

·全高清視頻畫質不佳

·視頻拍攝下沒有主體追蹤功能

·搖桿很小,安放的位置不太好

·LCD翻出時EVF不會禁用

·操作上的自定義空間有限

·機身左側撥輪的功能隨拍攝模式變化

·連拍時緩存秒沒

·M檔+自動ISO的組合不支持曝光補償

·乏善可陳的電池續航

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總體結論

前代X-T100並不成功,作為X-T20的閹割版,X-T100的市場表現無疑是有些失敗的。X-T200並不僅是X-T30的降級版那麼簡單,它的操作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在觸屏為主/按鍵轉盤為主之間切換,可以滿足攝影新人(希望以按鍵、轉盤操作)和手機升級過來的用戶(更習慣觸屏),這次,富士的工作無疑是成功的。

外觀上,X-T200很接近自家的X-T30/X-T3/X-T4,同為單反風格的機身,機頂有一定數目的物理按鍵、轉盤(但是又恰到好處,不像高端機型那樣,新人上手一臉懵圈)和EVF。富士給了X-T200一塊越級的大型LCD,3.5寸,而且非常明亮,這是很多高端相機都不曾擁有的。

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觸摸屏的交互做得很好,我們僅希望富士能夠在調整界面旁顯示當前的參數(比如快門速度),隔壁佳能就是這麼做的。X-T200在操作的自定義上不如X-T30,像‘Eterna’和Log在它身上你也看不到,考慮到市場定位,這完全可以理解。

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相比X-T100,對焦系統的變化比較大,富士聲稱X-T200的實際對焦性能可以接近高端機型。X-T200的主體追蹤表現還不錯,不過有的競品比它好。人臉/人眼識別的準確率也不錯,不過有時候會把某些物體當作人臉並以其為目標進行測光和對焦。

視頻拍攝就比前代好太多了,4K視頻是6K超採樣來的,看著很不錯,但1080p的畫質就比較讓人失望了。兩個新功能值得一提:‘數碼穩定器’和HDR視頻,但這兩個功能均只支持1080p,所以上限不高。

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對比競品

佳能EOS M50:觸控交互和X-T200一樣好用,但屏幕本身比富士小不少。佳能的全像素雙核AF性能極佳,比富士還要好一些,但並不是所有的拍攝模式都可以使用(在視頻拍攝的時候尤其明顯)。照片畫質不錯,但視頻比較軟,裁切還比較嚴重,廣角拍攝幾乎是不存在的,電池續航並不好。富士的鏡頭群明顯要更為龐大,不過佳能可以通過官方轉接環轉接自家龐大的EF鏡頭群。

奧林巴斯OM-D E-10 III:小而美的M43無反,CMOS比富士更小、像素更少,但如果是社交分享,基本就看不出區別。E-M10 III沒有片上式相位對焦點,所以不要指望它的追焦可以和富士過招。易用性上,奧林巴斯不如富士(尤其是菜單),不過E-M10 III也有提供各種場景模式、藝術濾鏡和4K視頻拍攝功能。M43的鏡頭群也很龐大,有很多選擇。

索尼α6100:主要的優勢是自動對焦系統,同級最強。鎖定目標之後,就不用關心對焦了,相機會搞定一切。畫質很好,電池要比富士耐用不少。視頻上,富士扳回一局(索尼4K/30p裁切較大,4K/24p果凍效應感人),易用性上,富士也好一些。如果更看重追焦性能,α6100更強,富士相較之下不那麼偏科。

X-T30:性能畫質X-T30,方便好用X-T200。

富士X-T200 DPReview測評結論

總評:X-T200設計出色,做工優秀,還有一塊超棒的3.5寸屏幕。大部分的操作都可以通過觸屏完成,實體按鍵也沒有缺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照片和4K視頻很棒,1080p是畫質上為數不多的短板。視頻功能上,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點,比如耳機+話筒接口,‘數碼雲臺’功能。人機工學上有些問題,自動對焦好但不頂尖,電池續航只是平均水平。

適合群體:新手、追求體積、囊中羞澀但又希望有很多鏡頭選擇。

不適合群體:對整體性能要求較高,對自定義操作有要求。

Via DPRevie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