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

洽恰举头千万颗, 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吴樱桃》唐|白居易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甜樱桃的栽培历史

樱桃,古名莺桃,据说这是因为黄莺喜欢啄食的缘故,又称含桃。樱桃果形颇似桃,而圆又如璎珠,所以通常就叫它“樱桃”了。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樱桃中的一个品种:甜樱桃,又名大樱桃。


甜樱桃,又称欧洲甜樱桃,原产地为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地区后传到欧洲,因比中国本土的樱桃大,又叫做大樱桃。目前是中国北方地区露地栽培最早成熟的落叶果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号称北方“春季第一果”,因其售价较高,又被人称作“贵族水果”。


上面我们提到,甜樱桃是19世纪70年代从欧洲传过来的,据记载在1871年由一位叫尼维斯的美国传教士引入了中国,共10棵(包含甜樱桃、酸樱桃、杂种樱桃),种在了山东烟台东南山区域,此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从欧洲引入了那翁等多个品种种于青岛、大连、威海等地。甜樱桃最开始引入我国的时候主要种植于北方的寺庙和家庭院落,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商业栽培,大面积推广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我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等地广泛种植。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甜樱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甜樱桃引入我国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一是引进试栽阶段。甜樱桃原产欧美,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至 20世纪初,通过外国传教士、商人船员引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烟台、大连等地开始试栽。

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解放以前,由于连年战乱,甜樱桃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解放后,百废待兴,生产进入恢复期,政府在种植业方面,将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国民吃饭的问题,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战略目标,经济作物发展相对滞后,甜樱桃由于栽培技术的不完善,各地少量地进行了引种试栽。

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效益型农业受到重视,人们多途径进行高效生产,以期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取最大的回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能。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由于甜樱桃产值高,受到普遍关注,各地纷纷引种,呈现适宜区全面开花式发展,种植范围、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我国甜樱桃产业的产区布局

甜樱桃冬季休眠需在7.2 °C以下低温休眠900~1400 小时,我国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方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大樱桃以江北栽培为主,西南高地有少量发展,但品质远不如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总体上我国甜樱桃在布局上呈现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分布态势,初步形成了山东、辽宁、陕西三大产区,安徽、江西、河北、甘肃.新疆、山西、北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青海等多省市局部有所发展的产业布局。


目前中国甜樱桃产业主要形成了两个优势栽培区:

一是以山东烟台、泰安,辽宁大连,北京和河北秦皇岛等地为主的环渤海湾区。

二是以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和甘肃天水为主的陇海铁路沿线区。


环渤海湾甜櫻桃栽培区包括山东半岛、辽宁大连、鲁中南地区及京唐秦4个亚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热量充足、光照好、降水适量;甜樱桃栽培历史早、集约化生产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优势明显;、;科研推广技术力量雄厚、果农技术水平较高。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陇海铁路沿线甜櫻桃栽培区为甜櫻桃新兴产区,包括秦川、陇东南天水和豫西晋南3个亚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甜櫻桃栽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甜樱桃成熟期比渤海湾地区早10~25天,但是受晚霜危害较大。据中国园艺学会櫻桃分会2016年估算,该区甜櫻桃种植面积约为46万亩,总产量约10.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7%和15%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甜樱桃富含营养,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专家称之为“维生素丸”,具有调中益脾、平肝去热的作用, 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保健果品,特别是美容养颜效果显著,很受广大妇女的欢迎,销售势头强劲。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我国甜樱桃产业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甜樱桃发展实际,概括而言,我国甜樱桃产业发展呈现“五升一降”态势,即种植范围、种植规模、产量、消费群体、整体产业效益呈上升之势,而单位面积收益呈下降局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甜樱桃经济价值的凸显,全国各适栽区纷纷引种,使我国甜樱桃由原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渗透,形成了环渤海湾产区、黄河故道、黄土高原低海拔产区、西南高地产区、新疆沙漠边缘产区几大板块,种植范围在逐渐的扩大。


由于甜樱桃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加之甜樱桃采收较早,成花容易,管理较苹果等果树简单,种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呈现种植规模不断扩展之势,全国兴建了一批"万亩”以上的生产基地,甜樱桃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


随着甜樱桃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扩展,整体产能增加,总供给量增多,销售价格下滑,价格降到普通民众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促进了消费人群总量的上升,产销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甜樱桃的消费由少数富裕人群向广大民众转变。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滑,单位面积产值开始下降,其生产优势在减弱,局部卖难现象有所发生,销售价格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生产效益回落明显。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甜樱桃在我国面临的困境

气候环境导致国内甜樱桃品质不如国外。虽然现阶段中国甜樱桃产业规模以及市场规模都很大,但是其实中国并非甜樱桃的最适栽培区。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甜樱桃原产于欧洲黑海沿岸以及亚洲西部,由于当地生态气候条件较为冷凉,气候类型多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宜甜樱桃的生长。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湿热指数太高,气候类型多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优质甜樱桃适宜的生长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国内种植出的甜樱桃品质较国外总是略逊一筹。

基于气候这个原因,我国中高端市场基本被进口车厘子占据,国内多处产区自主栽培的产品主要还是处于中低端市场


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甜樱桃不耐贮运,栽培范围十分狭窄,导致大樱桃扩展速度较慢,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之需,而市场短缺也造就了甜樱桃的高价格。


除不耐运输外,栽植成活率低也是影响甜樱桃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农谚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栽植技术的不完善、苗木质量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新栽樱桃抽条、干枯现象发生普遍,成活率低是我国樱桃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甜樱桃贮藏性较差,在成熟后常温下贮存1~2 天就会软烂,管理不当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各地对大面积发展甜樱桃应持谨慎态度。


另一方面由于樱桃成熟早、成花容易、价值高,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甜樱桃由于产量少售价高,在我国是贵族水果,在销售上走的是高端路线,以酒楼、宾馆为主要销售场所,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广深等城市是主销区,礼品果是其主要销售方式之一, 这一销售特点, 也限制了甜樱桃的扩展。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我国甜樱桃未来努力的方向

目前全国甜樱桃种植面积已经接近300万亩,将近占世界种植总面积的1/3,作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进口量第一的中国,拥有广阔的甜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


但也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优化产区布局,适地适栽,探索适宜的种植模式,调整品种结构,推行良种良法。

②发展集约化果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和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果实品质。

③降低采收成本、强化采后处理、提倡冷链运输、延长供应期和货架期。

④发展简设施栽培,有效规避自然灾害。

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证食品安全。



我国甜樱桃产业栽培历史、产区分布、市场前景、产业现状简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