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武林舊事-神力千斤王

神力千斤王

一提青州武術界,必然要提到王子平,因為這位上海全能武術家在20世紀30年代初應邀到青州玩了幾手絕活後,使得向來自以為是的青州武術界不少人瞠目結舌。而今王老雖已作古,但他的“五絕”即狸貓倒爬樹、壁虎遊牆功、蹬石擔、耍樣刀、中國式摔跤,仍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1932年5月,聲名顯赫的王子平應邀從上海到青州傳拳授藝。作為中央國術館少林門門長,王子平先生在青州武術界受到了青州武術界極大的推崇,從學者甚眾。某日,青州城裡清真寺的阿訇與鄉親們宴請王老先生。席間,王老豪興所至,當眾表演武林絕技,令觀者大開眼界。


山東青州武林舊事-神力千斤王


首先表演的是“狸貓倒爬樹”。但見王老頭朝下腳朝天,身體斜出,左肘屈曲,右臂伸直,兩手緊握碗口粗的榆樹幹,周身配合,一縱一縱向上躥,將至樹幹分叉處,再一縱一縱往下退,再看那結實的榆樹皮,早被其雙手搓得紛紛掉落。離地面一尺許,猛一彈身穩穩落地,而那榆樹幾乎成了光桿。我的天!這要是人的胳膊不早被搓得皮開肉綻骨頭裂了嗎!

飛簷走壁也稱“壁虎遊牆功”,以前人們只聽傳聞而並未親見,這次王老要表演一番讓眾人開開眼。寺內影壁牆高達丈餘,但見王老後退七八步,腳尖點地疾速前衝,三兩步已立於影壁牆頭之上,而後雙掌按住牆頭倒立起來,一步步“走”至大殿房頂之上,在眾人高聲喝彩中,王子平雙手猛按屋項,身體凌空彈起,一個“珍珠倒捲簾”猶如靈猿般飛身直下輕輕落地,整套動作瀟灑自如一氣呵成,觀者莫不感到蕩氣迴腸。


山東青州武林舊事-神力千斤王


王子平先生素有“神力千斤王”之美譽。為一睹先生神力,寺內特意借到一把春秋大刀,重90公斤,乃清朝考試武舉所用之樣刀,由四個壯漢抬至王老跟前,名為欣賞實為試探,哪知王老穩抓刀柄,腳外緣猛磕刀把,大刀即拔地而起,隨著王老兩手在胸前飛速旋轉,十幾圈面花之後,即俯身練背花,但見刀光霍霍,滿院挾帶風雷之聲,令人觸目驚心。舞花完畢,繼續“天王託塔”,只見他用食、中二指頂住刀把尖端,右臂與刀成一直線,交刀探向空中,眾人齊聲吶喊。王老再顯神功,右手食、中二指猛頂刀尖,大刀便平平落於其高舉的右掌之上,然後五指配合,90公斤的大刀便在其掌上盤旋起來。練到妙處,王老興致再起,右手握緊刀根,使刀平立於空中,兩臂平行伸直,邁開虎步繞場緩行,好一招“順風扯旗”!圍觀者有幸睹此高人絕技,莫不擊掌叫絕:“神力千斤王果真名不虛傳!”

放下大刀,王子平環顧左右,搬來一塊厚大的城磚,然後仰躺於其上,雙手將大刀平放在腳掌之上,穩穩地蹬起。“上來幾個年輕人坐在這刀上吧!”王子平道。幾個青年爭先恐後向刀柄上坐去,只見大刀左右搖擺,王老運用丹田內力雙腳穩穩支撐,旁邊阿訇卻在大叫:“快下來,小心神力王把你們蹬到天上去!”

茶過三巡,菜過五味,王老又乘興表演了蹬石擔,那驚人的臂力與內功,令所有在場觀眾全都目瞪口呆。

見王老先生練完石擔,眾人忙上前勸其休息,以免過力傷身,哪知王老哈哈一笑,說道:“這樣吧!請你們當中摔跤最好的高手上場,我們穿上褡褳兒跌兩跤。”眾人齊聲喝彩。青州人酷愛摔跤,每於傍晚飯後便自發組織練習,故其中亦不乏好手。青州人劉某身材魁偉高大,善摔跤,附近鄉鄰幾無對手,在眾人慫恿下,願下場與王老一決雌雄。兩人穿上褡褳晃開行步,半圈之後劉某便大吼一聲猶如惡虎撲食般抓住王老褡褳,近身插腿,欲用“切別子”,哪知王老卻不慌不忙,只見他用右手掌輕按對方前胸,在對方將近未近之瞬間,猛然發力,劉某立即應聲而起,仰面飛出丈外!這快若驚鴻般的一招令眾人愕然良久方才醒轉過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六十餘年彈指一揮間,而今王老雖已乘鶴西去,但這位中國武林前輩的光輝事蹟,將永遠留在人們心間。

跤壇四傑

在青州武術界,只要一提沙榮生、李玉標、王穆成、李傳福,鮮有不知者。因為他們不僅是1958年山東省濰坊市中國式摔跤冠軍,而且他們所傳授的許多弟子,現在正活躍在全國各地的摔跤場上。

1956年,益都縣體委為備戰1958年濰坊市全民運動會,聘請著名武術家王長榮擔任武術教練,而摔跤教練卻一直沒有人能勝任,因為摔跤這一行屬於兩人徒手實戰競技運動,如果讓一個不明跤理的人來擔任教練,無疑會誤人子弟。正在山窮水盡之時,有人向縣體委推薦了居住在青州北城村的清末善撲營御林軍御跤隊撲戶張厚明先生。

張先生當時已年近八旬,對於縣上突然派人來訪深感恐慌,以為要翻他在清廷幹御跤隊時的舊賬,以至於在給來訪者端茶時竟雙手顫抖猶如抽風,將茶杯失手打翻在地。

來訪者見老先生嚇得語無倫次,趕緊上前:“張老師您請坐,我們這次貿然打擾實出無奈。因為地區要舉辦摔跤比賽,苦無明師指點,所以我們這次來請您出山,教一教那幾個隊員,不知您意下如何?”

張先生一聽此言,懸在心上的石頭頓時落地,少年豪氣在八旬老翁的胸中激盪,他沉吟片刻,猛然起身抱拳向客:“既然國家要用,老朽義不容辭啊!”

從此,城裡清真寺的摔跤場上每天都站著一位白髮蒼蒼的硬瘦老人。七八月份,驕陽似火,他光著脊樑,胳膊上的筋皮搭拉著足有半尺,天哪,青壯年時代的張先生該有多發達的肌肉、多強大的勁力啊!是的,沒有超人的武功又怎麼能進入清朝御跤隊呢?

張先生從十幾位毛頭小夥子中挑選了四位熱血青年,指導著他們在三伏天抖皮條、擰鐵棒、扔沙袋、抓壇口、拉滑車、踢樹樁、舉石擔、摔麻袋、撲虎、跌背、鯉魚打挺、滾翻跌打。三個月的基本功訓練下來,四個青年個個肌肉發達,勁力十足,然後張先生開始系統地教他們各式跤架、撕把、搶把以及摔跤絆子:上把前進、耙拿子、手別子、架樑腳、潑腳、纏麻花、小鬼扛山、進步貼身靠、大得合、小得合,等等。一個絆子不練上三五百遍、不摔上三五百個跟頭絕不罷休。晚上,四個青年拖著形如灌了鉛的腿回到家中,一頭撲進被窩裡呼呼大睡。

1958年,濰坊市全民運動會摔跤比賽拉開帷幕,四位青州健兒在各自不同的級別中龍騰虎躍,所向披靡,憋了兩年的勁在這個輝煌的時刻充分地爆發了出來:沙榮生在同平度著名摔跤教練龐某的冠亞軍爭奪中互不相讓,二人你來我往,爭脫撕搶,猛然間,沙榮生虎吼一聲,一個“下把前來”將龐撅在半空,龐猛力下壓,雙方僵在一起猶如影片中的定格。關鍵時刻,沙榮生雙膀一叫丹田力,雙腿向後猛一挺,頭幾乎垂到腳尖,只聽見一聲沉重的悶響,龐某已仰面朝天躺在一米開外的黃土地上,半天沒有站起身來。

李玉標天生大力,又有跤技在身,在同對手爭奪冠軍時如同惡虎撲食一把掏住對方中心帶,向懷裡猛地一提,對方的腰肢立即向前形成一張弓,李玉標右腿向其後一插,對方跌倒。

王穆成、趙傳福見兩位師兄弟早早結束戰鬥,更是意氣風發,晃起行步同對方進入力與技的拼搏。半分鐘後,各自的對手已呈頹敗的姿態躺在二人的面前。

趙傳福,次輕量級摔跤冠軍;沙榮生,輕量級摔跤冠軍;王穆成,次中量級摔跤冠軍;李玉標,中量級摔跤冠軍。

張厚明老先生在益都縣體委舉行的慶功宴上久久凝視著自己的四位愛徒,熱淚縱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