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如果說有哪個作家,能夠寫盡每個獨立女性一生可能遇到的所有困境與覺醒,那就不得不提A.S.拜厄特。


她被《泰晤士報》評為1945年來英國50位偉大作家之一,還先後被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和大英帝國女爵士勳章。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李銀河曾強烈推薦拜厄特的作品,稱其“特別好看”;中國作協副主席王安憶也曾說“我看了拜厄特兩部小說,頓時妒忌她”。


她耗時30年完成的系列小說——《花園中的處子》、《靜物》、《巴別塔》,以一位英國知識女性弗雷德麗卡的成長史詩,串聯起二戰後幾十年英國的歷史變遷。


01

有些彎路我非走不可

因為有些追求不可辜負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故事發生在1953年,為了慶祝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登基,英國約克郡一個小鎮的地方資本家們出資舉辦了一場民間文化節慶活動。


圍繞著這場露天詩劇的排練和演出,中學教師波特先生家三個孩子的故事,就此展開了。


文采斐然的大姐斯蒂芬妮厭倦了父親以他的期許掌控她的人生,選擇以結婚來逃離家庭;


二女兒弗雷德麗卡迫切的渴望通過破處來甩脫少女的天真無知;


小兒子馬庫斯是個天才少年,卻經歷了學校里老師的誘騙,最終走向精神失常。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書中插畫


這本小說長達四十萬字,語言磅礴壯麗,用詞豐富靈動,到處都是讓人拍案叫絕的隱喻。書中充滿了信手拈來的古典學、神學和藝術領域專業詞彙。難怪連譯者楊向榮都說:


“我曾妄想《花園中的處子》是本優美輕快的小說。不料,還沒上手譯完第一頁,就發覺不妙,自己不得不在英式花園的屋簷下低頭行走了。”


有人說,拜厄特筆下的女子是情花,是醇酒,而她也從不吝嗇筆墨來描寫那些直白的話語與露骨的情節。


但她卻沒有任由故事走向一個驚心動魄或者纏纏綿綿的情愛故事,而是將資本、宗教、世俗、家庭、人性等等一系列複雜關鍵詞與少女們相結合,交織呈現出一部她們成長的大片。

02

她野心勃勃

決心找到自己併成為自己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三部曲中的第二本——《靜物》,從封面看,是一個美人的肖像:朱唇緊閉,眼眸微垂,紅帽像盞燈罩。似乎也暗示著,這是一部繽紛絢爛的小說。

斯蒂芬妮邁入了婚姻,但婚後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小:丈夫的疲憊牢騷、婆婆的刻薄刁難、鋪天蓋地的嬰兒尿片,卻容不下一冊心愛的華茲華斯詩集。


她成了“媽媽”“奧頓太太”,唯獨丟失了“斯蒂芬妮”。

而在目睹了姐姐千瘡百孔的生活之後,妹妹弗雷德麗卡發奮讀書,考入了劍橋。她像只鳥兒一樣逃離了家庭的束縛。在大學裡與詩人戀愛,與作家交往,觀摩劇團演出,參加詩歌分享。


愛情帶來的痛苦,她毫不在意,只把自己當成情愛的學徒。她一路橫衝直撞,到處樹敵,一邊試錯,一邊體驗。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小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劇作家亞歷山大邀請弗雷德麗卡,去看一幅馬德萊德·伯納德創作於1888年的靜物畫。畫面上有兩隻梨、一束鮮花,放在鮮紅的盤子上,四周是黑暗的背景。


這本是一幅簡單的靜物畫,弗雷德麗卡卻“腦洞大開”,讀出了太多女性命運的隱喻:


“花果是馬德萊德身體的象徵;四周的黑暗既是她刻意設置的背景,又是她將要面臨的生活。”


弗雷德麗卡就是這樣,一個有才情,浪漫,卻又帶著些自作聰明的小得意的人。她野心勃勃,決心找到自己併成為自己。


自我認知、情愛、婚姻、生育、事業、性別偏見……這本書幾乎涵蓋了女人一生中面臨的所有難題,然後借姐妹倆提交了兩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03

她沒有任何行李

她不想要這段人生中的任何東西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弗雷德麗在大學裡,曾經仰慕自己的教授拉斐爾。教授聰明絕頂,滿腹經綸,談吐非凡,然而,他卻遲遲不肯接受弗雷德麗卡。


於是,她“愛上”了另一個男人,準確地說,是她勉強接受了另一個男人的追求,一個與劍橋大學的男人不同的男人:


“他穿著一件非常正式的駝絨大衣,劍橋的紳士不會這樣穿,看起來流於庸俗。儘管這件大衣很昂貴,也不算花哨。”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奈傑爾是一個鄉紳,與文人不同。不知是為了躲避“劍橋男人的陰影”,還是好奇想要嘗試另一番天地。最終,弗雷德麗與奈傑爾結了婚。


然而很快,弗雷德麗卡便察覺到這種生活中的窒息感:奈傑爾不允許她與從前生活中的朋友來往,不允許她出門;他婚內出軌,甚至因各種生活瑣事對她家暴。


從前象牙塔裡的思辨與詩意,在婚姻的巨塔裡一文不值。昔日的機智雄辯,被認為是喋喋不休;曾經的驕傲篤定,被當作是輕浮愚蠢。

在一次次的失落、痛苦與掙扎後,弗雷德麗卡決定帶著兒子逃到倫敦。此後,故事便圍繞著對兒子利奧曠日持久的監護權之爭而展開。


整部小說在一場離婚聽證會上達到高潮,弗雷德麗卡在法院說:


“我是利奧的母親,是別人的妻子,但我也是我自己,這三件事是同樣的事實。


“我從小對我母親那消極的寡言感到相當怨恨。那不算是人生,那是我最不想過的。但是,我卻也得到了同樣的人生。”


豆瓣9.3!李銀河強推的這3本書,每一本都不能錯過


巴別塔原先是聖經故事中的經典意象,而拜厄特通過自己無窮的想象力和淵博的學識,賦予了巴別塔更多的含義。


在她筆下,巴別塔是禁錮自由的樊籠,是荒謬可笑的烏托邦,更是令女性“失語”的傳統社會。


在目睹了姐姐的遭遇之後,弗雷德麗卡以為自己奔向了自由,選擇了最聰明的一條路,然而命運卻再次將她推向了漩渦。


法院審判的結果是什麼?弗雷德麗卡順利離婚了嗎?她的結局又如何?


答案就由大家去書中尋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