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文|沐稚

01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學著嘗試寫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的呢?其實仔細想想,自己決定製定計劃,也不過是幾個星期之前的事。具體時間已經不記得了,但今天其實我更想探求一下自己寫計劃的動機。

也許是,每天日復一日的忙碌,卻整天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每天把時間排得很滿,但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天下來,也沒有做出太多對自己來說有意義的事。

也許是,現在通訊技術的發達,我們從手機中獲取信息實在是太便捷了。這是優點,亦是缺點。短視頻的盛行更是給我們帶來了消遣娛樂。

這是一件很瘋狂的事情。就像是一個無底洞,算法一次次精準的捕捉到我們的需求,給我們推送感興趣的視頻。只需要手指輕輕一劃,划走了時間,划來了空虛。幾個小時的就這樣過去了,但我們又記得多少你看到了什麼呢。

也許是,明明做著和別人差不多的工作量,卻在心裡給自己不斷的心理暗示,我有努力,我在努力。可現實是殘酷的,結果從不會陪你把謊撒到底。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視頻中的男孩這樣說道:“之前我每天都在假裝努力,把自己弄成永遠很忙的樣子。最可笑的是,都不知道是做給誰看的,明明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其實,反思一下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假裝努力,都不知道自己努力給誰看的。

02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真的是碗毒雞湯,特別喜歡盧思浩在序裡面寫的一段話,很清醒,很扎心。

我們總是心血來潮想學習,於是買了很多單詞書,再也沒有翻開過;我們總是備受刺激想健身,於是找了很多攻略,再也沒有動過;我們總是信誓旦旦地要讀書,於是買了很多書,再也沒有打開過。

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把社交網絡上,認為有用的東西另存為,直到你的硬盤存滿了資料,你還是沒有看過。”

我們總是這樣,喜歡把感覺有用的訊息放進收藏夾裡吃灰,卻不曾打開看它一眼。甚至還有很多人喜歡在一些視頻下面留言,“去我的收藏夾吃灰吧。”我們清楚地知道,收藏夾是個積灰的好地方,但我們依然秉持著一個原則“收藏等於會了,碼了等於看了。”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醒醒吧孩子,要努力就踏踏實實努力,要頹廢就真的幾小時就真的頹廢,它難道不舒服嗎?為什麼要假裝努力呢?一邊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努力,一邊又玩不盡興。豈不是兩邊都不討好?

03

我們是時候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1. 學著對自己有個規劃。

把每天自己要做的事情寫下來,彙總在一起。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打一個對勾,一天下來,把自己做的事情簡單總結一下,看看自己的完成率如何。

也可以試著寫一個長期目標,比如人生規劃,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對我而言,在制定自己的計劃之前,我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人生怎麼如何度過。正是因為自己做規劃,才對未來更有信心,也會更加期待。

不為別人不為表象的努力。路一步一步地走,哪怕走得很慢,但永遠不會後退。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2. 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輕重緩急

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明白三件事情。

①那項工作的目的。②在何時之前完成。③希望將該目的完成至何種程度。

這是《無印良品管理筆記》上作者闡述的一種工作的方法,我想對於個人也同樣適用。

做一件事,就要提前規劃好自己的目的,截止時間,做的程度。才會不留餘力的去奮鬥。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3. 成為一個一旦決定就堅持到底的人。

不管做什麼事,成為什麼樣的人,堅持都是不可或缺,無可代替的。《解憂雜貨店》中有句話,“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同樣一件事情做一天,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但如果做一千多天呢?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

慚愧的說,我也做不到,最起碼我現在沒有做到。就像我現在所經歷的那樣,最初加入Gwen老師這個大家庭,從來不敢想,竟然真的有人可以把每日早讀堅持一千多天,而我也在向著這一方向而努力。成為一個平凡但又不甘平凡的人。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更可怕

4. 學著充實自己。

我們打發時間的絕大多數原因是沒有可以為之奮鬥的事情做。當代大學生常常自嘲,熬夜和禿頭總是對自己不離不棄。但熬夜不是為了學習,而是追劇;頭禿也是自己熬夜的證明。

仔細想想,學習真的是一生的追求。世界上最穩賺不賠的買賣是投資自己。哪怕沒有物質回報,精神上也會有所回報,見識了更廣闊的天地。

04

盧思浩在2010年的日記中早就寫到:“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焦慮,無非是因為現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離。”

想象中的自己也許高大威猛,也許才華橫溢,但現實的我們也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那麼我們就應該朝著自己想象的方向努力,不負自己,不負青春。

比起真的頹廢,假裝努力才是更可怕的。

我們又該如何治癒呢?

一句喜歡的話送給你們,也送給我自己。

治癒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忙碌和早睡。

Night-n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