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与赛道不同,街头交通的第一原则是“求生”。

每天,城市的街头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故事,那么必然发生一些事故。

作为人类的天性,大多数人习惯用“意外”掩饰关键的事故原因。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这些不幸涉身不幸事故的人,被普遍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街头是非常复杂的战场。

有一项统计数据指出,74%的摩托车事故涉及第三方。

与竞技赛场不同,街头的交通系统包括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等其他道路使用者。

而对于这些使用者的意识与技能,你永远不要盲目乐观:

所有人生下来都不是会走路的。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在涉及机动车之间的事故中,摩托车骑士往往是损失较大的一方。

因而,街头的第一生存原则是“防御”:避免自己身处险境。

复杂的环境带来的处理压力,决定街头的事故大多在“瞬间”发生。

之所以发生事故,源于双方同时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一个著名的坠落测试,证明了从菜鸟到顶级赛手几乎毫无区别的2秒神经反应极限。

最好的防卫,就是向前看、向远看。

理想的状态,就是对前进方向12秒间距范围观察,尽管在中国的城市交通中几乎不可能。

中国式城市畅通时速为30~60公里左右,在2秒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约为16~33米,这个范围内的视线观察远非经过多年进化的人类习惯的步行范围。

至于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上的2秒,通过的距离则显然要高很多:

120公里时速下,这个距离会增加至67米——差不多7台首尾相接的旅游大巴的长度。

在你开始操作的时候,除了人类的反应时间,还有开始减速需要的距离。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车辆紧急制动需要的距离与速度成平方比,简单的说就是制动距离会提升至4倍,当你的速度仅仅提升1倍的时候。

再计算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化之后,实际有效的安全距离会是一个可怕的增量,特别对于首次参加我们骑行培训的骑士而言。

距离之外,还有视线盲区的陷阱。

需要再次强调的就是,转向或者变道前,一次快速的回头动作可以消除很多隐患。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十多年前,我的首次藏地之旅,几乎在雁石坪被一名从对象车尾突然跳出来的藏族牧人就地终结。

除了对自己的视线影响,你身侧的卡车或者大巴也同样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发生干扰,结果就是你和对方的短兵相接。

所以,在路上遇到这些巨兽的时候,要么快速超越,要么拉开距离。

街头事故的高危地区是各种交汇道口。

除了传统的十字路口,以及丁字路口,各种环岛或者视线可能受到遮蔽的道路交汇点,都是这种危险区域。

在车满为患的各个小区大门口,被干掉的电动车绝对不是少数。

所以,所有视线受到干扰的区域,都是危险的。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即便没有视线遮蔽,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两个自行车上的新手面对面的时候,各自避让对方的结果反而可能是撞在一起……

使用你的转向灯、身体语言表明一个果断的驾驶决定,好过两个人对赌。

对于对方的预判,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路口前有一台打着左转向灯向右变道的皮卡或者SUV,从左侧超车就是把自己镶在对方B柱之上的最佳选择。

应对随时短兵相接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预备动作。

简单的说,在无法保证安全行驶距离的时候,把1、2根手指放在离合、刹车手柄上,而非攥紧手柄,是更安全的方式。

摩托车主     街头生存指南


无论如何,在街头这个杀戮战场上,再出色的弯道和制动技术都是你的第二道防线,而永远不是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