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精神的哲學審思
——兼論當代中國大學精神的時代內涵
張立學
[提 要]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的獨特氣質和本質特徵,決定著大學的發展與影響力,一所有著鮮明大學精神的大學往往是一所高水平的大學。目前,中國大學正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許多大學也更加註重大學精神的挖掘和凝練。從哲學視角出發,審視大學精神所包含的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和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總結闡釋當代中國大學精神的時代內涵,對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無疑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精神;哲學審思;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精神;改革創新精神
一 哲學視域下的大學精神層次劃分
從哲學角度看,人是“類”屬性、“群體”屬性和“個體”屬性三個層次的統一。人的三重屬性統一理論,是“一種嶄新的研究方式”,“並且,這種方式應當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方式”。從這一理論和視角出發來探討大學精神,可以將大學精神劃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大學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是人類較高層次的文明成果,孕育的精神是人的“類”意義上的普遍精神,具有人類文明和人類文化的普遍屬性,可以將其概括為具有人的“類”屬性的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其次,人作為文化的產物,處於不同社會歷史時期、不同民族文化傳統、不同地域特點的人所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勢必會印有深刻的時代文化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區域文化特點的烙印。因此,從大學人這個群體屬性來看,大學精神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也即體現人的“群體”屬性的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民族精神精髓的凝聚和體現,大學精神所蘊含著的人類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靈性為一個民族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在任何時候都是激勵和引導一個民族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再次,每一所大學都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每一個大學組織都是由具有個性化特徵的個體人構成的群體,形成了具有大學特色的大學精神文化,也即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大學是由文化、組織和人構成的有機整體,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來看,任何一所大學的大學精神都是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和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三個層次構成的統一體。
事實上,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和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三者既是一種從微觀層面到中觀層面再到宏觀層面來探討大學精神內涵的層次劃分,也是一種從表層至中層再至內核,由表及裡地認識大學精神的一種結構劃分(如圖1),這種劃分未必最科學最嚴謹,但必須承認的是,一所成功的高水平大學必然有支撐自身發展的大學精神,這些大學精神儘管各有各的特色和個性,但從人的“類”意義上看,無疑都是人類自由、開放、批判、超越精神在大學的具體體現。
二 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
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在大學精神中居於宏觀層面,源自於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基本職能,是人的“類”精神在大學這一組織層面的具體體現,具有與其他人類文化精神相一致的同構性,是人類永恆追求的文化精神。美國教育哲學家約翰·S·布魯貝克(John S.Brubacher)曾指出:“大學甚至不只是一個教堂,而是一座人類精神的聖殿。”“開放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在其自由自覺的生命實踐活動中從事實到可能、從現實到理想、從有限到無限發展進步的歷程中體現出來的永恆的人的‘類’意識和‘類’精神。”這些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精神通過人類文化滲透到大學這一文化組織之中,體現為具有普遍性和永恆性的大學精神普遍意義層面。古今中外的大學,無不將這些精神追求作為自己的精神內核,成為所有大學最具普遍意義的精神元素。
一是自由精神。馬克思指出:“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自由是人類意識的本質體現,自由精神在大學這一組織的具體體現,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學術共同體,對於真理的追求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自由自覺活動。追求真理既需要大學人內心世界的無限自由,也需要大學組織和社會為孕育真理提供自由而寬鬆的環境。因此,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首先就體現為學術自由精神。1810年,洪堡創辦德國柏林大學時奠定的學術自由、教學自由、學習自由原則,使德國大學不僅成為德國科學的中心,也成為19世紀世界科學的中心。直至現在,西方國家諸多世界一流大學堅守的一條重要辦學理念即為倡導學術自由,為大學人探索真理營造寬鬆的學術環境。中國大學始終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把尊重學術自由、營造寬鬆的學術環境作為高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無論是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的校訓“讓自由之風勁吹”、加州理工學院的校訓“真理讓你自由”,還是中國頂尖學府北京大學所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幷包”之風,都是人類的自由精神在大學的具體體現。
二是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否定之否定原理,在人類精神上就體現為批判精神。人類認識是在不斷的批判與否定之中,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美國學者亨廷頓說:“大學是天生的反對派,它在社會舞臺上的出現,本身就意味著潛在的革命作用,這種作用不會因為它所服務的對象有所改變。”大學是人類探究真理、創造前沿學術新知的場所,批判精神是大學內在的本質規定性之一,這也是大學區別於其他社會組織,被稱為社會的鏡子和燈塔的原因所在。赫欽斯曾分析大學的批判性:“大學究竟應該服務社會,還是批評社會?大學應該是依附的,還是獨立的?大學是一面鏡子,還是一座燈塔?”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大學的獨立批判精神,大學超越功利,以理性精神在批判中保留、傳承和創新人類文化。從中世紀大學是絕對的自治、自由,到19世紀大學是封閉的象牙塔,到20世紀大學是社會本身,再到21世紀大學支撐和引領社會發展,可以說大學批判精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內容,也意味著大學批判精神是逐漸從自發走向自覺的。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一文中提出,“第一,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錢穆據此將北大精神總結為批判和創新兩個方面。北京大學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批判社會的精神,成為中國大學批判精神的典範。
三是開放精神。開放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開放精神也是人類本真的精神之一。大學作為傳承和創新文化的主要載體,必須也必然是開放的。不管是中國古代的稷下學宮還是西方世界的柏拉圖學園,再到現在的世界一流大學,大學不斷接納外部世界、不斷開放自身,從過去的象牙塔到成為現在的社會核心景觀、軸心機構,從單一的服務貴族到面向大眾,從只招收本國學生到現在不同國家、民族、種族、膚色的學生共處一堂,從教師的單打獨鬥到組建大團隊再到現在的跨國聯合實驗室,可以說,一部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大學不斷開放、吸納的歷史。“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禮記·中庸》)開放精神要求大學既有一種成熟理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又秉持一種寬容的態度,營造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環境。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先生在執掌大學之印時,堅持開放辦學,倡導兼容幷包方針,延攬具有不同學術思想的大師,推動北大人才薈萃,學術繁榮盛極一時。這種精神也影響至今,成為現在北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秉持開放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交融古今、融通中外、文理滲透的辦學特色。四川大學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同濟大學的校名和“同舟共濟”的校訓,都體現了大學開放的胸襟與包容的氣度。當代世界一流大學無一例外地都把國際化作為重要辦學理念和發展戰略,也是大學開放精神的重要體現。
四是超越精神。超越是實現由事實到可能、由現實世界到理想王國的必然路徑,超越精神也是人類不斷解放自身、發展進步所秉持的重要精神之一。沒有這種超越精神,人類社會就會裹足不前。對大學而言,超越精神是大學不斷髮展進步的內生動力。正是基於大學人對卓越的不懈追求,在不斷地超越自身過程中,翻越一座座科學高峰,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風險和挑戰,跨越學科差異、體制藩籬、時空界限、學校圍牆,在包容中追求完美,創造新的知識和文化,實現自身的價值,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因此,超越精神是大學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精神之一。“大學是人類本質之超越有限、生生不息生命的所在,……是我們永恆人類的有形體現。”美國夏威夷大學的校訓“人性超越國界”,紐約大學的校訓“堅持和超越”,浙江大學的校訓“求是創新”,廈門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湖南大學的校訓“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等等,都體現了大學精神中的超越精神。
綜上所述,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使大學發揮著引領人類文化前進方向、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成為人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最重要機構。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並非世界一流大學所獨有,也並不是哪個國家的大學所獨有,這些精神是超越時代、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是與大學同在、與人類文明同在的,是所有大學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終極意義和價值旨歸,只不過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學精神體現得更加鮮明而已。
三 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的文化狀況在大學的總體折射和具體體現,具有特殊性、時代性和民族性,是大學這一組織區別於其他組織的顯著特徵和重要標誌,其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也即人類精神在大學的集中體現,是最具鮮明特徵的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
科學精神所蘊含的學術自由、思想獨立、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即求真精神;人文精神所展現的以人為本、兼容幷包、愛國奉獻、服務社會,即求善精神,是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的精華,也與人類精神即自由、開放、批判和超越精神交融共契。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兩大精神支柱,科學在工具理性意義上認識和把握人的外部世界運行的客觀規律,而人文則是在精神與意義的價值理性層面協調人與外部世界的對象性關係。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大學精神的最高境界,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偏廢。沒有人文精神的滋養,科學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可能是沒有靈魂的技術派;沒有科學精神的支撐,人文教育也難以培養出解決社會生產和生活難題的現代化人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須緊密結合,才能達成真善美的和諧統一。當代中國大學,要在強化大學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上下功夫,尤其要解決好人文精神缺失的問題,更加強調科學精神的價值理性,在大學育人實踐過程中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緊密融合,這對於培育人格健全和精神完整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是處於中觀層面的大學精神,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精神內涵。一方面,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受到時代精神的影響,不斷吸收和汲取時代精神的精華,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特徵,如愛國精神、創新精神、獨立精神,等等。這些精神總是與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相適應,並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變遷而積澱於大學的發展歷史長河之中。
另一方面,大學總是處於一定的民族文化傳統之中,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大學文化、大學精神,使之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如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由於受到英國濃厚的貴族文化和經驗主義哲學的影響,教育家紐曼“傳授知識、發展全人”的經典大學理念延續至今,在教學方面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非常低,必須遵從學校的安排。在德國,正是在德意志民族辦事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崇尚自強不息、精益求精的文化傳統影響下,才有了洪堡對大學的革新及其深遠影響,至今德國大學仍然將科學研究、追求真理和學術自由置於與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學術自由精神成為了德國大學的傳統。美國大學則受到美國實用主義和崇尚自由文化之風的影響,吸收了英國對教學、德國對科研管理的先進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逐步形成了服務社會和自主學習的大學文化傳統。而中國大學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影響下,形成了體現中國精神的大學精神,在世界高等教育之林獨樹一幟。
四 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
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在一定的歷史、地理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和薰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積澱而形成的大學精神文化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與風格,是一所大學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和大學精神的個性化表達,是其區別於其他大學的顯著特徵。在討論一所大學時,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這所大學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的主觀折射。例如,英國的牛津大學給人的印象是紳士風度,德國的柏林大學讓人腦海中呈現出嚴謹之風,美國的哈佛大學讓人想到與真理為友的經典校訓。有學者專門研究過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文化,有些內容雖有些調侃之意,卻也道出了二者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差異性:
北大是一首詩歌,清華是一篇論文。北大是思想家的沃土,清華是工程師的搖籃。北大的哲學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清華的哲學是:重要的是建設一個新世界。北大灑脫狂放,外向力強;清華嚴謹務實,內聚力大。北大重個性發展,清華重團隊精神;北大管理鬆散,清華紀律嚴明;北大人喜歡一鳴驚人,清華人處事和平。北大學生長短隨意,清華學生整齊劃一;北大學生奇才怪才多,清華學生成功率高。北大思想解放、思維活躍、務虛能力較強,喜歡坐而論道,往往想法多、辦法少,醒得早、起得晚。清華則嚴謹務實,雖然想法不如北大多,但辦法比北大多,想得到的也能辦得成。如果能把北大的“想法”和清華的“辦法”結合起來,勢必如虎添翼。
再比如廈門大學是1921年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廈門大學精神中便熔鑄和體現了嘉庚精神,成為廈門大學精神文化的一大特色。嘉庚精神可以概括為以愛國精神為核心的“忠、公、誠、毅、闖”等精神文化元素,與廈門大學所倡導的“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薩本棟校長為代表的抗戰時期廈大內遷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以王亞楠校長、陳景潤教授為代表的科學精神”,共同構成廈門大學精神的核心內容,成為激勵一代代廈大學子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此,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先生就曾現身說法:“以愛國華僑陳嘉庚精神辦學的廈門大學,其成員群體由於對陳嘉庚的景仰與感恩,認同度較高,尤其是在民族危機的抗戰時期,在校師生、校友的認同度更高。我是當年的在讀學生,家在淪陷區,四年寒暑,都生活在校園中,廈大於我,既是國的具體化,又有家的溫馨感。”
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一般通過表徵一所大學獨特風格的校徽、校標、校匾等具有徽徵性質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等展現出來。大學校徽是一所大學最直接的標誌,代表著這所大學的歷史傳統、辦學理念、價值追求和文化底蘊。
從我國大學的校徽來看,大體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類是將學校主樓等標誌性建築作為校徽,如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這類大學的主樓一般都是經典建築且很有特色。第二類是以大學校名簡稱,或以校訓作為主要內容,前者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長安大學等,後者如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其特點是能夠非常醒目地看出大學校名或校訓。第三類是沿用學校歷史上沿襲下來的校徽,用以彰顯學校漫長的辦學歷史和歷史上的顯赫地位,如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第四類是以學科特色或行業特色型標識作為大學校徽,凸顯自己的辦學特色,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第五類是從大學精神、辦學理念等抽象而成的標識作為校徽,用以弘揚大學精神,如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透過這些頗具個性化、體現大學辦學傳統與大學精神的徽章,能夠觸摸和感知到一所大學對“大學之大”的理解和詮釋,彰顯了今日世界大學之林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五 當代中國大學精神的時代內涵
對於當代中國大學而言,要立足中國當代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積澱和形成屬於自己的大學精神。從中國大學的歷史傳統和現實情況出發,中國大學除了具有其他大學所具有的某些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外,如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等,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精神的時代內涵,突出體現為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精神、改革創新精神。
一是愛國主義精神。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千百年延續至今,是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卻能不斷繁衍發展的精神脊樑,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元素。從古代的太學和書院,到近代以來建立的現代意義的大學,“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中國大學身上始終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光輝。特別是近代以來,面對著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中國現代大學在教育強國、實業救國、救亡圖存的期盼中誕生,愛國主義從一開始就是高揚的旗幟,成為中國大學的精神命脈。不管是五四運動譜寫出的五四精神這一愛國主義篇章,亦或是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的“愛國三問”,即“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還是西南聯合大學“篳路藍縷、絃歌不輟”,在艱難困苦條件下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愛國情懷,都是中國大學精神的靈魂與主線。馬寅初先生1927年在《北大之精神》演講中講到:“既然有精神,必然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於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已達其至高之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學和知識分子所創造的“兩彈一星精神”、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的“西遷精神”等,都是愛國主義精神在當代的最好詮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學以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堅持為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培養一流人才,創造一流科研成果,主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傳承和弘揚著中國大學的愛國主義精神。可以說,愛國主義精神是中國大學精神最鮮明的特質。
愛國主義精神不僅熔鑄於中國大學的血脈之中,還直接體現在大學的精神文化之中,如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辦學傳統,上海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重慶大學“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的校訓,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代表的一批大學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現身大西北建設,鑄就的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為主要內容的“西遷精神”,等等,都帶有鮮明的愛國導向。原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歌《滿江紅》,更是把師生的愛國情懷錶達得淋漓盡致。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西南聯合大學校歌《滿江紅》歌詞
二是自強不息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自強不息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大學精神的重要元素。據一項關於中國大學最好校訓的調查顯示,54%的被調查者認為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最好。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也曾提出,清華大學的校訓是世界所有大學中最好的校訓。回顧中國現代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自強不息的奮鬥史、創業史。中國相當一部分大學誕生於民族危亡之際,在內憂外患、戰火紛飛的動盪歲月艱難負重前行,在物質條件極為艱苦匱乏的條件下開展教學、科研,為國家存續和發展培養卓越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學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也是靠著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摸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一流大學建設之路,並一直朝著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目標闊步前進。如清華大學的建立,源於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肩負民族恥辱的清華人始終堅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抗戰期間被迫南遷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西南聯合大學,建國後又經歷了院系大調整等,但清華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由一所留美預備校發展至現在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成為世界工科大學的翹楚。根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發佈的2016年度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清華工程類專業力壓麻省理工學院等歐美知名理工院校,排名世界第一”。復旦大學是1905年,愛國師生為反對法國教會奪取震旦公學而擁戴馬相伯創立的復旦公學,復旦之名擷取自“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尚書大傳·虞夏傳》),本義為追求光明,含有自主辦學、復興中華之寓意。建校之初老校長李登輝先生堅持勤儉辦學,四處籌集辦學資金,“清晨到校,日暮方歸”,為學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辛亥革命、抗戰期間校舍先後被佔領和破壞,但終究無法改變復旦人辦學之初心。北京交通大學的前身鐵路管理傳習所,是清政府於1909年接受郵傳部司員曾鯤化上書而創辦的,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是中國近代鐵路管理、電信教育的發祥地。抗戰期間,學校幾經分合,四次徒步遷移,輾轉八千里路,烽火連天中仍堅持嚴謹治學,傳承杏壇星火,書寫出一首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動人讚歌。
三是改革創新精神。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時代會產生不同的時代精神。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形成的改革創新精神,成為當代中國的最強音。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共同構成了中國精神的核心元素。大學作為社會的核心景觀和軸心機構,同樣孕育和弘揚了以改革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改革創新精神也成為中國大學具有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核心元素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學的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後勤社會化改革等不斷深入推進,為中國大學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以高校領導體制改革為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對大學治理結構特別是高校領導制度的探索持續了較長時期,經歷了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以校長為首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黨的一元化領導、黨委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試行校長負責制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等不同領導制度,最終在1990年把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確定下來並延續至今,成為當代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與此同時,大學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是優秀文化傳承的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創新精神是大學精神之魂。“大學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會將各種新事物拒之門外;相反,它是時代的表現,是對現在和未來都會產生影響的一種力量。”據一項關於“雙一流”大學校訓關鍵詞的統計報告顯示(如圖2),137所“雙一流”大學校訓之中,創新作為校訓關鍵詞出現頻率為22次,在所有關鍵詞中排第2位。這其中,不乏一流名校。如浙江大學以“求是創新”為校訓,武漢大學以“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為校訓,南開大學以“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為校訓,都是中國大學對創新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六 結語
“大學精神不是人為設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長或大師頭腦中的理念產物,它是介於理性與情感之間的一個範疇,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長期相互撞擊和融合的結果。”大學精神的形成不會一蹴而就,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歷史過程,大學精神一旦形成就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會成為大學培育一流人才、推動自身發展的價值理念和思想指南。當然,大學精神形成後不會一成不變,會因為大學開放包容的特性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因此,對於中國大學而言,必須以普遍意義的大學精神為指導,結合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特質的特殊意義的大學精神,進一步培育、挖掘和凝練屬於自己的個別意義的大學精神,並將大學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不斷凝聚起推動大學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原創申明:本文首發於《文化軟實力》2019年第3期,轉載須聯繫本刊。
[作者簡介]張立學:北京交通大學政研室副主任,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