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说起北京的过往,胡同文化是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最古老的闹市区和商业街:大栅栏的胡同、烟袋斜街、宅门儿最多的胡同:礼士胡同、史家胡同,也有传统与时尚交织的胡同:南锣鼓巷,最窄的钱市胡同、最宽的灵境胡同、最短的一尺大街胡同等等,每一条胡同都有故事,都是咱老北京人的故事,所谓胡同文化可以说是胡同里百姓生活的文化,经年累月,伴随着古都的发展与变迁,为北京珍贵的文化遗产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胡同里的喜事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老街坊们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胡同口晒太阳聊天儿的老邻居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住胡同的百姓大都喜欢养花、遛鸟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鼓楼附近的胡同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胡同小卖部


胡同里的百姓讲究"处街坊",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街坊是数十年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谁没有遇到难事的时候?互相帮衬是应该的,邻里帮忙都是真挚的。胡同里的小卖部做的也是熟人的生意,买不买都要侃一会儿,所以说,老街坊之间的感情永远高过青砖灰瓦。平时他们喜欢养花、遛鸟、再养几只猫,虽然生活环境偪仄,但是,晒着太阳,喝着茉莉花茶,谈天说地就是生活中的诗与远方。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安静的胡同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磨刀师傅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家家都有的水缸

“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片,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汪曾祺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听大娘讲胡同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感受胡同文化的老外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早期的胡同游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九十年代初,胡同里的早点摊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早点铺

拿着相机走街串巷,听大娘京腔京味儿地讲述胡同的典故,经常与老外打个照面,喜欢在胡同吃早点,清晨的早点摊儿,开在胡同巷口,油条两根儿、一碗豆腐脑儿,外加一碟小咸菜,吃的舒坦,吃完抹抹嘴,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准备拆迁的胡同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等着拉活儿的师傅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前门地区的拆迁房。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气派的蛮子门楼被拆得七零八落。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有着精美雕花得门墩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远景是儒福里过街楼


心镜——我眼中的北京生活(续二)

拆了一半的儒福里过街楼

说到胡同文化不能不提胡同拆迁,这曾经是胡同百姓生活中的痛点。北京市从1990年开始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计划,北京的胡同,1949年约有7000多条,至2000年只剩2000多条,2006年、2007年又经历了拆迁高峰,大量的古建筑被推土机碾成废墟,懂古建修缮知识的施工和监理人员严重短缺。工期紧、任务重,没有精雕细琢的时间,致使原始风貌的门楼院落越来越少,真是令人痛心。其中儒福里过街楼曾是北京唯一留存下来的过街楼。1996年,菜市口南大街开始改造,当时《北京晚报》还曾刊登过《这古老的过街楼能保留下来吗?》的图片新闻,呼吁相关人员引起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可惜的是,儒福里过街楼仍在1998年被拆除,我在拆除前赶去拍照,看到昔日的过街楼已经破烂不堪,杂草丛生,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痛心疾首。

终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规划明确提出北京的战略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将更加重视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通过保护传统中轴线、保护明清皇城、要保护原有的街巷胡同格局、恢复历史河湖水系、严格建筑高度管控、保护重要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保护老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等,使老城的整体格局、传统风貌更加清晰。

这一规定的实施,使古都北京的建设从此走向正轨。愿北京城市的传承、保护、发展更加和谐有序,向国际化都市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