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缅战役缅甸用了燧发枪打得当时只有火绳枪的清军落花流水,为何乾隆拒绝使用燧发枪?

匿名用户3567721


主要是乾隆皇帝自以为满清的骑兵“威力无比”。这些满清统治者思想太过于禁锢,实属极端的顽固派分子。

乾隆皇帝时期,由于清政府对缅甸采取的绥靖政策,缅甸的贡榜王朝逐渐强大,于是缅甸方面开始强迫中缅边境地区的土司们上缴税赋,如有不从,则侵袭劫掠。缅甸的这种行为逐渐引起以盛世自居的乾隆皇帝之不满。

在平定西北部的准葛尔叛乱后,乾隆皇帝决定出兵缅甸,以惩治他们的恶行,彻底解决西南边患,史称“清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分为4次,清军所用兵马逐渐增多,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因为缅甸军装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燧发枪,使得缅甸军在火力方面占据了优势,导致强大的清军损兵折将。

燧发枪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设有一支击砧,射击时,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击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从而引燃火药而射发。燧发枪大幅度提高了射速,一个熟练的枪手可以一分钟射击两次,甚至可以进行逐队齐射 。而清军拥有的火绳枪,操作起来要超过两分钟才一发,而且射程也不如燧发枪。

见识过燧发枪威力的清军将领们多次上奏乾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然而,乾隆皇帝坚定地继承着“骑射乃建州之本”的祖训,认为大量发展先进火器会导致满清骑兵骑射本领的衰退,甚至荒废,所以没有采纳。

其次,清朝金属的冶炼工艺不是很过关,所以无法自行生产,只能进口。再说,在以前的战争中,比如:与明朝军队的战争;与沙俄发生的雅克萨之战;平定准葛尔之战,清军在这些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不也靠的是满清八旗部队的骑射威力,甚至使用的是长矛、腰刀吗?不也是没有使用燧发枪吗?

总之,由于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大多数情况下,战争打的是国力和军事体系,当时清军野战的战术是步兵、炮兵居中射击,骑兵两翼迂回。所以虽然缅甸装备了燧发枪,最后也无法和清军正面硬,抗,而且最终也主动改善了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其实,这些都迷糊了乾隆皇帝对火器改革的看法。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清缅战争,满清确实在很多战斗中被缅甸人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缅甸军队对满清军队的骑兵较为畏惧,但对于满清的火力颇为蔑视。

清缅战争前后共有4次。

战争的原因是,缅甸争夺北部同时向中缅称臣的土司,并且直接出兵攻打,甚至进入中国境内。

鉴于这种情况,乾隆命令和缅甸贡榜王朝开战。

前三次,清军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第一次,

云贵总督刘藻出兵收复了被缅甸军队占领的西双版纳,然而追击期间中伏,军队伤亡惨重。

乾隆皇帝闻奏大怒,将刘藻降职湖北巡抚。刘藻惊恐之下,自杀而死。


第二次,

乾隆任命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代替刘藻任职云贵总督,出兵攻入缅甸境内,一度占领缅北曼德勒地区。

当时缅甸军队主力正在暹罗激战,但剩下的部队仍然能够对付清军。

缅甸军队很聪明的坚壁清野,吸引清军主力持久战。随后,缅甸军队派一部主力,包抄满清侧后腾越地区,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和退路。

在此次作战期间,缅甸军队有少量从印度和英国人手中购买的燧发枪,在火力和射程上相对清军有很大优势,给后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清军连战不利,被迫向后退入中国境内,损兵折将。

由于杨应琚长期回报前线大胜,却又不断索要粮饷,让乾隆产生怀疑,派出心腹侍卫福灵安去查清真相。

知道满清溃败以后,乾隆极为恼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让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

此次作战,云贵总督杨应琚上报兵部调兵一万四千,实际共调兵二万二千。战争中,死、伤、病官兵不下万人(其中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败退回本国境内。

第三次,

乾隆皇帝派爱将明瑞接任云贵总督,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而此时缅甸军队主力已经攻破暹罗首都,大胜特胜,开始将主力抽调回缅甸。

明瑞是悍将,但也相当轻敌。上任以后,他立即率领2万主力再次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军队故技重施,在600里内坚壁清野,以游击战进行骚扰,主力则以木寨配合火枪防御,消耗清军实力和士气。

明瑞连续猛攻,但粮草很快耗尽,被迫撤退。

缅甸军队立即尾随追击,重创清军。明瑞自己率领的1万多人都被缅甸人团团包围,虽奋力突围成功,但伤亡很大,明瑞自己身负重伤,眼见不能突围,用佩刀自杀身亡。

其实,明瑞如果不自杀,也是死路一条。

得知明瑞惨败后,乾隆恼怒之极,下令将逃回来的大将额尔登额逮捕进京,凌迟处死。


连续3次惨败后,乾隆认为堂堂天朝上国,竟然对付不了一个两线作战的缅甸。

第四次,

乾隆任命赫赫有名的傅恒为主帅,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傅恒调动数万主力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还是同样方法,采用后退决战方式。

傅恒的主力杀到伊洛瓦底江以后,粮草匮乏,传染病流行,战斗力急剧降低,无力继续作战。

既然大半年,傅恒向乾隆汇报已经无力再战,必须立即撤退“奈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三万一千兵,现在仅存一万三千余”。

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随后病死。

这种情况下,乾隆只得找个台阶下,随后退兵。

清朝方面的记载,停战协议为:

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

二、缅甸释放所有战俘

三、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

然而,缅甸根本没有称臣纳贡,还发了封不够恭敬的文书过来,乾隆皇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难,只得装作没看见。


四次清缅战争,4个主帅全部死亡,可见战争的不顺利。清军以泱泱大国,同两线作战的缅甸打成这样,如果说自己赢了就是没天理了。

此次作战中,虽然缅甸军队只用了少量燧发枪,而且型号不一样,主要是从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手中高价购买的,却给清军带来很多麻烦。

燧发枪的精度和可靠性要大大强于火绳枪,而且较为轻便,容易携带。

然而,满清对此也不在乎,并没有大量仿制装备。

实际上,早在康熙时期,雅克萨的俄军也用燧发枪狠狠修理了清军,后者一样拒绝接受

为什么?

这倒不是满清就是一群傻蛋,他们只是不希望让汉人大量使用火器。

他们认为,满清能够夺取和控制天下的法宝就是骑兵和弓箭。

如果火器大量发展期间,汉人农民人手一杆火枪,尤其是先进的燧发枪,满清的骑兵和弓箭还有个蛋用,加上他们人数又远远少于汉人,肯定要完。

因为火枪不需要像骑术和射箭那样,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以掌握,农民往上一二个月,也可以射的很准。这样一来,满清的所谓军事垄断优势就没了,一旦汉人造反,满清就惨了。

这种情况下,满清刻意控制国内火器发展,不允许老百姓使用火枪,不允许汉人为主的绿营大量装备火枪,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满清的所作所为,简单有效的两个字就可以形容:傻鸟!


萨沙


燧发枪在清缅战争时期,作用没有那么大。

清缅战争,一共有四次。

第一次爆发于公元1765年。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

缅甸的贡榜王朝,正处于王朝上升期,综合国力虽然不如清朝,但缅兵的武力不弱。单兵素质虽略输于清朝精锐,但完虐绿营兵。

清朝刚刚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武力也在极盛水准。但清军不同部队的战斗力差异很大。云南绿营兵可以用乌合之众形容。

对于清朝,缅甸有一定了解。但对缅甸,清朝上下并不了解。乾隆一直认为,缅甸,西南蛮夷小邦尔。缅军?小邦之乌合之众尔。

对付小小缅甸,还需要调精兵上阵?

用不着!只需遣云南绿营就够了。只要天朝大军一到,缅甸的渣渣们自然缴械投降,轻松解决问题。

总之,乾隆极为自负,他是在一种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发动了第一次清缅战争。

至于战果,清军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

第一场战斗,数千清军围剿几百缅兵,结果让人家跑了。云贵总督刘藻脸上无光,只好上奏撒谎道“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几个月后,没有损失的缅兵卷土重来。这次缅兵深入云南腹地,攻打思茅(普洱),还曾一度宣布,车里土司(西双版纳)的地盘纳入缅甸领土。

丢失国土,这是死罪。刘藻为了掩盖先前的谎言,只得急派七千人围剿。结果兵力占优的清军,居然被缅兵反包围。无奈之下,刘藻只好又增兵。

缅兵看清军数量实在太多,便战略性后撤。

清军弄不清楚情况,以为缅军大溃败,就火急火燎的追杀。然后,就中了缅军埋伏,死伤惨重不说,还折了好几员将领。

这第二战,清军有明显伤亡。刘藻的谎言自然是兜不住了,他只好跟乾隆坦白,承认自己败了。乾隆一听就勃然大怒,将刘藻降为湖北巡抚。而刘藻受不了打击,自刎身亡。



通观第一次清缅战争,可以发现,清朝败于自负。连对手的底细都搞不清楚,就敢派一帮地方团练水平的兵去打人家的特种兵。比对手多十几倍兵力,还能被反包围。这要是不败,都没天理了。

公元1766年,乾隆改派陕甘总督杨应琚任职云贵总督,负责对缅工作。

杨应琚上任后,趁缅甸主力攻打泰国,主动收缩之际,出兵攻入缅甸。经过数月,将缅属整欠和孟艮两个土司领地占领。

云贵方面的官员一看,战果居然辣么大,便纷纷建议杨应琚上书乾隆,对缅重新开战。

看到杨的上书,乾隆本不想搭理,因为当时大小金川土司又造反了,搞得乾隆很头疼。

但乾隆又不想打击杨应琚的求战热情,便只好原则性的同意杨应琚出兵,命杨在少花钱和少用兵的基础上,把事情办妥。

杨应琚收到旨意后,调集一万绿营兵,对外号称“发兵50万,大炮千樽”对缅开战。第二次清缅战争爆发。

这一战,可以视为第一次战争的翻版。清军又是有大脸,现多大眼。

起初,清军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招降缅北的蛮暮土司和木邦土司。但不久后,缅甸从泰国调三万兵回援,战况瞬间就急转直下了。

因为缅军根本就不按清军的套路打,清军的主力在蛮暮土司和木邦土司辖区,等着缅军来决战。而缅军则集中于西线,沿独龙江北上,直插腾冲,抄了清军的后方。在清军主力方向则只留六千兵力陪清军玩。

对此,杨总督毫不知情。等他知道时,缅军已经拿下了腾冲。

并且最要命的是。即便是清军主力方向,清军也吃了大亏。四千清军与缅兵对垒,缅兵的英制燧发枪,无论是射速、火力、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都远胜清兵的装备。

清缅两军交战四日,虽然互有死伤。但明显清兵伤亡较大,首先感觉挺不住了。



这个时候,包抄的缅军开始南下,杨总督此时得知,急忙派人去堵。但堵不住,清军又是以一场大溃败而告终。

前面说了,缅军主力此时在泰国,所以回援的缅军看到清军退却后,便主动求和。结果杨总督要求缅甸递交降表,称臣纳贡。缅甸方面当然不同意,于是双方再次开战。

开战后,清军后路又被缅军抄了,清军狼狈撤回云南,而缅军四千余人则突破边境,攻入云南腹地。

眼见又要丢失国土,杨总督慌了,他一面下令清军守住,不准后退。一面学他的前任刘藻那样,跟乾隆撒谎,说自己几战几捷,已经杀死缅军上万人。

结果,命令刚刚下达没多久,清军再败。杨总督无奈,只得与缅军谈判议和。

根据谈判结果,缅军撤出云南,清军也放弃已战略的缅甸土司领地。但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又出了岔子。

清军急于收复失地,便跟在缅军后面走。缅军以为清军撕毁协议,便后队改前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杨总督搞不清战况,以为是缅军背约,于是他就调集大军反扑。

结果,清军又又又一次被缅军反杀。各有一名游击、都司、守备阵亡。

另一方面,乾隆收到杨应琚捷报后,感觉怎么看都不对劲。缅军合计才多少人啊?按杨应琚的说法,缅军应该全军覆没了才对。怎么现在前线还在打呢?

于是,乾隆便暗中派遣侍卫福灵安到前线摸底调查,将真实情况报告回来后。事后,乾隆得知真实情况,肺都要气炸了。他一怒之下,直接把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了。


赐死了杨总督后,此时的乾隆才终于意识到了云南地方绿营兵打不过缅军。他需要调派中央精锐参战才行。

PS:云南绿营兵共四万人,能用之兵大约只有二万余。清缅第二次战事,杨应琚实际调动约两万人。战争中,清军死、伤、病不下万人,其中战死1899,病故3708人。也就是说,云南绿营兵此时只有一万人可用。

于是,乾隆在调派军机大臣明瑞出任云贵总督的同时,给他调了三千八旗兵,八千四川绿营兵八千,一万贵州绿营兵。

为了压制缅军的火力优势,乾隆还给前线调去了很多大口径的火炮。

应该说,此时的乾隆已经清醒了。

然而,乾隆清醒了。他派去的明瑞却仍然搞不清状况。他跟乾隆拍板,说缅兵主力不过万人而已(实际有十几万),自己只需要调集二万生力军,不仅可以打败缅军,还能征服缅甸。

明瑞是战将出身,平定准噶尔时,他立过不少功劳。乾隆很信任他。因而,刚刚有一点清醒了的乾隆被明瑞一通狂热煽动,又变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甚至还忧虑,我大清如果灭了缅甸,该如何统治当地啊?这可愁死朕了呢。



公元1767年四月,明瑞在给每兵准备两个月的粮食,又征调到了八万匹马、驴、牛为作战及后勤用后,带着25000人,杀入缅甸腹地。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缅甸首都曼德勒。他的想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战灭了缅甸贡榜王朝。

我们简单复盘一下。

第一次,盲目乐观,结果输了。

第二次,又盲目乐观,结果又输了。

第三次,还是盲目乐观。结果,还用猜?

清军在一路势如破竹,攻到离曼德勒只有七十里处时,粮草吃尽、人乏马疲。实在打不到曼德勒了。

而此时,缅军派出小股部队,又又又一次把清军的后路抄了。将清军的后勤、军情线路全部切断。

明瑞一看,不妙,赶紧撤。然后,缅军发动反击。最后,包括统帅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等人在内,清军共有几千人战死。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大部分清军才逃回云南。

乾隆事后闻讯,震怒,愤恨无比。杀了一些人后,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自己怎么能犯这么愚蠢的错误。

因而,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负责对缅作战。可以说,乾隆这次是把老本都掏了,就为打赢缅甸。

傅恒领命后,认认真真,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

首先,他调集了两千精锐索伦兵,一千精锐锡伯兵。为了保证士兵素质,这三千满洲兵是盛京将军亲自挑选的悍将。

除了这些精锐的特殊部队外,乾隆还特批给傅恒一千吉林兵,四千驻防八旗兵,九千贵州绿营兵九千人,四千四川绿营兵。以及一千蒙古厄鲁特骑兵。之所以调这支骑兵,是因为乾隆认为,当年元朝灭了缅甸的蒲甘王朝,所以这次专门调蒙古骑兵随军,有讨好彩头的意味。

其二,为了保证对缅甸的多点打击,傅恒申请水军参战,乾隆准奏,调两千福建精锐水师远赴云南,并在独龙江造船训练,用于对付缅甸的水上防御工事。

其三,傅恒认为前线的火力配属不合理,为了能让大炮发挥威力,他又打申请,调一批工匠到前线,按实际需求造炮。比如造一些小口径劈山炮(小长管炮),九节炮(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轻炮),子母炮(大号的火绳枪),冲天炮(适合抛射的臼炮),以保证清军火力随时都能压制缅军。乾隆认为要求合理,便也批准了。

总之在乾隆看来,区区缅甸竟然让大清折戟沉沙三次,太丢人了。这次掏老本,还就不信拿不下个区区蛮夷之地了呢!

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正式出征。大军临行之时,乾隆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八月,清军跨过深入缅甸境内。最后一次清缅战争开打。

这一战,缅军是全方位吃亏的。陆战,打不过清军。缅军有燧发枪?不好意思,清军有多种口径火炮,大炮一响,什么枪都只是浮云。打水战,缅军也是打不过清军水师。

并且,清军这一次的战略思路也很稳健。在傅恒看来,清军一连多次被缅军抄后路,这种低级失误不能再犯。他背靠云南,稳扎稳打,不给缅军任何偷鸡的机会。

缅军在战场上打不过,又没法偷鸡,只能是坚壁清野,利用主场优势与清军打防御战。



然而,清军虽然纠正了自大的问题,却无法克服缅甸的瘟疫。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

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等,竟然先后于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被送回了京城。(傅恒最终也因此,病情恶化,病死京城)

傅恒回京后,接替他指挥的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的意义不大了。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同意的情况下,自己做主,与缅军主帅议和停战。(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

最后,阿桂与缅军主帅议和成功。长达四年之久,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清缅战争也至此结束。

总体来看,清军在清缅战争多次被缅甸打得落花流水,并不是因为缅军装备了所谓的先进燧发枪。清军火枪虽然不如缅军,但火力是优于缅军的。因此,尽管缅军的燧发枪让清军吃了一些苦头,可在清军看来,这并没什么了不起的。

燧发枪早在明朝时,明军就小规模装备了。

清朝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也接触了俄制燧发枪。这有啥?最后,还不是被我大清用大炮给干废了。

总之,在当年清朝统治者看来。没什么是不能用火炮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增加火炮的数量。

而清朝的这种唯火炮数量论,每次碰到问题只想着靠数量取胜,而非更新技术,造出更先进的火器。这也就使得清军很快就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早在雅克萨之战时,就落后了。到了平定准噶尔和四次清缅战争时,落后的更多了。至于鸦片战争时代,清军与英军早已经不在同一个维度,自然是被英国龙虾兵暴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