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物聯網為什麼發展這麼慢?

農業物聯網和車聯網一樣,是2009年物聯網概念被提出後,獨成一個賽道的物聯網應用領域。但是與車聯網不同的是,車聯網雖然也沒有發展起來,卻在資本市場上“混的”風生水起。而大部分農業物聯網從業者,在2015年前基本都是靠政府補貼活著。2016年開始,政府取締了關於農業物聯網方面的資金扶持,一些企業便“趁機”退出了農業物聯網行業。有句話叫“活久見”,可以用來形容聯動原素過去七八年間在物聯網領域的所見所聞。

當然,還是有些企業在堅守,比如專注農業物聯網10年的安徽朗坤、2016年入行的雲洋數據、浙江慶漁塘,以及2017年的興普智能等等。

農業物聯網為什麼發展這麼慢?

農業數字化的目標,不該定位成“順應傳統農業經濟模式”

農業的信息化水平低下,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這一次信息化浪潮到來後,農業其實被給予了比較大的希望。但事實上,農業物聯網這10年的發展卻是不溫不火。幾乎侵襲了所有信息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也甚少涉足農業物聯網,或者說農業數字化領域。談及背後原因,無非是“用戶不願意買單”,“市場規模小”等。這是否因為我們依舊帶著傳統眼光來看待農業呢?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6年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農業經營單位(具有法人資格的農業企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2,043,566個;規模農業經營戶(具有較大農業經營規模,以商品化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戶)3,980,406個,農業經營戶總數207,431,646個。除去規模經營農戶,非商業化經營農戶為203,451,240個。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小麥的收購價格在1.2元/斤左右,目前的小麥種植業正常畝產是800斤左右。假設一個有5畝地的農戶,一個小麥季的收入是4800元。如果他採用了農業物聯網設施和服務後,可增產20%,增加的收入也不足1000元,但是一套農業物聯網設施和服務可遠遠不止1000元。

如果農業數字化技術方案商,把客戶定義為2億個以“自給自足”為主要目的的農業經營戶,那麼幾乎是沒有市場的。

也就是說,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去順應傳統小農經濟模式的農業,完全是“大材小用”

服務商業化農業,優化農業結構,引導農業走向工業化經濟模式,才是本旨

就以前面所提到的幾家農業物聯網企業為例。梳理這些企業的客戶群體會發現,其主要客戶為以公司化運營的農業經營單位,或者規模農業經營戶。像雲洋數據目前的主要客戶就是大棚種植戶;興普智能的主要客戶就是果樹種植戶;浙江慶漁塘的主要客戶就是漁塘經營戶;安徽朗坤的客戶除了農業個體經營戶外,還有一些農產品生產企業。

從這些企業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商業化的農業對數字化技術的需求更高。一方面,一個規模化經營戶可能會有1000畝麥田,如果一個小麥季增產20%,他就有可能增加192,000元收入,即便他這個季度對農業物聯網設施和服務的投入是10萬元,也還是能夠達到10%的收益增長。也就是說數字化對於規模化經營的農業來說,價值更大。因此,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化經營和規模化經營的農業單位選擇進行數字化升級。

農業物聯網為什麼發展這麼慢?

另一方面,農產品商業化運營後,價值明顯提升,也會促成更多公司化,或者商業化運營的農業單位出現。通過公開資料查詢,截至2018年底我國農業企業總量超過334萬家。其中1978年前僅有1388家;從1978年到1988年,增加了25472家,達到26860家;1989年是一個跨越,當年新增企業25575家,然後到2009年又是一個跨越,當年新增120312家。此後,2010年稍有回落,新增企業將近12萬家。2011年後又開始猛增,特別是2012到2016這5年,增幅達30%。到2018年,當年新增農業企業已達435976家。總體來看,從2009到2018這10年間,新增農業企業達269萬家,佔農業企業總數的80%。這一比例整整高出製造業30%。

數字化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提升商品生產和流通的效率,以及商品質量。因此,農業的數字化也是農業結構優化的過程。如果從事商業化經營的農業單位,因採用數字化手段後,產品質量和產量大幅提升,勢必壓縮以傳統方式生產的農產品的市場份額,甚至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低下的農業經營者,無論是商業化經營者,還是非商業化經營者,以及條件低劣的農業生產資源,比如質量低劣的耕地、養殖水域、放牧草地等等被淘汰。

當然,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這種狀況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內,大規模發生,必然造成上億農戶的生存危機。好在我們的農業改革是循序漸進的。然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農業的全面工業化時代已然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