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源县2018年取得辉煌成就令人惊艳

(晋升)群众脱贫了、道路畅通了、街巷干净了、乡村美丽了、背井离乡的村民回来了……这是沁源县的真实景象;一 一片片曾经衰落的村庄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一个个转型发展项目拔地而起;一项项“国”字号荣誉接踵而至;2018年,名不见传的沁源县脱颖而出,走出“深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成为旅行者的目的地、投资者的关注地、文化界的向往地,令人为之惊艳。

山西沁源县2018年取得辉煌成就令人惊艳

年初,沁源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上级精神、理性研判、科学决策,确立了“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提出了“转型、增绿、开放、强基、富民”五大发展思路,“修路、种树、治水、兴文、尚旅”五条发展路径和建设“绿色沁源、康养沁源、文化沁源、幸福沁源、美丽沁源”五大奋斗目标。经过一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决策部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县域发展实际、契合群众期盼和意愿。“绿色立县”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沁源县人民的共同意志,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超乎寻常的工作举措,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业绩。

这一年,沁源县发扬“沁源围困战”精神,众志成城,捷报频传。9月份被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成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脱贫摘帽县,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连续七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连续五年获评“百佳深呼吸小城”;今年又喜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和“人民喜爱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三个“国字号”生态名片。

这一年,沁源县高点定位、高质规划,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香菇、羊肚菌、中药材、草莓等种植项目,黑山羊、肉牛、肉驴等养殖项目和腐竹、粉制品等深加工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上下节庆活动、乡村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连连不断;村村建起了文化记忆馆、秧歌队、健身场所,校校有了篮球队;王陶乡岭上村牛圈变成了咖啡馆,景凤乡社科村、前军村农房变成了客房,信义村、黑峪村田园变成了公园,官滩乡紫红村省级贫困村变成了旅游村、文明村;示范村、重点村竞相媲美、争先发展,乡村内涵更丰富了,山川更绿了,颜值更高了,真正成为了旅游的乐园、度假的游园、康养的田园,被赞誉为“三晋大地的香格里拉,近在咫尺的世外桃源”。

这一年,沁源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省委转型发展“三大目标”和市委部署要求,集中开工重点项目63个;深入到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大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0余个,资金超200亿元;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0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9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县域经济更强了,发展后劲更足了。

这一年,沁源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群众期盼已久的黄土坡隧道工程顺利开工、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通用机场、黎霍高速、平安高速项目进展顺利;195条200余公里乡村公路全部通车,循环道路更顺畅了,18个村8000余人不再为饮水发愁了;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事业均得到普惠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实在了。

这一年,沁源县立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文尚旅迈出坚实步伐。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围绕绿色发展,成功举办全国、全省性的文旅推介活动和特色体育活动20余次,二青会3人篮球赛成功落地沁源;《人民日报》 《山西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黄河新闻网等重要党媒报道沁源稿件360余篇;新媒体平台现场直播重大活动7场,观看量近200万人次,“绿色沁源”官方抖音号引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绿色沁源成为了全国的“网红”,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更深远了。

这一年,沁源县锐意推进改革,全面对外开放。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县级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与北师大、山大附中等合作办学不断加深,放管服效改革扎实推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干部群众、独特风光、非遗产品走出了沁源,走进了北京、广州等一线沿海城市,走向了国际舞台;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农大等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与沁源县紧密联系;中央美院、乡建院等顶尖设计单位的专家常驻沁源县;国内大型投资商、专业团队来沁考察更是络绎不绝,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带头发展产业的信心满满。

沁源县的辉煌成就不仅唤起了群众的创业信心,同时也受到了上级的肯定,一年里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种荣誉80项,其中17项国家级、33项省级、30项市级。沁源县在建设美丽中国梦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