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魯迅的文章,課後一定有背誦要求,考試圈定範圍必須是重點。“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至今背誦起來依然順溜。那些年被“背誦”支配的恐懼,很多時候都來自這個叫魯迅的男人。不禁要問,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提到魯迅,就不得不提魯迅與文學的淵源,棄醫從文的故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小學課本里,舉起鋼叉,眼神犀利地刺住了那隻猹的少年閏土,令人印象深刻。多年後重逢,回憶起兒時玩伴,在魯迅的文字中,是對被封建腐朽毀掉的曾經閃閃發光的少年的遺憾,是對他所生活的時代裡,千千萬萬的閏土的惋惜。小學課題可能還不需要這麼深刻的閱讀理解,這是此刻我行文的後話罷了。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初中課本里,排出九文大錢、“讀書人竊書,能叫偷麼”的孔乙己,是否大約真的死了?飽滿,鮮活,矛盾亦諷刺,被封建迂腐戕害已久的“讀書人”形象,在魯迅筆下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孔乙己可笑麼?可笑。文中的每一個路人都在笑他,笑他的違和;學習文章的當時的我們也在笑他,笑他的反差。茴香豆的茴,魯迅自然會寫。封建舊社會里,醒過來的讀書人,成了魯迅;而沒有醒過來的讀書人,都成了孔乙己。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高中課本里,逢人便說“我真傻,真的”的祥林嫂,希望從旁人口中獲得慰藉,祥林嫂反覆講著自己悲慘的遭遇,直至路人熟記了故事,言語的惋惜也變成了神情的厭煩。祥林嫂的心理創傷始終不愈,她時常出神,手腳不再利索,地主家覺得不合算也將她請回了。節日的祝福有祥林嫂一份嗎?恐怕沒有。祥林嫂的悲慘一生,濃縮著封建禮教對弱勢群體的迫害,也反映出小人物的不爭與無奈。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民族氣節與理想造就了魯迅行文的審視與批判,悲憫與情懷。

即便現在拿出來重讀,也總是能給人以新的警醒與啟發。

魯迅善諷刺,善批判,更善冷眼看世界。魯迅將他所處的時代的矛盾與癥結赤裸裸地解剖開,攤放在你的面前,冷峻而發人深省。

或許這就是魯迅所希望的,文學能成為的,精神覺醒的警示音。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要說新時代裡魯迅的現實意義,我想給的新解會是,“不忘歷史,砥礪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為什麼語文課本里,魯迅的文章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