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欢迎关注紫禁书屋~

养心殿仙楼佛堂内檐的修复工作从2016年开始实施。首先需要对佛堂进行探查、拍照、记录文物伤况,并统计文物数量,之后再进行佛堂内檐的拆卸工作,以便更好地进行逐件修复。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养心殿仙楼佛堂内檐

内檐的拆卸工作并非是一项简单的拆除工作。拆卸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原状位置记录、标识文物以及固定散件、收集脱落部件。原状位置记录与标识文物主要是防止拆卸下来的文物因为没有标识在修复完成后无法准确回装到原来的位置上。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工作人员在记录文物、标记顺序

因此每一件拆卸下来的文物或原状部位都要有对应的纸签或布条,其上注明文物名称等信息,然后粘贴或捆绑在文物上。而固定散件和收集脱落部件是为了在修复时方便找到已松动脱落的散件的原来位置,以进行回粘。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佛堂一层南中屋槅扇

具体做法是找到脱落配件原本的位置,然后加以固定—大件配件用细绳捆绑在脱落位置旁;小件配件密封于小塑料袋中,塑料袋上注明配件数量和脱落位置,再用细绳捆绑在脱落位置旁;松动的部件,则使用胶带或者细绳进行临时加固,也需用纸签标识。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力求做到细致有序。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佛堂一层南中屋炕罩上的玉石嵌件

拆卸时,依照此前所做的标记按序拆卸,同时需要复核文物伤况,对于遗漏记录的或者未加固的部分随时进行标注、固定。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已标识的文物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已标识的文物

最后将拆卸下的部件按顺序放置到指定存放点,检查有无遗漏,并对拆卸后的现场进行拍摄记录。紧接着,需要对拆卸下来的内檐部件进行伤况统计,核对文物数量,并逐件拍摄记录。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工作人员正在核对统计内檐部件并拍摄记录伤况

养心殿佛堂修复的前期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由于内檐品种繁杂、数量众多,所以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十分繁杂,需要工作者的耐心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佛堂内空间狭小,满是灰尘,且光线十分昏暗,但是大家依然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完成了工作,这为后来统计伤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工作人员正在拆卸内檐

内檐补配湘妃竹的部分是本次修复工作的难点,负责修复的工作人员之前修复这类文物的经验较少,开始时对于材料和工艺的研究很难找到方向,后来在几位专家的热心帮助下,才使我们逐渐找到工作的头绪。

责任与信念|修复养心殿,离不开工作人员与专家们默契配合

拆卸内檐后的佛堂内景

我们要感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姜笑梅老师,湖南省林科院竹类研究所艾文胜所长,故宫博物院李燮平、张淑娴老师对我们工作的帮助与支持。我们还要感谢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制扇大师刘立华对我们不吝赐教。

原文作者:刘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馆员)

原文来源:《紫禁城》 2019年12月刊《斑竹枝枝何处觅 养心殿佛堂内檐前期修复记》(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删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