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除了海河,伴隨天津城的,還有悠揚的鐘聲。

天津的第一聲鐘聲是在建城90年後的一個早晨響起的。

明朝永樂二年(1404)12月23日,天津設衛築城,大約90年後,東西南北四個門的城樓和四個角樓建成。同時,天津老城中心十字街增建了鐘鼓樓,俯瞰全城,是當時天津全城的中心和制高點。

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弘治年間建起的鐘鼓樓,高三層,採用了方形的樓基,下寬上窄,四面開拱形穿心門洞,可以通行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樓上供奉觀音大士、天后聖母和關羽、岳飛等。

城門上頭是掛了一個大的鐘,是個鐵鐘,但沒有鼓。每天早晚,要敲108下,是當時天津老百姓的“時鐘”。

清代詩人周楚良在《竹枝詞》中曾寫到:“本是鐘樓號鼓樓,晨昏兩度代更籌。聲敲一百單零八,遲速‘鍋腰’有準頭。”“鍋腰”指的是鼓樓上一位駝背的老人,他每天早晚兩次敲鐘,每次各敲五十四響,作為城門晨昏啟閉的信號。

也有人記得是早晚各108響,清代學者張燾在《津門雜記》中寫道:“一懸大鐘,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門早晚啟閉,以鐘鳴為準,歷有所年,聲聞十餘里。”

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海光寺大鐘

為什麼一定是108響呢?原來,這“一百八杵”寓意是:一年共有12個月,24個節氣,72個候,加起來正好是108,鐘聲預示著全年的風調雨順、平安吉祥。而守樓的“鍋腰”,也就是駝背老人敲鐘的節奏也頗為講究,每天的天明與入夜,一定是分段敲響這108響鐘聲。老城裡生活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可以參照的時間就是鼓樓的鐘聲。而百姓生活的起居,城門衙署的啟閉,百工商肆的停歇,都以鼓樓報時為準。據說,天晴風靜的時候,這響亮清脆的鐘聲竟然可以傳播到30裡地之外的楊柳青,因此,當時也有根據鐘聲來判定天氣陰晴的說法。

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1900年左右的天津鼓樓

鼓樓的鐘聲,似乎延續到了解放後。

原先家住東門裡金家大院的孟憲寧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回憶說:我還是真正鼓樓根兒底下的孩子。我還跟老道一塊敲過鍾了,石頭門樓,四通八達,下雨天避雨的特別多。民國時蓋的,52年拆的,拆鼓樓我還記得,拆完鼓樓以後通公交車,15路,從王串場到西營門。

但是,這座曾與人們生活休慼相關的鐘鼓樓在近代卻飽經磨難,尤其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天津後,鐘鼓樓樓也日趨年久失修。

幸好當時的天津又有了新的“鐘聲”。

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1900年後,天津先後有了四個“四面鐘”,分別是東北角、東站(天津站)郵電局、赤峰道郵電局以及現存的和平路四面鐘。

其中以和平路四面鐘為最著名,“四面鐘”本是街口建築屋頂的一口大鐘,演進為市中心的區片名,1958年又成為街道辦事處的名稱。

近年,四面鐘的原始銅鐘被發現。鍾鈴直徑為38釐米,高35釐米,重36公斤;鍾錘直徑14.4釐米,高24釐米,重33.5公斤,鐘上無任何標記,鐘聲清脆,悅耳動聽。

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天津官銀號,東北角四面鐘就在它的對面。

在1920年代以後,是天津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很多天津人都在它的鐘聲下等過人、逛過街。

到了1983年,天津的鐘聲更“高”了。因為85米的電報大樓成為當時天津的最高建築。

天津人的鐘聲,從鼓樓到電報大樓,為天津衛報時615年

位於和平南京路上的電報大樓。樓體上的錶盤清晰準時,每隔1小時,響起的《東方紅》曲調,以及整點的鐘聲印刻在城市生活中。樓下就是中國最早的地鐵線,在那個時代,這是極為繁榮的表現。這幢內涵當時先進技術的建築,成為天津絕對的地標。

從一張張泛黃的老明信片上,還能找到電報大樓當年的影子。我們會想,也許當時不熟悉天津的人們,就是通過明信片上的這個建築,來勾勒天津的模樣。

天津,就是在一聲聲鐘聲中走過了615年,如果把20年作為一個世代,那麼整整30代人在這座海河岸邊的城市生老病死,無論聽到或者沒聽到,每天的鐘聲都會響起,消散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