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关爱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对于我国生猪产业链从业者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和遥远的概念。虽然有法律法规要求养殖者对动物实行必要的福利,不少业内专家也在呼吁福利养殖,但执行力度和范围却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就像去年8月非洲猪瘟来袭之前,跟大家谈生物安全对猪场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同行往往嗤之以鼻,觉得完全是在吹毛求疵、没事找事。

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始于60年代,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在追求生产效率的同时开始注意到动物福利的好坏直接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动物不是机器,虽然没有人的七情六欲但也会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我国生猪生产环境恶劣、福利差往往造成猪的生病和死亡率很高、生产中的药物使用过多、猪肉中的药物残留和食品卫生都难以保证。

动物福利的误解

追求动物福利不是走极端的动物保护路线(不是说不能杀生、不能吃肉),而是在兼顾生产的同时,考虑到动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屠宰过程中基本尊重(也是为了保障肉的品质)。因此

福利养殖与规模化养殖并不冲突

丹麦是世界公认的养猪王国,其生产效率一直领先全球:育肥猪料肉比2.3,出栏率09年就达到了168%,平均PSY达到了30以上。为什么一个国土狭小、环保问题零容忍、从业人员很少(09年丹麦养1万头猪只需要3个人),还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除了优秀的品种选育,科学管理、高自动化和合作社体系,那就是浸透在骨子里的动物福利观念了。

2001年,欧盟公布了母猪限位栏禁令,欧盟各国包括丹麦的养猪业用了12年时间为此禁令做准备。2013年,欧盟出台新规,禁止给怀孕母猪使用限位栏,即把原有的母猪限位栏废弃,转用群养猪舍。丹麦是动物福利的积极倡导国之一,因此部分农户已经采用了开放式圈养法,而丹麦消费者更是积极地支持,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只要标有符合动物福利规定的符号,就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中国猪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效率、改善饲养员的工作环境(从业者的福利)、尊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诉求并提高猪的福利水平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何为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科学证明,如果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更需要疾病免疫和兽医治疗,适宜的居所、管理、营养、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动物福利尤指动物的生存状况;而动物所受的对待则有其他术语加以描述,例如动物照料,饲养管理和人道处置。”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11

动物福利的五个基本原则

1. Freedom from hunger and thirst

无饥渴之虑(生理需求)

2. Freedom from discomfort

有舒适的居所(环境需求)

3. Freedom from pain, injury and disease

无少伤(卫生)病疼痛(健康需求)

4. Freedom from fear and distress

无恐惧、悲伤感(心理需求)

5. Freedom to express normal behavior

自由表达天性(行为需求)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中国动物福利进程

  1. 2004年5月,北京市政府法制办起草完毕的《北京市动物卫生条例(征求意见稿)》。
  2. 2008年12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教授与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及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动物福利基金讨论动物福利法的相关事宜。
  3. 2009年6月,中国的法律专家正在为国家第一部动物福利法起草建议稿,该法旨在制裁残酷捕杀犬只和用其他各种形式虐待宠物的行为。
  4. 2009年9月,中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动物福利立法程序。
  5. 2013年6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
  6. 2013年10月28日,全球领先的动物保护组织----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兽医协会(CVMA)在第四届中国兽医大会上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7. 2014年5月,《农场动物福利要求(猪)》标准公布。

猪场常见的动物福利缺失引起的问题

倒霉的牙齿

猪场之所以要磨牙是因为我们发现小猪经常为了争抢,而为了避免争抢时伤到脸部和母猪乳房而把上下8颗焦牙给剪掉。仔猪为什么会争抢?是因为饥饿、要喝奶(动物福利之生理需求)。所以,剪牙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母猪泌乳能力不够。随着遗传选育工作的不断进步,母猪近几十年的产仔数不断攀升,而我国在追求生产效率的时候大量从国外引进高产母猪品种,但是在饲料营养和现场管理这一块相当粗放,致使母猪产的多、但是奶水不够养活这么多。还有猪的环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栏的大小,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氨气浓度等等。哺乳动物在哺乳的时候是需要和幼崽互动的,以便更好的照料后代,但是过小的限位栏妨碍了母猪的正常活动,母猪的母性释放不了、焦虑之后影响荷尔蒙分泌、进而影响其放奶。笔者之前的文章介绍的欧洲新式产床,

通过增大母猪的活动面积成功的的减少了仔猪被压死的情况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无辜的尾巴

最早人们以为猪相互咬尾巴是因为某种微量元素缺失造成的,在片面追求生产产量的背景下人们选择了“头痛医头”的鸵鸟式做法:直接在小猪出生时将尾巴减掉三分之二。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没有了尾巴猪依然会打架、咬伤。而且断尾操作不好还会造成很大的风险:感染、伤及神经。其实,猪相互间争斗、互残的信号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方式:环境太差、基本需求没有保障。规模化养殖为了追求栏舍的周转率、产量,饲养密度很大,猪每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活动范围也被局限,见不到阳光,这种逼仄的环境下猪容易应激、相互咬尾。因此,

要想保住尾巴先要控制好环控:温度、风速、饲养密度等。而且尾巴是是我们观察猪只是否异常的重要参考工具:尾巴上卷是猪健康、快乐的标志。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可怜的肢蹄

规模化养殖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就必须减少人工和猪舍固定投资面积,因此引进了限位栏。限位栏的好处在于使猪舍的面积减少了50%,因为集中定点饲养,人的工作活动范围也大大减少,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查情配种、打扫卫生、喂料、打针都集中在一起,管理起来更加方便。但一段时间后缺点也随之浮出水面:猪只能起卧、不能转身,后躯区域粪便不及时清除的话猪长期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容易生病。活动量几乎为零,蹄甲不能和地面充分摩擦而变得过长、影响行走且容易受伤;而且吃饱睡没有运动,肢蹄力量退化,再加上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匹配,逐渐后肢承受不了自身体重、骨骼变形出现肢蹄病。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规模猪场如何做到福利养殖

母猪在限位栏里饲养,不能自由的表达天性,没有机会实现挖掘、搜寻和做窝等行为,运动量的减少使母猪处于枯燥乏味的环境中,从而导致母猪分娩时间延长,肢蹄问题突出,出现难产、咬仔、消化不良和各种消化道系统问题,以及断奶发情效果差。

因此我们在规模化养殖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怀孕舍使用半限位自由栏,保证怀孕猪可以自由活动,表达自己的天性,促进顺产。产房使用可开合的自由产栏,分娩时可将母猪局限起来,分娩完成、结束对小猪护理后将栏门打开,让母猪和仔猪亲密接触,让其

充分表达母性,有利于增加泌乳量同时减少压仔情况的发生。而限位栏为了方便工作,可以在母猪发情后关限位栏,配种后3周、B超确认怀孕后在转入妊娠大栏。

还有一点,就是深部输精时要求公猪在场:母猪正常的性需求已经被限制了,所以尽量在配种时给它创造更有代入感的环境。为了防止深部输精时、公猪在场造成精液倒流,可以先将公猪赶到母猪前面一两分钟,母猪平静后开始插管、输精。简而言之就是用传统输精的方式做深部输精。

按照套路,文末加视频,这次给大家分享的是法国的一个福利猪场,来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把!欢迎各位朋友提出自己关于动物福利的看法,喜欢的朋友点击上方关注我!

动物福利对猪场规模化生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