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今天,笔者将和大家聊聊如何管教孩子。有时父母会糟意识地容许孩子敌意的反社会行为。孩子会反抗父母、殴打小朋友、偷拿东西,而父母若要加以管束时,他们干脆离家出走。私心里父母还挺乐的,他们似乎潜意识的煽动孩子这么做。父母可能还带点钦慕地说:"这孩子有时候真难管,不过你得承认,他还满有种的!"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而父母这种行为通常是由于孩提时潜意识地渴望叛逆、反社会,可是因为太乖所以未付诸行动。此刻,他潜意识地鼓励孩子做他幼时连试都不敢试的事。父母潜意识地鼓励嘉勉了孩子暴力与敌意的行为,如果你不希望孩子长成行使暴力、怀有敌意的人,那么请订下严规约束他敌意的冲动,同时帮助他发展出内在自发的控制。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奇怪得很,孩子经由学习而变得怀有敌意的第三条途径,与前两种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暴戾与敌意行为,订下非常严格的规范。但不幸的是,父母甚至连孩子发泄暴戾与敌意的感觉,也要禁止,这点就错了。孩子偶尔有暴戾与敌意的感觉是没法子的事,父母可能认为严格地禁止孩子发泄敌意,就等于教孩子不发生这种感觉,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但孩子不论如何都难以驱除已有的这种感觉,父母这样做只是教孩子将此种感觉压抑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在这型案例中,父母是在教导他们的儿女成为"模范宝宝",孩子表现在外的是甜美的仪表,和善与彬彬有礼的态度。在内在呢?孩子正为敌意与暴戾的情绪无处宣泄而内心鼎沸。他恰象个没有安全活门的沸腾锅炉。敌意情绪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直到有一天突然发出暴力行为。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几年前,有一个计划做传教士的高中学生突然射杀了父母。左邻右舍为这件事震惊得日瞪口呆,孩子在他那一区里因文静、听话、尊敬长辈素来享有——"理想少年"的美誉。邻居与教会弟兄只看到了这件事的浮面,他们无法看到表面以下沸腾的愤怒敌意。让孩子们的怒意与暴戾感觉行——安全的宣泄孔道,让他们表达这些情绪,形诸语言;或者给他们一些可容于社会规范的出气筒,你可以说:"我晓得你很气弟弟,而且想好好揍他一顿。我不准你打他,但你可以打沙袋或布娃娃。"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在前面几段里我们谈过不该做什么,可能已经启发了你,为了防止孩子长大变得暴力、你该做的事情:先要求自己不暴戾,否则孩子会起而模仿。先区分暴力行为与暴力感觉,个别对待。先对孩子敌意与暴力的行为订出严格规范。让孩子的敌忘暴戾感觉有宜泄的孔道。我们现在要讨论父母所关心的暴力。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许多母亲对今日社会泛滥的暴力感到甚为苦恼,有些母亲因而禁止孩子们有任何想象的暴力发泄。她们不准孩子玩玩具兵,或者看含有暴力的电视与电影,有些极端的父母甚至荒谬到禁止孩子观赏所谓的"暴力"卡通,也就是小动物打来打去,追来追去的卡通。最近在一所托儿办的聚会里,上演布偶戏,约两百个家长参观演出。事后托儿所职员接到两位母亲打电话来抱怨,质问这出布偶戏中的"暴力成分"。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一般母亲们对幻想性暴力的恐惧,主要是受近日一些妇女杂志对电视暴力(甚或卡通)的报道所煽动。这些文章不是由了解问题的专家,如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执笔的,而是由一群门外汉报业人员摆述。我认为这些家伙惊吓到许多母亲,这些母亲因此无法适当地保护孩子免受暴力影响,因为她们过度保护孩子,这对孩子毫无助益。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过度保护呢?是父母对自己愤怒情绪的恐惧!他们恐惧一旦控制不住这种情绪,会爆发成暴力与敌意的行为,可是他们不一定知道自己有这种感觉,因为这是潜意识的。这些父母每当看到电视或电影上的假想暴行就触发他们的恐惧:如果我愤怒的情绪爆发,而伤害到家人怎么办?由于这种感觉是这么令他们恐惧,所以就将之推想到孩子身上,假定孩子的情绪也一样。基于这个原因,父母就怕让孩子看任何假想暴力电视或电影,甚或象玩玩具兵之类的游戏都在禁止之列。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其实,这是错误的,孩子们需要可容于社会的幻想途径来宣泄敌意与暴戾的感觉。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有这种宣泄孔道,他也经常会自己发明具有宜泄作用的幻想孔道。几个世纪来孩子都喜欢玩玩具小兵,如果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禁止买这种小兵,孩子仍可随时找到即席灵感来取代他们。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但纯粹是一种巧合,当我正在为本文爬格子时,我那4岁大的儿子爬在地板上玩他刚从店里买回来的玩具塑胶小兵,他决定蓝色的兵是"坏人",绿色的兵是"好人",他自己则乐不可支地安排好人与坏人打成一团。他不是个暴庭的孩子,将来长大也不会是个暴戾的人。我们没作任何足以影响他变得暴戾的事,他是个和善的孩子,但具有正常的攻击性。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要区分爱用暴力的孩子与具有斗志的孩子。这两个特点经常困扰父母。前者的相反是和善,后者的相反则是怯懦。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因为我们不希望教孩子长成为爱用暴力的大人。但我们希望教孩子成为具有正常斗志的大人。儿子长大成为懦夫实在不好,因为懦夫在男性角色上,是个蠢蛋。神经质的母亲如果一味过度保护孩子远离任何假想的暴力,并不是帮助孩子。母亲禁止孩子玩玩具小兵,不允许他看暴力卡通或电影,等于把他塑造成一个怯懦的人,而不是在帮助他坚强、中规中矩、积极、能独立处理与同年小朋友间的纠纷。

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正视问题,不要将所有的暴力问题归咎于电视。要记得世界上有些国家是没有电视的,可是暴力依旧发生。那些妇女杂志里太多文章错误地影响作母亲的走向荒谬极端一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看电视上任何稍与暴力沾上边的节目,这是不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