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效应及其应用

它是在1928年由米尔恩起名的。覆盖效应还泛指吸收线对连续光谱的影响。早型恒星的谱线比较稀疏,只有在谱线系限附近覆盖效应才比较明显。太阳型恒星的线辐射流约占连续辐射流的10%,覆盖效应不可忽略。晚型恒星的吸收线密集,覆盖效应更为重要。研究覆盖效应的一种方法是微扰方法:把不考虑线吸收所得到的恒星大气模型作为第一近似,利用这个模型来计算线吸收系数,然后把线吸收也考虑在内得到第二近似,如此进行多次,直至得到满意的恒星大气模型。不少人还采用吸收线分布的各种模型,用统计方法来考虑覆盖效应。

气象效应

通过用不同材料对山地果园中的桃树进行根盘覆盖,并对其气象效应及与桃子产量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

⑴各处理与对照相比,桃树内膛的总辐照均有所提高 ,其中以银膜覆盖增幅最大,其增加率约为 2 4 %。

⑵覆盖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特性,即使土壤的湿度和孔隙度比对照有所加大。

⑶与对照相比,覆盖使果子的产量品质有所提高 ,其中以银膜覆盖最为显著。

⑷各种覆盖措施 ,以银膜的气象效应最为显著,以覆草最为经济实用。

油菜地膜覆盖效应

覆盖效应

利用地膜覆盖是油菜栽培史上的一次创新。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保肥、抑草等功能,使油菜冬前生长旺盛多长叶,年后多分枝,从而提高产量,为发展节水、旱作农业找到了新途径。其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温调温,促进油菜生育进程

通过地膜覆盖,保蓄了太阳辐射热能。0-5厘米地温,晴天中午一般比裸栽高3-8℃,直到下午7时地温才缓缓下降。由于地膜的增温作用,促进了油菜冬前生育,延长了有效生长期,使油菜早熟高产。据田间观察记载,地膜覆盖移栽后一般无缓苗期,对迟茬油菜,覆膜比裸栽在冬前多长2-3片绿叶,平均绿叶数12片,开盘度50厘米左右,根茎粗1.5厘米;分枝节位降低15-25厘米,一次分枝增加4-8个,提早3-4天成熟。

2、保墒提墒,增加油菜抗旱能力

由于地膜的不透气性,白天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到膜面,晚上气温降低,水蒸气凝结又渗透到耕作层,循环往复,从而保持土层湿润,起到保墒作用;干旱无雨,深层水分通过毛细管向地表移动,被地膜阻隔在表土层内,起到提墒作用。

3、保肥增肥,促进微生物活化释放养分

覆膜减少了土壤养分流失和下渗;由于膜内温度相对升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增强酶的活性,加速土壤中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速效态氮、磷、钾等养分增加。因此,提高了增肥保肥和释放养分的功能。

4、抗寒防冻,有利于油菜安全越冬

与裸栽相比,地膜油菜在冬前制造和积累的营养物质显著增多,增强了植株本身的抗寒能力;同时,地膜隔开了寒流直接侵袭土表,地温相对提高,增强根系活力,冻害大大减轻,一般遇到强寒流侵袭,地膜油菜只是少数大叶片受冻,不会出现整株冻死现象。

5、抑草除草,减轻油菜田间草害

覆膜时结合喷施化学除草剂,能够有效提高除草效果,并可抑制冬前春后杂草生长。

田间管理

1、防大风揭膜

由于地膜要全生长期覆盖,所以要做好护膜工作,遇漏气处要及时压上土,防止大风揭膜。

2、防治蚜虫

由于地膜油菜长势旺,冬前蚜虫危害重。因此,越冬前应加强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方法是每亩用蚜虱净20克加快杀灵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

3、控旺防冻

对生长过旺的田块,于"冬至"前每亩用15%的多效唑50-75克对水50千克喷施,既能抑制旺长,又有防冻作用。另外,用灰土粪压苗,也可以起到控旺防冻作用。

4、重施薹肥

在油菜薹高2-3厘米,即在元月下旬至2月初,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方法:用竹片将地膜划洞施下尿素,如在雨雪天气前施用效果更好。薹肥对防止地膜油菜早衰,获得高产至关重要。

5、防治菌核病

据试验地膜覆盖对菌核孢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阴雨天多、油菜长势好的条件下,也要加强菌核病防治。方法是:在油菜盛花期用80%的多菌灵超微粉150克或40%的菌核净150克,加水75千克喷雾,重发田隔7-10天加防1次。有条件的地方结合防病,可加入15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尿素混喷。

柑桔地膜覆盖的效应

柑橘覆盖

地膜覆盖的效应鉴于云南昆明地区春季干旱,日照强,风多,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对柑桔树萌 芽开花、着果及树体和幼果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我们于1983~1985年在昆明市 富民县对2~7年生温州蜜柑园进行地膜覆盖试验。该园地处丘陵缓坡台地,水源缺乏,无自 流和抽水灌溉条件,仅靠水塘雨季蓄水,于春季干旱期浇灌两次。

覆盖方法

针对当地春季干旱,一般在2月份进行覆盖,覆 盖后不揭膜,任 其自然老化破碎(下半年)。盖膜前先将柑桔树盘要覆盖的范围(长宽均为1米)除去杂草,土 块打碎,作成外稍高内略低蓄水圈式树盘(浅锅底形),以便蓄积雨水;喷萌前除草剂(0.3% 扑草净或0.8%敌草隆),防止杂草萌生;然后将剪裁好的1米见方的薄膜(从薄膜一边剪至中 心,再在中心剪一个比桔树基干略大的圆孔)套在树基,铺平,把剪口重叠好,随即用碎土 将剪口重叠处及圆孔、四边边缘压严,再于薄膜上撒放一些细土。

覆盖效应

地膜覆盖使土壤温度增加(特别是春季) ,比不覆盖对照平均增加3.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土温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吸水吸肥能 力,对于春季低温地区,意义尤大。覆盖后可保持土壤湿度,覆盖比不覆盖土壤含水量提高 60.1%。覆盖可以提高着果率和产量,促进新梢抽发,树冠扩大。

经济效益

采 用该方法,0.015厘米厚的薄膜,每公斤可覆盖60株左右,每株约需0.07元。以100株计,需 薄膜成本费7元,人工、农药(除草剂)费5元,共计12元左右。覆盖100株,可增产76公斤, 扣除上述成本,可净增收入64元。

小麦稻草覆盖栽培效应

小麦稻草覆盖栽培是在小麦播种后,用稻草覆盖麦种及麦田的栽培方法。是一种既能改善小麦生长,又能使稻草还田、培肥地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与栽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且利于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栽培措施,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技术核心是“免耕、表播、稻草覆盖”。其主要技术内容是在“小窝疏株密植”基础上,改播后施肥为播前施肥,改泥土灰渣盖种为稻草盖种,改浅层播种为土表播种,改稻草腐熟还田或焚烧成灰还田为直接还田,改小麦免耕撬窝点为免耕机播。是一项省工节本、简便实用、易于操作、深受农户欢迎的小麦栽培新技术。

小麦稻草效应

覆盖效应及其应用

小麦覆盖于不覆盖的对比

1、对小麦的增产效应 据双流县农技站试验,第1年覆盖较对照亩(1亩=1/15公顷,下同)增产14.1公斤,增3.86%,第2年覆盖增产45.3公斤,增13.9%,表明小麦稻草覆盖时间的增加,由于土壤综合肥力提高,效应越明显。

⒉改良土壤的效应 第3年覆盖后测定,土壤有机质较对照增加2.5克/公斤,容重下降0.1克/厘米,全氮增加0.74克/公斤,全磷增加0.32克/公斤,全钾增加2.63克/公斤,pH值下降0.1,表明通过覆盖栽培,土壤肥力提高,结构得到改良。且由于实现了稻草直接还田,不论是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生物小循环,还是在提高土壤“内三稳”,“外三稳”,实现土壤“小三化”、“大三化”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能使土壤的热、水、气、肥四因素能“稳,匀、足、适”地供应植物生长,也使土壤供肥力的抗逆性得以增强。因而稻草覆盖栽培是提高土壤肥力,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重要途径和现实方法 [1] 。

⒊对后作生产的效应 由于稻草覆盖提高了土壤综合肥力,因而能促进后茬作物的生长,也能促进下季小麦自身的生长。在水稻上的试验结果,覆盖区较对照区亩增产25公斤,增产4.8%,表现为水稻分蘖力增强,有效穗多0.3万,多1.79%,实粒数增加1.5粒,增1.3%,结实率增加3.5%,提高3.98%,千粒重提高0.7克,提高2.6%,同时还能提高稻米的品质。在旱地上覆盖栽培小麦后,种植玉米、红苕、大豆等作物,还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旱地作物的抗旱性。在水稻等作物收后和植三秋作物,也表现出了优势,由于土壤肥力的提高,物理性质的改良,除三秋作物产量提高和抗逆性增强外,特别对于秋马龄薯、秋红苕等,还表现出薯块大,薯块规则、商品性好的优势,秋菜也表现出品质好、商品性好的优势。

⒋生态环境效应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物秸秆包括稻草作为燃料及盖房材料已被其他材料逐步代替,因而农户在收获季节往往将秸秆就地焚烧,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产生烟尘及CO2污染,还影响交通运输。实行稻草覆盖栽培,可避免稻草就地焚烧,产生污染,还可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减轻化学肥料施用量,由此减轻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因而具有极佳的生态效应。

小麦稻草配套技术

⒈稻草的准备 水稻收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时堆于田中待用。如果稻草过于,不利于田间腐烂,影响麦收后耕田,且干稻草盖种,稻草间隙过大,不利于保墒出苗;稻草过湿,腐烂太重,虽效果佳,但不利于操作。

⒉整田规范化 按“小窝疏株密植”要求,6米开厢,理好中沟、厢沟、围边沟、田外沟,做到能灌能排;平整田面,清洁田园。

⒊播前施肥 播种前,亩施粪水20挑,复混肥40~50公斤,泼施田面。因种子播子土表,播后施肥不利于小麦成行成窝,肥料易烧种不易被吸收。

⒋土表播种 将麦种分厢定量均匀播于土壤表面效果最优。撬窝点播或翻耕机播,会因麦芽伸出稻草前的时间过长导致麦苗发黄影响光合作用,从而造成弱苗。因此稻草覆盖栽培切忌采用撬窝点播的播种方式。

⒌稻草覆盖 亩用250~350公斤稻草最佳。过厚,保温保湿效果好,小麦发芽也快,但麦芽伸出稻草的时间长,分蘖推迟,分蘖少,素质差,产量低;过薄,覆盖不完全,单株分蘖好,但出苗率低,杂草丛生,有效穗少产量低。因此盖草要做到不露土,不露种,厚度约0.5厘米,用整稻草盖好盖完全,稻草与小麦行呈垂直,盖草时间要早,播种后立即盖草。

⒍田间管理 播后应泼施清粪水淋湿稻草,利于苗齐苗全、稻草腐烂和防火。第1年覆盖的田块,三叶前要增施 1公斤左右纯氮,促进小麦分蘖和稻草腐熟。小麦生长后期,施用叶面宝或磷酸二氢钾,保根护叶,以协调库源矛盾导致实粒数特别是千粒重下降的问题。多年覆盖的田块,应酌情减少化学氮肥用量,以免过旺倒伏。7.防鼠、防鸡、防鸟、防火 由于种子播于土表,又用稻草覆盖,因此要做好防鼠、防鸡、防鸟、防火的工作,以减少种子损失,保证苗齐苗全苗足,夺取高产。

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⒈改善小麦生长环境 稻草覆盖条件下,土壤及麦种上面有一层稻草覆盖物,对土壤有保温、保湿、防渍作用,因而小麦生长环境相对稳定,利于小麦生长。据测定,稻草覆盖下的表土及5厘米土壤温度,在上午气温未达到最高时,明显高于对照,且气温越低,保温效果越好。冬至日较对照高4℃,下午由于气温上升,稻草有遮盖作用,因而上表温度及5厘米土温均低于对照,但稻草表面的温度与对照土表温度相同,由于对照区的麦种并未生长在土表,因而稻草覆盖在温度上更有利于小麦生长。雨天测定,表上及5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低8.6%和3.8%,阴天分别低3.8%和1.4%,晴天则分别高于对照1.5%和3.3%,表明有保湿防渍效应。由于稻草覆盖改善了小麦生长环境,提高了小麦生长的抗逆性,因而当1997年度遇55年未遇的低湿寡日照气候时,覆盖较对照亩增产45.3公斤,增13.97%,1998年度又遇50年未遇的干旱气候,覆盖较对照亩增产28.8公斤,增产8.23%。

⒉对发芽出苗的影响 因稻草覆盖具有保温、保湿、防渍效应,因而具有苗齐、苗全,提前2~3天齐苗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干旱或多雨年份以及下湿漕田表现最为明显,在气候正常年份表现不太明显。1998年度遇旱,在对比田观察,覆盖栽培基本苗17.1万,较对照区的10.8万苗多6.3万苗,就表明了这一趋势。

⒊对小麦分蘖的影响 对比田观察,覆盖小麦分蘖时间提前2一3天,分蘖株率高3.5%;冬至日观察,亩基本苗平均17.62万苗,较对照14.12万苗增加3.5万苗,增加24.79%。

⒋对麦苗素质的影响 冬至调查,苗高较对照高5厘米,单株根数多0.1 条,根长度长1.8厘米,百株鲜重高43克,百株鲜根重高5克。从外观看,覆盖小麦苗期长势旺,叶片大,叶色浓绿,均表明麦苗素质提高,这就为小麦积累养分,提高生物产量,进而提高经济产量奠定了基础。

⒌产量因子特点 对比田测产,覆盖小麦有效穗较对照高2.74万穗,多12.3%;实粒数减少2.07粒,减5.42%,但1996年因遇低温寡照天气,反而增加3.8粒,高13.52%,表明覆盖小麦具有抗逆性;千粒重下降1.93克,下降4.09%。表明小麦稻草覆盖栽培的增产效应主要表现在有效穗增加,但实粒数与千粒重略有下降。因此在栽培上应通过加强后期管理克服这一不足。

⒍消除杂草 覆盖小麦从出苗到收获,田间基本无杂草,减轻了草害,且不需施药,节约成本,净化环境。

7、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稻草覆盖栽培改善了小麦的营养状态,保根护叶使小麦生育期延长2~3天,表现在始穗期推迟2~3天,但因出苗提前2~3天,因此延长营养生长期5天左右,利于养分积累。同时,从收获时直观看,落黄明显优于对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