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今年力争GDP超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

郑州航空港区今年力争GDP超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

4月24日上午,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议。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0.8亿元,增长10.2%,分别高于省、市3.2、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分别高于省、市2.3、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7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9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3663.5亿元,全省、全市占比为64.1%、88.7%。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富士康产业集聚持续加快,锐光电项目主体封顶,省市重点项目投资率100.4%、开工率100%,排名全市第一。跨境电商产业连续第四年翻番式增长,累计完成7290.1万单、货值70.6亿元,分别增长244.8%、196.8%,单量撑起郑州综试区“半壁江山”,达到57.7%。


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新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820亿元,实际吸收外资5.84亿美元。旅客吞吐量完成291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完成52.2万吨,客货吞吐量稳居中部地区“双第一”。药品口岸正式获批。河南联合签证中心办理签证累计超5000人次,已成为河南最大的签证便利化平台。


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提升。新增通车道路40公里以上,完成绿化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94.85平方公里。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开诊,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已立项,郑州财经学院正规划选址,郑港一街学校正式招生,全区高等教育和区属公办高中实现零的突破。“掌上航空港”手机客户端上线运行,全区55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实验区破“危”求“机”,积极开展“三送一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造了条件。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627.9亿元,同比增长15.1%。跨境电商完成 1688.96万单、货值 17.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1.7%、100.7%。在全市率先实现疫情防控“双清零”;已减免增值税、养老工伤等五险税费2.1亿元,拨付应急稳岗补贴和一般稳岗补贴3800万元,奖补各类资金10.6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27万余人,恢复对苹果等国际终端厂商和国内手机厂商供货。


2020年,航空港实验区将紧扣“南动”功能布局,坚持“枢纽+开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破1000亿、建成区面积破100平方公里的历史性突破。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聚焦“枢纽+开放”体系,着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突破口。加快机场三期、郑州南站等枢纽节点工程建设,确保京港澳高速、省道102、华夏大道组合式互通立交年底建成通车,苑陵故城高速出入口尽早开工。加快国际邮件枢纽口岸、综保区扩区申报,谋划建设跨境药品集散中心,力争年内入驻1-2家大型医药企业。推进综保区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和研发转型,加快形成口岸、保税、通关、多式联运、物流金融五大体系联动发展格局。


聚焦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将实施项目建设“6636”行动计划,即围绕6大领域,选择614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558.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600.4亿元。全年确保两个以上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和一个世界500强项目落地。加快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北斗导航、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新基建等6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加快建筑业总部产业园建设,年内引进大型建筑企业超过10家,努力将建筑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跨境贸易小镇建设,实现跨境电商产业“三个8”目标,即全区入驻电商企业达到850家,进出口不低于8000万单,进出口贸易额不低于80亿元。


按照“突破中部、启动北部、做实南部、谋划西部”总体要求,加快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年新增通车里程超6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


信息来源: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