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太后刘娥,在历史中是如何掌权的?她想当皇帝吗?

无情不是禅


历史上的刘娥可以说是一代贤后,对于历史上的刘娥来看,她算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她也是继吕后和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位权势大过皇帝的女性。

她其实在当时已经具备了取代宋仁宗而称帝的实力,但是刘娥没有这么做,就说明了她内心是忠于大宋,忠于她的丈夫宋真宗。在这一点上她和吕后以及武则天二人是截然不同,所以历史上也评价刘娥为“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

刘娥出身

刘娥出身家世还算可以,祖父与父亲都是一方大员,但是她出生没多久就家道衰落,父母双亡,所以刘娥从小命就很苦。

很小的时候刘娥为了生存就嫁给了银匠龚美,而龚美生活也并不富裕,为了生存只得将妻子刘娥贡献了当时尚为王爷的赵恒。而龚美从才改姓为刘,与刘娥兄妹相称。

可以说刘娥嫁给宋真宗赵恒算是二婚,但是此传闻也未必为真,因为龚美在史书上被记载就是为刘美,是刘娥之兄长。

因为宋真宗册立刘娥为皇后时,遭到了以贤相寇准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所以这些大臣为了贬低刘娥身份,故意将她家世说的很凄惨,更把她唯一的兄长改成为她前夫,是为了贬低刘娥,至于刘娥是不是二婚嫁给赵恒,那除了赵恒能知道她当时还是不是处女以外,其他人可真就说不清了。

刘娥掌权

先不管刘娥身世如何,先说刘娥从何时掌权,其实刘娥自宋真宗末期就已经开始逐渐掌权,和当年武则天走的路线是一样,但是武则天对唐高宗的其他妃嫔视如仇敌,经常你死我活争斗,但是刘娥则不同,她和宋真宗其他妃嫔相处都比较好,而且越受宋真宗宠爱的妃子跟她关系反而越好,比如杨淑妃,也就是宋仁宗时期另外一位太后杨太后。

刘娥与杨淑妃关系非常好,她们俩都深受宋真宗宠爱,在刘娥借助自己的婢女李氏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生母李宸妃生下宋仁宗之后,一直是她和杨淑妃共同抚养宋仁宗,所以宋仁宗对这两位养母非常感恩和孝顺。

刘娥在宋真宗后期,由于宋真宗遗传了老赵家的精神疾病,到了晚年宋真宗基本已经神志不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了,所以朝政大事多由已为皇后的刘娥决定。

刘娥从宋真宗后期到宋仁宗前期,前后辅佐父子两代帝王,执政将近二十余年,可谓是当时大宋王朝实际的决策人,虽无女皇名分,却有着女皇之实。

刘娥极强的政治手段

刘娥在处理朝政大事之时还是比较果断,在执政前期刘娥与贤相寇准和八贤王赵元俨因为权力结下深仇,刘娥结交奸臣丁谓和王钦若以及曹利用等人,利用他们处处打压寇准和赵元俨集团,最终寇准一党在刘娥的打压下垮台,寇准被贬到雷州,最终客死雷州。

打压贤相寇准可谓是刘娥一生执政期间的污点,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寇准最初戴有色眼镜看待刘娥,反对立刘娥为后,刘娥掌权后寇准又认为刘娥有武则天之野心,所以作为宋室忠臣的寇准执意要把刘娥拉下来,因此刘娥为了巩固权力只有除去寇准。

至于与奸臣丁谓、王钦若等人结交则全是出于政治利益,宋真宗去世后,奸臣丁谓认为宋仁宗年幼,刘娥乃女流之辈,所以丁谓打算欺负孤儿寡母,他想架空刘娥,操控年幼的宋仁宗,刘娥第一时间看破丁谓野心,于是刘娥再度施展手段,整死了奸臣丁谓和王钦若等人,这也算是保护了宋仁宗。

至于刘娥打压民间声望极高的赵元俨则是出于保护养子宋仁宗,赵元俨民间声望虽然很高,但是他并非没有野心,作为宋真宗的弟弟,赵元俨还是对宋朝当时的兄终弟及的传承比较期盼,所以赵元俨认为宋仁宗登基时期年幼,理应由自己作为皇叔摄政。

刘娥为了避免未来宋仁宗被赵元俨所废或者被赵元俨架空,她果断的采取了打压赵元俨的手段,刘娥通过超强的政治手段将赵元俨打压的一蹶不振,彻底沦为闲散王爷,可以说是充分保证了宋仁宗的利益。

刘娥有没有过称帝的野心?

刘娥在宋仁宗前期权力达到顶峰,当时很多宋朝中很多善于谄媚的大臣都纷纷劝刘娥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帝,一名叫程琳的大臣甚至向刘娥进献了《武后临朝图》,结果这幅图画当场被刘娥撕得粉碎。

刘娥在面对这些大臣劝谏称帝时明确表态,绝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从此杜绝了朝臣谄媚刘娥称帝的言论。

但是刘娥虽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临朝称帝,她后来做的事也在历史上让人有些诟病,那就是刘娥每当去太庙祭祀时,都身着帝服前往祭祀,这才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不过在刘娥临终去世时,她已口不能言,却拼命向宋仁宗牵扯自己的衣服,宋仁宗当时痛哭不解,后来大臣给宋仁宗解释,这是太后不想着帝服下葬,她希望换掉她的衣服能让她着后服下葬,宋仁宗才明白刘娥最后的苦心,于是以皇后礼服为刘娥下葬。

这些说明刘娥可能有过称帝的野心,但是她害怕面对后世非议和当时天下读书人的反对,所以她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做出称帝的行为。

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行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当权力达到最顶峰时,都希望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一个称号,但是在宋朝之时,刘娥不可能得到这个称号,如果她像武则天那么做了,那她就不会有着现在历史上这般好名声了,相对于眼前和身后的选择,刘娥选择了保全身后名声,所以终其一生刘娥始终是为了宋仁宗和宋朝着想,她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贤后的名声。

写在最后

如果说刘娥没有称帝野心那是不可能,但是要说刘娥像武则天一般野心很大那也不见得,因为终其一生刘娥都是为了保证宋仁宗和宋朝的利益而努力奋斗,当权力达到巅峰时,谁都会有一些想法,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就把她和武则天、吕后混为一谈。刘娥本身还是能抑制权力欲望,最终没有像武则天和吕后那样。

刘娥对宋朝历史贡献还是比较大,而且她对我们现代人也有一定影响,因为是刘娥时期发明了交子,让金钱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整体来说刘娥对宋仁宗影响还是比较大,“仁宗盛治”也多亏刘娥前期垂帘听政为宋仁宗打下了基础,虽然刘娥一生有些过于专权,但是总体来说她还不失为一代贤后。

因此刘娥虽然权力欲比较过盛,但是她也绝不像武则天和吕后那般,所以后世历史对刘娥的评价非常中肯。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小岛知风


刘太后从宋真宗朝晚期开始夺权,宋仁宗继位后,逐渐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曾经的朋友被排挤出朝堂,直到刘太后去世之前,仁宗都无法真正拥有话语权。至于说刘太后想不想当皇帝,答案就太明显了,她是真的有称帝之心,可惜生不逢时,宋朝礼法严苛,不似唐朝,众多朝臣对刘太后专权已是不满,何况称帝!刘太后只能郁郁不得,抱憾而终了。

太后刘娥是怎么样一步步掌权,走入权利中心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太后刘娥在掌权路上的进阶史。

宋真宗晚期的刘娥夺权

女人聪明不可怕,可怕的是聪明的女人有野心,何况还身在皇宫。

刘娥聪慧恭谨,很会讨宋真宗的欢心,真宗批奏章到很晚的时候,刘娥常陪在身边,朝中的事情她都了然于心,宋真宗更是对其信任有加。

“帝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

真宗朝晚期,久病不愈,面对庞大封建帝国的管理已力不从心,太子尚且年幼,统治的大权就顺理成章的跑到刘娥手中。

曾经得力的助手,此刻成为了麻烦,寇准时任宰相,对刘娥掌权的情况深感不满与担忧,一场对决正在酝酿开始。

刘娥一方抢先一步,趁宋真宗神志不清之际,丁渭趁机将寇准贬为太子太傅,自己接任了宰相的位置。本来寇准已落了下风,这时出现了一个忠君的宦臣,周怀正,面对刘娥的专权,深觉不合理法,他策划杀死丁渭,让寇准重新当上宰相,并且让太子继位而后废掉刘娥皇后之位。奈何此次计划失败,寇准一派更是因此受到牵连,再无翻身之际。

就这样,在真宗病重时,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刘娥和丁渭的手中。

宋仁宗时期专权的刘太后

仁宗继位初期的矛盾点主要有:

①刘太后与丁渭之间

宋仁宗继位时年幼,朝政由太后刘娥和丁渭把持。刘娥对权利的野心日益增大,她不容忍有人与人她分权,因而与丁渭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很快,太后刘娥便找机会将丁渭贬出朝堂之外。②刘太后与王曾等维护皇权的大臣之间

与维护皇权的大臣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贯穿了太后刘娥的整个执政生涯。为了树立自己作为女主的威望,刘太后时常有逾越礼法的行为,这与宋朝来过以来的政治传统是相冲突的。因而朝堂中始终存在着维护皇权,制约太后的大臣,如王曾、冯拯等人。正如后来富弼对仁宗所说:“太后临朝,要不是那些忠臣护着陛下,这皇位可就说不定是谁的了。”

天圣中期时,仁宗年岁稍长,看似能行使一部分权利,但这不过是表象,没有太后的许可,仁宗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重要的人事任免权,都在刘太后的手里。上位的基本是刘太后看重的,贬黜的多数是刘太后厌恶的。这些被刘太后厌恶的人中,大多数是反对她权利膨胀的人。

③刘太后与宋仁宗之间

随着仁宗年龄渐长,他对刘太后的不满情绪也在滋生,然而刘娥权势太盛,根基深厚,仁宗只能敢怒不敢言。

王钦若是刘太后亲自提拔的宰相,仁宗后来评价此人说“真奸邪也”。仁宗对太后及其党羽的不满情绪,由此可窥一斑。

太后刘娥称帝心日久

太后刘娥想不想称帝,从她的日常行为中就可以看出。

明道元年,拜谒太庙,刘太后准备身穿帝服出席,大臣一听,集体炸锅,帝服之所以称之为帝服当然只能皇帝穿,你一个太后穿什么穿,难道要当武则天?大臣们你一嘴我一句,反应十分激烈。太后刘娥见此场景,也有些尬,虽然有些扛不住,但这帝服是肯定要穿的,佩剑可以不戴,十二章的团也可以减去两个,这是刘太后最后的底线,一凡激战后大臣无奈只能妥协。刘太后临终时,还“犹数引其衣”,可见其执念之深。

穿帝服只是刘太后诸多僭越行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从中可以看出刘娥对权力的欲望和称帝的野心。

奈何刘太后不是武则天,大宋也不是大唐,女人称帝在大宋是行不通的,后宫专权尚且遭到臣子抵触,更何况于称帝。

一次,程琳搞事情,向太后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太后将它扔在地上说:“吾不作此负祖宗事。”这不能并不能表明刘娥不想称帝,只能说在当时的局面下,她不无复制武则天的上位模式,只能矛盾纠结,就此作罢。

小结

太后刘娥,凭借自身的聪慧周谨,一步步走到权利的中心,虽然贪恋权利,但不可否认她的政治手段与为政才能,她活着,仁宗只能在她的阴影下,象征性的当个皇帝。但刘娥的政治地位也只能止步于太后这个称谓,刘娥虽有称帝的想法,但宋朝礼法严苛和社会风气,十分重视正统,是不允许再出现一个武则天的。

执古论今


任何传奇人物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中太后刘娥的从平凡的孤儿走向太后,接近权力巅峰,她的成长也非一帆风顺。

刘娥出生后父母双亡,长大后沦为歌女,作为礼物送给三皇子赵恒,人生开局并不美好。

虽赵恒对她宠幸有加,但其父亲对刘娥深恶痛绝,她常年幽居。这期间刘娥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饱读诗书,研习琴棋书画。等刘娥入宫时,已经才华超群,博通古今。当才华与时机碰撞时便产生了绚丽的篇章,丈夫真宗给她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刘娥入宫后,极为受宠,常伴真宗出行,极为受宠,依然谨言慎行,不恃宠而骄。真宗力排众议立其为后,刘娥兢兢业业,把宫里打理井井有条,还常陪真宗批阅奏章至深夜,参与国事处理,“周谨恭密”,深得真宗信赖和倚重。真宗后期多病,刘娥逐渐把持朝政,打压寇准为首的反对派,扶植以丁谓为首的自己实力。

真宗驾崩,仁宗弱小,遗诏中授予皇太后刘娥军国大事决策权,这是她一生中权力的巅峰时期。刘娥也不负真宗重托,果断铲除权臣,临朝听政,防止权臣独揽朝政;重用贤臣,避免党争;终结“天书运动”;发行“交子”;体察民情,兴修水利;注重教育,兴办州学。“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宋史》)

她想过称帝吗?我觉得应该是想过的。因为她曾上朝时问过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朝臣回答:“唐之罪人……”刘娥听后沉默不语。我认为群臣反对是一个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刘娥没有自己亲人,没有外戚,改朝换代没有动力;而且仁宗是她一手带大,精心培养的,母子还是有感情的。掌权十年刘娥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仁宗也已经长大,不舍得放权,也不得不放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