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朋友老王興沖沖地對華子說,今年“五一”,放五天假了!因為“防疫”被憋在家裡那麼久,他要抓住這個機會出去自駕遊,好好地“撒個歡兒”。華子被老王的熱情所感動,決定給他潑點兒“涼水”。華子告訴老王,疫情尚未結束,雖然自駕出遊是安全的旅行方式,但是別隻顧著遊玩高興,在開車或是坐車的時候,每隔一小時就得下車活動一下,以免誘發靜脈血栓。

“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一、久站或是久坐會誘發血栓

看著老王有點兒“懵懂”,華子給他講了一個病例。曾有一個50多歲的男性,連坐了十幾個小時的大巴。下車之後,吸了一口景區的空氣,就感覺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前胸劇痛。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為肺栓塞,經過緊急溶栓治療,才轉危為安。

探究這個男性患者肺栓塞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的雙腿長時間制動,靜脈迴流不暢而導致了靜脈血栓。靜脈血栓一旦脫落,就會形成栓子隨著血流通過心臟進入肺部,造成肺栓塞,如果不能及時搶救,會有致命的危險。

“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二、長途旅行的人易發靜脈血栓

大家平時對動脈血栓瞭解得較多,而往往會忽略了對靜脈血栓的防範,其實每年發作靜脈血栓的人也不在少數。靜脈血栓在久病臥床的患者中經常發生,比如說腦卒中患者不方便活動,或是下肢骨折需要臥床靜養的人。甚至有很年輕的人,只是扭傷了腳踝,足部打了石膏,結果幾天的時間就發生了靜脈血栓,導致肺栓塞而死亡。

經常長途旅行的人,下肢靜脈血栓也常見,甚至還被取了一個別名,叫“經濟艙綜合徵”。指的就是,無論是車、船或是飛機,便宜的經濟艙座位空間都很狹小,乘坐的人被迫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坐姿,就很容易誘發靜脈血栓。

“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對自駕長途旅行的人來說,也有同樣的風險,因為通常家庭的乘用車,空間都不是很大。長途旅行的時候,乘車的人雙腿長時間得不到伸展,會壓迫靜脈產生迴流障礙。尤其是有“三高”的中老年人群,本身靜脈循環的功能就差,有基礎疾病又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如果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坐姿或是站姿,就有可能誘發血栓

除上述的人群外,如果腹腔有腫瘤的人,或是孕婦,下腔靜脈會受到壓迫,也會引起迴流障礙誘發血栓。還有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大齡女性(35歲以上),也會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

“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三、旅行時如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對於自駕、乘車長途旅行的人來說,誘發下肢靜脈血栓的原因是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所以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就是要記得經常“動一動”。每隔一小時左右,就活動一下。如果是乘坐大型的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久坐或是久站時,要記得經常變換一下身體的姿勢,或是走動一下。

“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如果是空間狹小的私家車,建議不要連續長時間駕駛,在路過休息區的時候可以停幾分鐘,司機與乘客都下車伸展一下筋骨,不僅能預防靜脈血栓,還能緩解司機疲勞。

如果不方便停車活動,可以做一個下肢的“小動作”來預防血栓。動作如下:把腿儘量伸直,腳尖用力向後勾,保持一二秒後放松,然後重複後勾。每隔1小時,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做30個腳尖後勾的動作,就可以很好的預防下肢動脈血栓的形成了。

“五一”小長假,出遊乘車時要經常“動一動”,預防誘發靜脈血栓

最後,華子作了一首打油詩送給老王。“五一”遊玩去“撒歡兒”,健康出行保平安。坐車就把腳尖勾,活動筋骨防血栓。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