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做足林下經濟文章 油茶林變成“森林銀行”

永順縣做足林下經濟文章——

油茶林變成“森林銀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孟河

通訊員 陳大華

暖陽照大地,微風撫新芽。4月13日,記者沿著石梯走進永順縣石堤鎮油茶產業園,片片新綠爬上樹梢,顆顆茶果探出了頭,連綿起伏的萬畝油茶林身披陽光,蔚為壯觀。

自2016年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後,這片油茶林效益大增,讓520戶貧困戶1900人實現穩定增收。

近年來,永順縣把油茶產業項目作為破解農村產業發展瓶頸,通過新造、低改、套種等措施,實現油茶產業長期效益與短期收益同時提高,油茶林變成百姓的“森林銀行”。

當天下午,記者前往永順縣塔臥鎮科甲村油茶套種示範基地採訪,汽車在起伏的山林裡爬升,行至山高處,記者看到,許多村民腳踩泥土,站在不到半米高的油茶樹間,熟練地施肥、起壟、覆膜。

永順縣委辦駐科甲村第一書記張林波介紹,新栽油茶要至少5年才能掛果收益,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加速林地收益,實現農作物種植與油茶管護雙贏,科甲村在縣裡的支持下積極探索油茶幼林套種生長週期短、經濟見效快的辣椒、青菜等經濟作物,以通過短期收益與長期收益相結合的產業模式,拓寬百姓增收渠道。

科甲村按照“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產業模式,由工作隊引進企業,村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提供前期資金、技術服務,農戶負責種植。

張林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辣椒一年可以收一季,蔬菜一年可收兩季,目前已聯繫好貴州、雲南等地客商,按照這個模式和老百姓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光辣椒一項,以每斤辣椒1.2元收購,按照辣椒套種畝產2000斤計算,每畝最低收益2400元,除去人工及肥料等成本,每畝純收入1000元以上。

村民尹端武笑著對記者說:“等茶樹長大,村裡還要推廣林下養殖,我們每一年的收益都有保障。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只想天一亮就上坡幹活!”

目前,永順縣油茶林總面積已達44.8萬畝,建成3個萬畝油茶新造示範園,1個萬畝低產林改造高標準示範園,22個千畝示範園,培育油茶專業合作社124家。據瞭解,油茶林進入盛果期後,全縣可實現年產茶油2萬噸,年產值20億元以上,受益農戶將達到5萬戶20萬人口。

據悉,永順縣不少鄉鎮還新建了農產品加工廠,把套種作物的利益最大化。首車鎮2019年依靠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新建了一個薯類加工廠,出售馬鈴薯加工成品乾土豆片、土豆粉絲、土豆澱粉等,把種植的農作物變成商品,線上線下銷售。該鎮鎮長楊振華介紹,去年以來,鎮裡在油茶幼林中套種了馬鈴薯、紅薯、藥材、花生等農作物共3000餘畝,薯類種植面積佔二分之一。

林下套種有增收,油茶效益看長遠。

“油茶的生長關鍵在於透風透光,通過人工干預,控制油茶的高度,油茶才能長得更好。”當天,首車鎮龍珠村的油茶基地裡,州縣林業部門技術專家在為基地負責人講授油茶幼苗管護和套種技術。據瞭解,在油茶成長和發展的每個重要時間節點,專家都會定期前往基地給予技術指導,為油茶產業的健康發展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