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要樹大信,施大惠,公平公正,讓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揚眉吐氣

校長要學習

曹劌的管理智慧

校長要樹大信,施大惠,公平公正,讓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揚眉吐氣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是一個人們熟知的故事。面對齊國軍隊的進犯,魯國能否贏得這場戰爭,關鍵在於魯莊公是否贏得了民心。孫子兵法上說:“上下同欲者勝。”只有軍隊的每一個指揮員、戰鬥員,以及全國的老百姓同心同德,同仇敵愾,戰爭才能贏得勝利;否則,君民離心,官兵離心,一盤散沙,肯定沒有戰鬥力。“上下同欲”,就是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它的形成也是有條件的,它是對國君管理國家好壞的一種檢驗。曹劌也許是對魯莊公管理國家的水平和能力不瞭解,不放心,所以他要詢問魯莊公靠什麼打嬴這場戰爭。

面對曹劌“何以戰”的詢問,魯莊公做了三次回答,前兩次都被曹劌否定了,第三次才得到了肯定。

第一次魯莊公把“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作為戰勝齊國侵犯的憑藉。在他看來,自己對身邊的人能夠給予關心,吃的用的東西,不是獨吃獨佔,而是一定要拿來和身邊的人一起分享,這已經是一個國君很優秀的品質了,身邊的臣屬對他已經是非常感激和擁護了。這應該成為自己戰勝齊國軍隊的依靠。但是在曹劊看來這不行,因為打仗不是靠你身邊的人去打的。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這些小恩小惠並不能遍施全國百姓,老百姓不會跟你去賣命。

校長要樹大信,施大惠,公平公正,讓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揚眉吐氣

接下來魯莊公談了他的第二個憑藉:“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這是講對神明祭祀的時候用的牛羊、玉帛之類,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守信。在他看來,對神明講誠信,神明就會保佑他打嬴戰爭。但是,曹劌認為這是小的信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這點誠意很難使人信服,神明是不會保佑的。想想也是,神明會替魯國來打仗嗎?

最後,魯莊公講了他的第三個憑藉:“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瞭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曹劌對這一點非常讚賞,認為這是“忠之屬也”,是對老百姓盡職盡責的事,這樣做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擁戴,完全可以憑這去同齊國交戰。

實際上曹劌在這裡給魯莊公傳授了治理國家的智慧,那就是國君要施大惠,樹大信,忠於職守,才能贏得老百姓的擁戴,才能提高整個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校長要樹大信,施大惠,公平公正,讓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揚眉吐氣

作為一名校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非常必要借鑑曹劌的管理智慧。一個學校的發展,一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能力,哪一個學科出現問題,學校工作的哪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教學成績的提高。特別是薄弱學校,想走出困境,破繭化蝶,向優質教育資源轉化,更需要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凝聚成強大的合力,才能實現目標。否則,整個學校人心不齊,政令不通,步調不一致,驢曳牛不曳,任何美好的願望都可能落空。但是,靠誰去凝聚人心?當然是靠校長。靠其他人不行,其他人都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用什麼的管理思想去凝聚人心?幾千年前的曹劊已經明白地告訴了我們。

校長必須拋棄小恩小惠,對全體教師施大惠。什麼是大惠?就是能遍及全體師生的利益。一個校長運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管理智慧,把學校搞好了,學校的教學質量上升,社會聲譽提高了,生源充足,收入積累增加了,全體教師的獎金和福利待遇提高了,這是物質上的大惠;學校管理好了,教師們在這個學校的教育平臺上專業發展迅速了,專業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不管到哪裡都能受到敬重了,這是精神上的大惠。


校長要樹大信,施大惠,公平公正,讓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揚眉吐氣

校長必須注重在重大問題上對教師講信用。學校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學校對教師的承諾必須兌現,學校的重大決策重大部署必須尊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校長真心實意地把教師當作依靠的對象,把教師看作學校的主人翁,用自己的真誠換來教師的真誠。

校長必須公平公正地看待教師的勞動,公平公正地對教師的工作成績做出評價。必須堅持“以成效論英雄,憑業績顯高低”的教師評價原則,讓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得到肯定,受到褒獎,多領獎金和績效工資,能夠揚眉吐氣。同時也絕對不能忽視在學校管理崗位工作的同志,要讓他們做出的努力也能得到承認,得到讚揚。也許學校績效工資和獎金的發放、評模評先,職稱評定等,不一定絕對公正,但是一定得讓老師們覺得校長的處心是公平公正的,不是有意識的照顧誰,壓制誰。

校長真正做到了施大惠,樹大信,公平公正的評價教師,又能夠像魯莊公一樣,親臨戰場,指揮戰鬥,教師們一定會軍心大振,眾志成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能取得優異成績,學校的辦學品位一定能逐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