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鋼搬遷防城港對柳州或廣西經濟有何影響?

盛開的白鶴


柳州工業圈,打造柳州工業自媒體生態

首先,要糾正題目中的問法,柳鋼不是整體搬遷到防城港,而是減量搬遷到防城港。什麼是減量搬遷呢?就是防城港建多少產能,柳州本部就減少多少產能。為什麼要這樣操作呢?因為在現行國家鋼鐵行業制度下,整個國內的鋼鐵產能是嚴格控制。柳鋼為了推進防城港項目能正常建設下去,只能用本部產能替換成防城港的產能。

其次,減量搬遷是不是意味著柳鋼要搬離柳州呢?答案是否定的。柳鋼曾經對此做過明確的回答,柳鋼不會搬離柳州,並且未來將會不斷做優做強柳州本部。未來柳州本部的汙染嚴重的生鐵產能和粗鋼產能都會逐步搬到防城港,本部則發展精品鋼鐵加工。從公告我我也看出防城港主要是生鐵和粗鋼產能。

最後,柳鋼接手了防城港項目後,從此有了和寶武、沙鋼、河北鋼鐵、鞍鋼等大型鋼鐵競爭的資本。隨著效益提升,柳鋼開始不但購買北方的產能指標。一旦指標夠了,柳鋼可能連柳州本部的產能也不會減。


柳州工業圈


柳鋼沒有一分一毫資產、股份是柳州市的,它是廣西國資委的省屬國企,廣西全民血汗。當年計劃經濟,錯誤地放在遠海石山區柳州,養肥了一條永遠喂不熟的白眼反骨狗。一噸鋼材要是在防城港生產,僅鐵礦、焦碳的運輸成本,就要比柳州少1200元!廣西國資委有權將這個根本不屬於柳州的省屬國企遷出遠海石山區,重新配置到沿海防城港,一是改正當年錯誤,二是打壓永遠喂不熟的反骨狗。

後果及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廣西鋼鐵工業的利潤、利稅將會好轉,廣西沿海北部灣將進一步發展。而瘤州這個計劃經濟吸五產一的畸形腫大瘤、計劃經濟思維嚴重的內陸石山區、中國東北的一個小縮影,必將在石山與海洋的競爭中敗落,逐漸迴歸其先天本形: 遠遜於梧、南、桂、玉、百,欽北防。

第一個影響:廣西鋼鐵工業的利潤、利稅將會好轉。廣西鋼鐵工業放在遠海石山區柳州,產出的工業利稅、利稅是非常之低的,與廣西對柳阿斗的極高投入,不成比例。。2016年廣西工業利潤排位為:1南寧,2梧州,3北海,4桂林,5柳州,數據見下表(摘自《廣西統計年鑑》)。



下面重磅數據(摘自《廣西固定資產投資五十年》),看廣西如何撇開首府及其他市,極高的投資給柳阿斗吸血工業,養肥了永遠喂不熟的反骨狗。

柳州鋼鐵廠籌建於1958年,從1958年至1962年,累計完成投資5524.11萬元,其中建築工程2492.32萬元,安裝工程84.79萬元,設備及工器具購置2597.08萬元,其它基本建設費349.92萬元。從1966年至1993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109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3147萬元,更新改造資金64962萬元。(共5524.11+108109=113633.11萬元)

貴縣鋼鐵廠,1958年8月動工興建,到1993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78萬元。

河池鋼鐵廠1966年建廠,到1993年累計完成投資6376萬元,其中基建投資3380萬元,更新改造資金2996萬元,1993年末固定資產原值5001.2萬元,淨值3474.2萬元。

雅脈鋼鐵廠(河池)1969年10月籌建,自建廠到1993年累計完成投資396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原值2599.8萬元,淨值1580.2萬元。

桂林鋼鐵廠1970年7月18日由原桂林軋鋼廠與桂林鑄造廠合併而成,自建廠至1993年累計投資5497萬元,其中基建投資2085萬元,更新改造資金3412萬元, 1993年末固定資產原值2675.3萬元,淨值1406.8萬元。

南寧鋼鐵廠建於1970年3月,自建廠至1993年累計投資2644萬元,其中基建投資467萬元,更新改造資金2177萬元,固定資產原值2460.5萬元,淨值2352.5萬元。

橫縣鋼鐵廠前身為橫縣鍋廠,建於民國初年! 1969年6月,地方國營橫縣鋼鐵廠籌建,與橫縣鍋廠兩塊牌子,一個機構,既生產鐵鍋又生產生鐵、鋼、鋼材等產品。自建廠到1993年累計投資1845萬元,其中基建投資369萬元,更新改造資金1476萬元。

中渡鋼鐵廠(柳州鹿寨)(暫無數據)

鐘山鋼鐵廠從1958年到1988年共完成投資233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5萬元,技術措施資金80萬元,自籌資金78萬元。

以上數據小結: 計劃經濟時期,投入柳州(未包括柳州鹿寨中渡鋼鐵廠)共計113633.11萬元,除柳州外其餘各市鋼鐵廠總計僅32400萬元,也就是說,僅鋼鐵工業一項,瘤州吸血就是其餘13市總和的4倍!從人均來算,投入柳州的省級資金是13市人均的40 多倍!撇開13市只搞瘤 州吸血工業,這就是廣西13市工業短腿,廣西遲遲不能全面工業化的原因。93年前是計劃經濟,一分一毫都是全區人民血汗。

第二個影響:計劃經濟吸五產一的畸形腫大瘤、計劃經濟思維嚴重的內陸石山區、中國東北的一個小縮影,必將在石山與海洋的競爭中敗落,柳州將逐漸迴歸其先天本形: 遠遜於梧、南、桂、玉、百,欽北防。以下數據摘自楊乃良《民國時期新桂系的廣西經濟建設研究》,印證柳阿斗在自由經濟競爭中的先天本形: 錢莊數(個):柳州0,百色1,桂林2,玉林4,南寧70。商店數(家):柳州622,桂林906,南寧979。商店總資本(萬元): 柳州28.2,桂林44.07,南寧:89.52。民營工廠:僅有梧州、南寧能自力更生辦出,桂、柳辦不出,唯依靠省府給予的公營工廠。手工業總資本(萬元):賀縣17.02,柳州21.22,百色44.27,南寧63.06,桂林83.64。解放前帝國主義要求開埠的,廣西有北海、梧州、南寧、龍州,從來瞧不上柳州。可笑的是,瘤州對外自稱“桂中商埠”,在真實數據面前,“桂中商埠”令人笑落大牙。。1949年,瘤州工業產值僅佔廣西4.28%。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南寧即使不做省會,在公平的自由經濟環境中,一樣以70比0等巨大優勢碾壓黔文化石山區,那個地理風水、歷史底蘊賤劣到5千年中國史上從不能做1秒省會的毒瘤。解放前欽廉地區尚未迴歸廣西,因此沒有欽北防的數據,但也能猜知那個自由經濟競爭的無能兒,遠遜於欽北防。


剜除毒瘤


對廣西沒大影響,對柳州有衝擊下滑對防城港有提升作用,不過防城港又沒礦,搬個鍊鋼廠過去為啥?原料運來不要錢?設備運輸,工人安置,廠房重建,設備再安裝都是錢,這開支可並不少,為啥搬?


用戶101550121599


小編吃屎不?柳鋼是什麼來的,礦從哪來,柳鋼剛投產的時候是不進口礦石的,都從融安泗頂礦和屯秋鐵礦來生產的,現在這兩座礦區沒有資源了,也為了把產品質量提升只能從外面運回來。你發這個文章讓人看了都笑掉大牙,自於搬不搬那是自治區政府說了算,也是為了轉型升級節約成本長遠考慮,對於柳州來說也沒多大影響,放在10幾年前影響很大,現在都是機械化生產沒多少就業崗位。



天天果園之小廖


在全國產大於供的前提下,已有很多各類鋼鐵廠下馬或轉產了。現柳鋼搬遷防城港,費用極大,在目前鋼鐵銷售不甚佳的情況下,能收回成本都應是很著力。假如柳鋼不搬遷,將搬遷的錢用在研發新產品和技術改造,理應讓柳鋼柳暗花明又村了。話說回來,柳鋼搬遷防城港,多少會給柳州的經濟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對廣西的經濟估計影響不大。我係梧州人,不希望廣西人互相排拆,和為貴。


小南巷2


最好儘快遷往沿海對鍊鋼企業大可增加財稅,就業等許多事情利民利國的,把企業放在柳州是錯的,因為柳州人女的講打扮,男的講吃玩樂,對工作似乎不進心,加上離產鐵礦區太遠增加了運輸成本,搬遷是民心所向,為我們廣西早託貧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