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經常虧錢的人,都有這些致命傷!


投資經常虧錢的人,都有這些致命傷!


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必定知道傑西·利弗莫爾。


傑西·利弗莫爾是美國甚至是全世界公認的傳奇交易員,也是一名專職做空者。他曾經做過的經典交易,直到現在依舊被人嘖嘖稱奇。


譬如1929年大蕭條股災,他在黑色星期四前提前大額做空,短短几個交易日就淨賺了1億美元。這個金額有多誇張?當時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僅為37億美元。


此後,他還通過做空美股和期貨賺了不少錢。但就是這麼一位交易天才,最後的結局卻是以飲彈自盡而告終,最後身無分文。


雖然有人說這是由於傑西·利弗莫爾揮霍無度導致,但其實更大的原因還是他做空者的屬性。


股市裡常有一句說法:專職做空者往往不長勝,巴菲特的那句“沒有一個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成功”。


美股在1932年底,見到了百年的歷史大底,之後道指從1932年的60.29點,一路上漲到現在的24000點,累計漲幅400倍。——也就是說,利弗莫爾在1934年前後一半本金的虧損,很可能是再次做空美股但是失敗後導致的。


再反觀歷史上的交易天才,似乎大家都沒有突破過“專職做空者往往不長勝”的魔咒。


那麼,這又是為什麼?


專職做空者往往不長勝


專職做空者往往不長勝,其實用另外一句大家更加熟悉的話說就是:


悲觀者或許正確,但樂觀者取得成功。


這是為啥呢?


在投資中,一方面是經濟如果長期向上、股價或者基本面理應長期向上,以及做空的最大潛在收益空間是全部本金、做多的最大潛在收益空間是無限這些常規理由外,其實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邏輯:


為什麼會有股市泡沫,或者說大級別的股市泡沫,難道上漲就只有流動性的灌溉麼?


不對的,真正的大級別泡沫或者說頂部,除了情緒和流動性,必然還有基本面的支撐,不過一定會基於這個基本面,做過度演繹到極致樂觀。


比如2000年的美股科技牛市,肯定是非常嚴重的股市泡沫了,但是事後看,對於互聯網、門戶網站、各種應用的前瞻性錯了麼?沒錯,方向是對的,互聯網在2000年以後持續性加速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命運,甚至重塑了很多商業模式。


2007年A股的大牛市,炒五朵金花、炒入世後國內經濟騰飛,錯了麼?沒錯。


還記得當初在某論壇上,有人討論我們的經濟體量(1.4萬億)超越日本(4.6萬億)簡直痴人做夢。


而在2010年,我們的GDP就正式超越了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其實是2007年大牛市的主要基本面,我們的經濟確實在高速騰飛,但是股市永遠會超額計提我們的樂觀和悲觀。


當然,即使經濟再增長,炒到6124點那肯定過分了。


很多時候,方向其實是對的,但是正因為方向是對的,所以牛市的時候會極大地放大這種正確的方向,然後高度泡沫化。


所以有一個邏輯很重要:真正給客戶給自己賺大錢的,絕對不是當時做空2000年美股科技泡沫、2007年A股泡沫的投資者。


因為即使這一次做對了,但是大邏輯其實不一定對。真正賺大錢的,一定是既看到這個方向正確性、又看到泡沫嚴重性的人。


比如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滅後,去買了0.8美元的網易的那些股神,包括段永平。


“我既看到了泡沫,但也看到了泡沫背後代表的正確方向。”那麼就去買泡沫破滅後方向正確的好公司。


“大空頭” 傑西·利弗莫爾最後的悲劇也是出於此,他看見了泡沫,但沒有看見方向的正確性-----這個國家並沒有垮,反倒成為了世界一流的強國。


所以為什麼做空者很少長勝,因為他們看到了泡沫的嚴重,但是忘了泡沫後的正確邏輯,這才是做空者難以長遠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學到了什麼?


進入4月,市場有所回暖。但前段時間的起起落落落落起的大幅度震盪,讓很多人仍心有餘悸。


怕疫情惡化、股市繼續下滑,也怕觀望錯空,更怕追高成為接盤俠,使得很多人都由樂觀的多頭轉成了悲觀的空頭。


在市場估值過高或者有黑天鵝的時候,階段性看空也並不是錯誤,但很多人會犯的錯誤就在於將階段性看空變成了一種慣性,認為市場會永遠按照這個方向擺動下去,直到市場開始反轉再急匆匆的追高。


其實在焦慮與不確定性籠罩下,除了要克服“慣性悲觀”的思維外,更需要這些常識來輔助大家投資。

一:經濟有冷熱,股市有熊牛。熊牛交替,週而復始。


熊市貪婪,牛市警惕。相信估值總是高低往復。


如果很難做到,或者牛熊轉換難判斷,可借定投佈局。在定投早期,可以“上漲賺收益、下跌攢份額”


二:長期業績優秀的好公司,總有優秀的道理。


與其期待壞學生變好,不如期待好學生繼續優秀。


股市中,廉價和有價值是有區別的。


好公司的股票一般不會很便宜,便宜的不一定是好選擇。一旦好公司有便宜的股票,要抓住。


從長遠來看,即使目前買貴了,也是合算的。


三:擇時、擇股很難。


不要勉強自己非要踏準時機,選到牛股。


如果自己不想費心費勁,還有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可投資一攬子股票,省心、省力。


牛市時,它也有望漲得很好。


四:不要被別人的情緒左右。


“不要隨群眾起舞。卓越的股票投資,一個基本要素是,能夠不盲從當時的金融圈主流意見,也不會只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當時盛行的看法。”——菲利普•費雪


疫情期間的股市,有人恐懼,有人貪婪,有人瞻前顧後。


這時候的每一種“動”或者“不動”,如果符合自己的選股標準、投資邏輯,匹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願意用時間陪公司成長,則不用過分在意新聞報道、他人的操作。


如果“想動”又“怕動”,還可以試試定投。


市場跌了,可以積累便宜份額,等待回暖機會;市場漲了,至少不會踏空。


五:不要預測短期市場。


首先要承認,短期預測不準是常態,預測精準是變態。連頂級投行高盛,過去10年給出的錯誤報告都有2.2億次。


投資經常虧錢的人,都有這些致命傷!

橡樹資本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說,“不要預測,只要準備”。


集中精力關注你投資的公司是怎樣的公司,投資的基金有沒有什麼變化。只要找到有價值的投資標的,時間會帶來財富。


其實做投資沒有那麼血雨腥風,也不需要你變成一個全能的天才,不過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識而已。


以上,共勉。


本文繫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欲知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好買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