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我们上期讲到了石湾陶塑的艺术价值,很多对石湾陶感兴趣的读者纷纷点赞,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石湾陶的原作现在较为稀少,尤其是全手工制作的,想收藏石湾陶应该如何选择呢?石湾陶原作的复制品精品也值得收藏吗?这期就来听听冯玮瑜老师对石湾陶收藏的心得。


真的收藏家,除了关心藏品的市场价值,热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种热爱体现在各个细节,我们上期说到冯玮瑜老师不遗余力地推广石湾陶塑,将石湾陶带入北京参加专题拍卖展会,连展品的摆设也是亲力亲为,每个角度一分一毫的角度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不仅如此,在收藏、写书、开讲座、办展会之余,冯玮瑜老师更参与到黄釉瓷的传承性研发和石湾陶塑的开拓性创作中。

为做《秋瑾》专门去绍兴

石湾陶从瓦脊文化发展而来,所以过去基本以仙、佛、道为题材,人物形象不够突出,例如过去大家做王羲之,旁边必定要做一只鹅,如果没有鹅,别人就认不出来那是王羲之了。因此冯玮瑜希望能够收藏一些反映这个时代、展现人性光辉时刻的作品。

她有时间就会去石湾找一些陶艺家聊天,聊着聊着就进入状态,渐渐就深入下去了,他们在交流中讲到一些概念、故事,慢慢再从讲故事进一步到和陶艺家一起打草稿共同创作。这种感觉有点像过去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很文雅、很享受的过程。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 《老眼看旧书》特写


艺术创作本来就是精神迸发的产物,因此特别需要交流,需要各种头脑风暴、观念碰撞,才能出现好作品;收藏虽然需要财力作底,同时更需要真正的热爱和投入,如果单纯是投资,会丧失掉很多乐趣。因此,冯玮瑜和石湾陶艺家们很合拍,大家都很欢迎她去。她对陶艺家有所帮助,同样,从陶艺家那里她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情僧苏曼殊》特写,冯玮瑜参与创作

冯玮瑜会融入到题材设计里面,和年轻陶艺家一起合作一些作品。譬如她很喜欢历史人物苏曼殊、秋瑾等,希望陶艺家去尝试,因此多方面找资料给他们做参考。为了做秋瑾,她甚至专门去了一趟绍兴,到秋瑾的故居拍了很多照片。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秋瑾》,冯玮瑜参与创作


这样参与创作的作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有的甚至两三年才出得来。这对陶艺家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其实石湾陶在最鼎盛的时候,价格甚至比官窑还贵。虽然今天没那么火了,但陶艺家做出的作品仍然不愁卖,走商业路线可以很快赚到钱。如果仅仅为了经济效益,不必要做这种突破。但不少陶艺家尤其是有美院教育背景的年轻人,愿意为它注入新鲜活力,想趁着年轻的时候去做些新的尝试,提升自己,所以他们和冯玮瑜的合作都很默契。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丞相偷瓶》特写


《姐妹情深》“换衣”复烧三次


这样合作的作品基本都是原作,原作都只有一件。如果要翻模,必须将原作切开,那原作也就没有了。有时候作品出来的效果特别好,陶艺家也会跟冯玮瑜提出能不能翻模,一起合作分成,市场上肯定受欢迎。但她都拒绝了。因为翻模以后,还需要再精修,如果是少量翻模,作者还会亲自修一修面部表情,但如果要产业化,那作者是没办法独立完成的,只能是告诉工人眼睛的位置、嘴角的地方应该怎么修。而石湾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传神,翻模出来的总归跟原作有区别。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 《姐妹情深》特写,冯玮瑜参与创作


比如《姐妹情深》这一件,人物的神情特别俏皮可爱,造型冯玮瑜非常喜欢,但一开始她发现身上的衣服不适合她们,必须重新上釉复烧,而复烧作品很有可能就会烂掉。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潘超安 《姐妹情深》特写,冯玮瑜参与创作


为了烧还是不烧,他们开了很久的会——不复烧的话,其实还是一件不错的作品,只是没达到我们想要的最佳效果;复烧的话,可能就没有了……最后这件作品复烧了三次,每一次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所以,每件作品都弥足珍贵。最后这件作品后来还做了《自得堂藏陶》系列丛书的封面。

精制品也有收藏价值


除了“只有一件”的原作之外,石湾陶艺还有精品和商品。冯玮瑜介绍,目前石湾陶艺大师们会做部分适合大众消费类精制品,它们适宜用于家居摆设,主要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兴趣。若是收藏级别的,则建议收藏老师们的原作。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苏美颜《走向胜利》原作

收藏级别的“原作”,是指上述由陶艺家独立并亲手创作的作品,原作基本上都是孤品,收藏价值较高。精品是指由陶艺家塑造、制模后,由工人进行制作与施釉,陶艺家再进行修整、题款签名与烧制。商品则是指陶艺家塑造、制模、注浆生产后,由工人修坯并烧制而成的产品,上面有作者的印章,该类商品因为数量较大,仅作为摆设观赏之用,无收藏价值。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冯祖辉《夏荷映月》原作


石湾陶塑原作珍贵难得、价值不菲,那么它的复制品精品值得收藏吗?原作和精品作之间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冯玮瑜的感受是:收藏首先应该是源于喜欢,要真的认为并且理解它的美,对它产生真实的喜爱与研究的兴趣,这样的收藏才能长久。石湾陶艺从诞生之初就与岭南建筑、家居摆设息息相关,大家如果只是为了装饰摆设,买一些自己喜欢的、釉色斑斓、造型独特的放在家里也挺不错。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上寿》原作特写


如果是带有投资的目的,就看是入门级别的,还是资金许可买更精品的东西了。原作只有一件,孤品当然是很少的,但一件原作能通过倒模的方式限量制作几十件精制品,成型之后由大师亲自修坯,也能满足更多人收藏的需要,价格上也会比较低。一般来说,大师们的精制品也就是几万块钱,体积小一点的作品一两万也会有,它可以成为一种入门的投资品种,让大家容易接受。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凌康强《伏妖降魔》原作


如何分辨原作和精制品


冯玮瑜还给刚入门石湾陶收藏的读者,介绍了一个简单分辨原作和精制品的方法:如果是原作,一般会有完整的题记,内容包括作品名称、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缘由而做了这样一件东西,还会有创作者的印章,就像字画一样。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潘超安《红拂女》印章题款

精制品则会刻有标号,说明一共做了多少件,这是其中的第几件,和版画的道理一样。如果是年代更远一点的作品,建国初期艺术家不能在作品上落款的,那就看风格来区分,每位大师都有其各自的风格,而且往往晚年与早年还有较大的区别,像梅文鼎近年来做了一批现代风格的造型作品,不断寻求自己艺术的突破;潘柏林从写实到唯美、到变形的造型,风格也在嬗变;刘藕生现在以大写意的造型闻名,但他早年也曾做过一些相当写实准确的人像……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与积累。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刘藕生《陆游像》特写


石湾陶也有作伪的,例如民国时期一代大师潘玉书的作品,在他去世后就有人向他的后人租其印章作伪,甚至连刘传大师早年也曾仿制过潘玉书的作品。但跟字画相比,伪作比较少。因为石湾公仔要注浆复制的话,就会把原作破坏掉,所以只能是仿造,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与原作有差别,但价值高的石湾陶还是有人作伪的。值得庆幸的是石湾陶的鉴定相对容易一些,一些大师的后代很多也都是从业者,例如刘传大师的原作现在市场上一百几十万,但较少人作伪,因为刘传的后代都在做陶塑,他们也能鉴定父亲作品的真伪,辨别起来比较容易。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刘传 刘桂乐《关公坐像》特写


冯玮瑜收藏石湾陶塑多年,一直秉承的就是“买得起、藏得住、卖得出”几个原则,即收藏的时候要看自己的资金计划和配置,“藏得住”就是要沉得住气。在2014年艺术广东的两大主题论坛之一——“石湾陶艺的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她建议收藏者在了解其升值潜力的同时,要提高审美品位,挑选能打动自己的作品,进而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曾良《休憩》特写

而要实现“卖得出”,重点是选择收藏的藏品具有审美价值。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看来,好的石湾陶塑必须具备“三结合、四个好”几个条件:所谓“三结合”,是指形神结合、胎釉结合、泥火结合;“四个好”则是人物感情好、釉色好、胎色好和火候好。“只有几个方面完美的结合,才能够达到一件上乘的作品。”陶塑人物要展现出喜怒哀乐的感情,判断标准是能否做到恰到好处、使观众产生共鸣。所以传神就是要给人一种精神的感受,人物肢体语言是否恰当也极为重要。

石湾陶该如何收藏?读懂美、有感情才能“卖得出”

△自得堂藏品:吴满炽《相伴到老》特写

作为广东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石湾陶艺主要为广东、香港、澳门及南洋地区的华人所收藏,因此多年来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人说,石湾公仔走不过长江,影响力太小,只是小众藏品,缺乏发展空间;也有人说,石湾陶艺正处于低谷、升值潜力巨大……哪种说法是对的?如何才能显现石湾公仔真正的价值?我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