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江:“扶貧好村官”楊仕兵

“吳華連,我下村去了,今天爸爸要做CT檢查,你記得早點去醫院照料爸爸。”2018年6月18日清晨6時,楊仕兵早早起了床,給妻子吳華連交代後就匆匆來到了板栗村生豬代養場。當天是板栗村的大喜日子,作為板栗村脫貧攻堅的重點扶貧項目,第一批503頭仔豬將進入代養場養殖,這時,綏江縣板栗鎮板栗村黨總支書記楊仕兵既忙得不可開交又興奮不已。

“感謝共產黨,我從來沒想過這輩子還能住上這樣好的房子。”板栗村12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正旭連聲說個不停。2018年6月18日中午12時,忙碌了一早上的楊仕兵匆匆吃了一碗方便麵,就急忙來到陳正旭家中幫助搬遷。陳正旭家兩口人,當天正是他家喬遷新居的大喜日子,52歲的陳正旭和70多歲的母親終於住上了寬敞漂亮的磚混房,真有說不完的喜悅。

一個村發展快不快、好不好,關鍵看黨總支作用有沒有發揮好,關鍵在於黨總支書記責任心有沒有盡到。板栗村屬於深度貧困村,全村有農戶587戶243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9戶885人,貧困發生率1.5%。由於人多地少,加之可耕作土地有限,農業生產仍然以種植土豆、玉米、蔬菜等傳統農業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外出務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楊仕兵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他挨家挨戶走訪、調研,進一步吃透村情、掌握民情,全村587戶農戶的情況,他閉上眼睛都能說出個子醜寅卯,切準了全村脫貧攻堅的脈搏。

綏江:“扶貧好村官”楊仕兵

走訪貧困戶

產業扶貧是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根本。發展產業時,群眾一時不理解,楊仕兵以“說、算、看”的方式讓農民發展產業心服口服。說,主要是講政策;算,與老百姓算賬,算大賬,不算小賬,算長遠賬,不算眼前賬;看,主要是看黨員幹部帶頭,幹給老百姓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入股生豬代養場時,9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青山開初不同意入股,怕擔風險,楊仕兵通過“說、算、看”的方式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入股3萬元,隨後就帶動了9組四五戶農戶入股生豬代養場,2018年11月分紅,入股3萬元的分紅960元,入股5萬元的分紅1600元,這一下子讓楊青山“紅了眼”。

老百姓怕種方竹,擔心效益不好,楊仕兵多次向群眾宣傳講解都無濟於事。隨後,楊仕兵投入5000多元購買方竹種苗,帶頭種植了42畝方竹,用自己的事例給群眾講明種竹的經濟效益,與群眾算賬對比,1畝方竹的經濟效益有多好,通過現身說法徹底轉變了群眾的思想觀念,打消了群眾的顧慮。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要求群眾幹,首先幹部要帶頭幹,看見村幹部都如此大膽投資種植方竹,群眾十萬個放心,再也不擔心了,連23組在昆明務工的吳輝志、吳輝勇兩兄弟也回家投資種植方竹200多畝。目前全村已種植方竹6000多畝,有3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入股生豬代養場。綏江縣騰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綁定了1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了312畝獼猴桃,帶動周邊群眾種植了204畝獼猴桃,解決了全村60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的遷出地產業發展問題,讓他們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長久能脫貧、穩定能致富。

19組楊勝強家5口人,家裡有兩人殘疾,家裡太困難,住的房子是破破爛爛的串架房,他家2016年要脫貧,既無錢修房,又無勞力。楊仕兵組織成立由泥工、鋼筋工等20多人組成的幫建隊,在公路邊為楊勝強建好105平方米的磚混房,還為楊勝強解決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每月有600元的收入,2019年他家在綏江縣騰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務工收入五六千元。像這樣的貧困家庭,楊仕兵還組織幫建隊為無勞動力建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10戶。

2013年前,全村沒有一條硬化的鄉村公路,沒有一項規模化產業項目。要實現全村脫貧出列,首要解決群眾安全住房問題。在準確掌握全村2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情況的基礎上,楊仕兵帶領村“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與掛鉤到板栗村的縣應急救援管理局、縣委黨校、縣路政大隊幹部職工一起,逐戶研究確定幫扶措施。在為貧困群眾建設安居房過程中,採取“政策幫扶、黨總支主導、群眾自建”,全村氣候屬多雨水天氣,施工週期短,時間緊、任務重,楊仕兵親自出面協調車輛和馬幫組建房建運輸隊,有效解決因交通基礎差導致運輸難的問題;召集全村黨員和泥瓦匠人組建房屋幫建隊,有效解決部分農戶因無勞動力建房的問題。2016年,全村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修建了141戶安全住房。如今,家家戶戶住上了農村“小洋樓”,全村實現了危舊房清零。

檢查獼猴桃長勢

在推動全村產業發展上,楊仕兵帶領村“兩委”班子下定決心要找到能幫助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當通過外出務工的群眾瞭解到,在廣東廣州、中山等沿海城市有個“金果果”叫獼猴桃,每公斤可以賣到40元以上,楊仕兵動了心,他第一時間找到當地1戶種植獼猴桃的農戶瞭解種植的相關技術和市場行情。“獼猴桃適宜生長在海拔800—1200米的區域,雨水要充分、土壤要能走水,像我們板栗村的氣候條件就極其適合。同時,海拔1200米以上區域極其適宜種植方竹,投產後畝產可達750公斤以上。”當聽到縣農技幹部這樣說時,楊仕兵在心裡下定了決心,“定了,就發展獼猴桃和方竹。”要幹!怎麼幹?首先是群眾要支持。7天的宣傳發動時間,楊仕兵帶領村“兩委”成員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懷揣著“金嗓子”喉寶藥片,“你們要相信黨和政府”“種一年的包穀,你能賣多少錢?”“獼猴桃是項好產業,你們看看15組楊昌成,1畝獼猴桃就能賣7000多元錢。”“你們這裡海拔比較高,坡地比較多,適合種方竹。”跑遍了全村19個村民小組,召開了27場村民小組會,贏得了群眾的支持。要把方竹、獼猴桃真正做成板栗村的支柱產業,黨支部就要戰鬥在產業發展第一線,要讓群眾有信心、有決心,看到我們村“兩委”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楊仕兵這樣說,也這樣做。依託縣委“1175”政策支撐,板栗村探索出了一條“黨總支+村集體公司+基地+能人+農戶”五位一體適合全村產業發展的道路。一方面,由村集體公司牽頭,嚴格按照縣委要求,在整合505萬元產業發展資金的基礎上,發動群眾利用政府產業貼息貸款99萬元,按照“資金集中到村,股份測算到戶,公司統一實施”的原則,實施獼猴桃示範園區種植516畝,方竹種植6000畝,建成能養殖2000頭的生豬代養場1個,變“輸血”為“造血”,實現“抱團發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另一方面,嚴格按照公司化管理,由入股群眾按照公司法管理規定,推選出5名股東代表,進入項目董事會,參與到產業規劃、發展、運行中來,確保資金安全、項目見效。

綏江:“扶貧好村官”楊仕兵

“2018年,僅獼猴桃、方竹種植及生豬代養場項目,全村群眾實現就近務工收入80萬元,分紅收益3萬元,集體經濟收益5萬元,2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3624元。2019年,生豬代養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7.4萬元。2020年,獼猴桃試掛果投產後,戶均可增收1.57萬元。”看到逐漸發展壯大的支柱產業,楊仕兵黝黑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遷出地管產業,遷入地管就業。19組楊光東的兒子正在服刑,老兩口帶著孫女一起搬遷到兆佳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依託綏江縣騰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行“黨總支+公司+基地+貧困戶+能人”的模式集中流轉搬遷後的土地發展產業,為他家種植了4畝獼猴桃,搬遷後仍有產業收入。

近年來,全村道路交通得到了全面改善,已硬化鄉村公路5條32公里,其中有兩個村民小組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後,其餘17個村民小組實現了組組通硬化公路。

2016年,板栗村實現了全村脫貧摘帽。2019年10月,楊仕兵被授予全省脫貧攻堅獎“扶貧好村官”榮譽稱號。

來源:昭通新聞網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麗青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