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事件已過去,其危機公關真不咋地

摘要:前陣子,所有媒體新聞渠道都被權健各種佔位。指的並不是多大的好事,而是攤上大事了。終究導致權健的墮落是不是傳銷,儘管大部分報道都敲定了,但是我覺得關於事件爆發後的權健,危機公關做的真不咋地。


權健事件已過去,其危機公關真不咋地


12月25日下午,微信公眾平臺“丁香醫生”發佈了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文章,引起注重。26日清晨權健公司發表聲明宣稱:“丁香醫生”發佈虛假信息誣陷權健,要求“丁香醫生”撤稿並道歉。“丁香醫生”隨即反擊:“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擔任責任,歡迎來告”。

事情持續發酵,近日,權健相關微信公眾號發佈《權健危急!面臨詆譭我們不能視若無睹!請為權健正名》,文末發起投票“你是支撐權健還是丁香醫生”,最終,網民一邊倒地將手上彌足珍貴的一票投給了丁香醫生,權健往自己臉上狠狠扇了好大一巴掌,公關實際效果一望而知。

筆者細心拜讀了權健公關部門的這篇危機公關文章,發覺此至少存在著三處硬傷,分別如下:

  1.大聲質問“你見過哪家非法傳銷公司老總會給地震災區個人捐款一億元、愛心基金五千萬的嗎”。sorry,我的確見過不少。我可以拍著胸脯說:除了炫富,熱心公益也是傳銷組織常用的宣揚噱頭,目的在於展現“企業”的財大氣粗,吸引更多的人來“共襄善舉”,典型如“善心匯”傳銷組織,打著“扶貧濟困、均富共生”的旗幟,讓人深信在行善的同時,也能收穫高額的利潤,運用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回報,以慈善的名義將傳銷的套路走到底。

  2.大聲質問“你見過哪家非法傳銷公司老總會毫不避諱登上財富雜誌的封面的”。sorry,大伍在新聞上也確確實實見過不少。據報導,“雲聯惠”黃董事長還參與過博鰲亞洲論壇,甭說一個財富雜誌了。除此之外,據新華社報導,虛擬貨幣傳銷組織“沃克理財”負責人王良妙在game over之前也經常通過開辦培訓班、在五星級酒店舉辦酒會、租賃高檔寫字樓和商務會所招待前來調查的會員,投巨資在一些新聞媒體上發佈軟文、廣告等,鑼鼓喧天的宣揚,創造“暴富”的神話。

  3.直銷牌照不是不構成傳銷違法的免死金牌。直銷和傳銷雖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我國,直銷的確是合法行為,傳銷違法,乃至可能涉嫌違法。如果企業拿了直銷車牌,實際上進行的是傳銷活動,相關人員也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權健在2012年就拿到了直銷車牌,但在這之後權健的某加盟商以直銷名義進行非法傳銷活動,相關人員已被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刑罰。因而,直銷車牌不是斷定不構成傳銷違法的免死金牌。

我們在談論一個企業是否進行傳銷活動時,不是看老總是否登報,也不是看企業向災區捐了多少錢,而是需要結合其具體的運營方式來進行分析和斷定。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傳銷“人頭計酬”及“收取入門費”的本質特徵。

其他,還可以從以下四個要素來進行歸納判別:

(1)有沒有真真實實的商品;

(2)參與者的獲利是否來源於直接或間接開展的人員;

(3)獲利的多少是否與發展人員數量的多少有關;

(4)有沒有“引誘”“脅迫”參與者持續引誘他人參與的行為。

最終,2019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機關依法對權健涉嫌違法行為立案偵查。與此同時,相關部分依法查處取締不符合消防安全規矩的火療養生場所、開展集中打擊清理整頓保健品亂象專項舉動。

關於企業公關部分,從這個事情我們必須反思自己的輿情處理,多看案例,從案例中學習危機公關處理的手法,為自己的企業撐開一把保護傘。

(此文章收集於網絡)

權健事件已過去,其危機公關真不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