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危機公關:魯迅《離婚》映射了當今娛樂圈出軌事件脈絡走向

娛樂圈的出軌事件,對於網民來說也不再陌生,他們的處理方式如果私下無法解決,大部分人就會藉助網絡力量,雙方博弈促成事件的解決。

魯迅的《離婚》就映射出當今娛樂圈出軌事件脈絡走向。

魯迅的《離婚》講述的是因為丈夫出軌,妻子鬧離婚以及如何成功離婚的一個故事。細細讀之,會發現,這個故事跟娛樂圈因出軌而引起的風波是很相像的。為什麼年代背景完全不一樣的事件,卻呈現出幾乎一致的事件脈絡走向?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吧,那就是人性,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追逐個人利益。

當雙方沒有感情時,互相之間只講利益,他們都會為自己爭取利益最大化。而在夫妻關係中,因出軌走到離婚這一步時,離婚的雙方還互有感情的可能性很微小,他們在離婚的態度及行為中,就會為自己爭取儘可能多的利益。如果關係到孩子的撫養權,他們會爭取做孩子的監護人,還有分到儘可能多的財產;如果沒有孩子,就會為爭取財產而努力。

1.《離婚》:鬧了三年後,請中間人調解協議離婚

愛姑的丈夫姓施,魯迅沒有給他取個正經的名字,愛姑在文中是叫他小畜生,暫且我們就叫他施氏吧。她發現施氏出軌小寡婦後,跟正常女人的是想法一樣,非要鬧得他家破人亡,不得安寧才痛快。她帶著他的父親莊木三還有她的六位兄弟,數次衝到施家,砸了他們的傢俱,拆了他們的灶,經歷了三年,婚還是沒有離成。

爆料,危機公關:魯迅《離婚》映射了當今娛樂圈出軌事件脈絡走向


施家請慰老爺做離婚的協調人,希望通過他的勸說,愛姑能拿了錢同意離婚,但是愛姑始終沒有答應。這一次施家請來了更有權勢的七大人作為中間協調人,地點還是在慰老爺家,愛姑跟父親乘船前往慰老爺家。同船的人一見愛姑還有她父親,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這事已經是人盡皆知了,有幾個男的前來打聽,也附合起來;船裡還有幾個女人在交頭接耳朵地討論。魯迅的寫法很妙,是這樣描述的:“前艙中的兩個老女人也低聲哼起佛號來,她們擷著念珠,又都看愛姑,而且互視,努嘴,點頭。”活生生一副八卦圖樣,像極了吃瓜網友。

愛姑父親莊木三是疼女兒的,願意陪著女兒三年,供她吃穿,也願意站在背後挺她到底。他說:“愛姑回到那邊去,其實呢,也沒什麼味兒……”。這次見到慰老爺還有七大人,莊木三一句話沒有說,他已經預見到事態的發展,懂得在權勢面前不得不低頭了,但他也沒有阻止愛姑向七大人控訴施氏。

愛姑以為七大人雖然位高權重,也應該是講理的,年輕人畢竟見識少點,不懂得厲害關係,在七大人面前說話還是像在慰老爺面前一樣,有點“放肆”不知輕重。

七大人說,兩面都認點晦氣罷,叫施家再添十塊錢:九十元!

經過一番交談博弈之後,愛姑懼於七大人的“威嚴”,打了一個寒噤,似乎大勢已去,局面完全變了,就像自己失足掉進水裡一般。慰老爺也是個玲瓏般的人物,見到愛姑的神情,馬上會意過來,她就要同意離婚了,於是立即吩咐人拿來紅綠帖子(一個見證夫妻關係的帖子),交換完紅綠帖子,交給莊木三九十元,莊木三清點完數目,這個婚就成功地離了。

爆料,危機公關:魯迅《離婚》映射了當今娛樂圈出軌事件脈絡走向


對於出軌的施氏和他的父親,魯迅沒有過多的描寫,只有片語交待了他們當時的狀態:他們站在慰老爺大廳門口的牆壁上。出於是過錯方的考慮,施氏心虛害怕理虧;對於兒子犯錯,子不教父之過,施氏的父親也不敢吭聲,連大廳都沒敢進。

2.愛姑帶著兄弟到施家大鬧,就像娛樂圈網絡爆料出軌證據

《離婚》寫於1924年正值民國初年,不像現在通迅發達,人有事就是正兒八經面談,談不攏還會衝到他人家裡理論,爭吵。愛姑大鬧施家,三年沒有離婚,除了因為恨,還因為離婚財產賠償沒有談攏。如何才能讓施家儘量多的給愛姑賠償呢?就是上門鬧啊,扯啊,扯鬧得他們煩了,沒有耐心了,財產的賠償才能儘量地要得多。愛姑說:“就是七大人來了也不怕的,七大人也得講理啊”。

愛姑上施家大鬧就像女人上網爆料,把男人出軌的事撒遍全網,帶節奏,利用網絡傳播,起到震懾男人的作用。在娛樂圈男人出軌後,被女人知曉,如果女人準備不原諒男人,他們就會進行談判,談不攏了,女人會選擇上網爆料男人出軌,希望利用輿論壓力逼迫男人就範。

爆料,危機公關:魯迅《離婚》映射了當今娛樂圈出軌事件脈絡走向


時代不同,使用的手段也不一樣,目的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利用人好面子的特點,先撕你半張臉下來,如果還想保住另半張臉,就只有乖乖就範,滿足女人合理或不合理的離婚或分手要求。

3.施家請七大人調解,就像娛樂圈出軌的男人請危機公關。

施氏出軌,跟愛姑的婚姻關係處於膠著狀態,這時候他需要借力促成離婚。施家請了有聲望的七大人作為調解人,而實際上是希望愛姑迫於七大人的權勢而選擇妥協,以便成功離婚。這時候七大人會進行調解,在權勢上巧妙地給予愛姑壓力,在經濟賠償上又作出讓步,再添加十塊錢,就是離婚給予愛姑九十元的補償。雙方權衡之下順利地解除了婚姻關係,成功離婚,相安無事。

在娛樂圈男人被爆料出軌後,面對名譽掃地的局面,他們會請厲害的公關作危機處理,試圖挽回名聲,在財產分配上也會請危機公關來協調,互相掣肘,多次談判,在滿足了各自的利益後,再分手;如果涉及財產捆綁也有可能為了經濟利益繼續維持表面的和諧。

愛姑,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是一個略顯潑辣又不失自信的女人。生活中因為男人出軌苦苦隱忍,痛苦數十年的女人不在少數。但魯迅是鼓勵女人要勇敢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他的文字中沒有出現一個字是帶著貶斥愛姑的意思。反而是借愛姑的嘴叫施氏是“小畜生”,叫施氏的父親是“老畜生”。

爆料,危機公關:魯迅《離婚》映射了當今娛樂圈出軌事件脈絡走向


4.同船的男人跟女人好奇、打聽、討論,就像當今的吃瓜網友,吃得呱呱翠

一個完整的故事有主角,配角,看客。愛姑和施氏是主角,慰老爺,七大人,施氏的父親是配角,其他津津樂道的人就是看客了。吃瓜網友主動或被動吃進去很多瓜,有些網友還進行深挖,給大家吃更多的瓜,伴隨著的是討論,猜想,稱讚,辱罵。人們的好奇心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的。

總結:

沒有誰能保證一生只愛一個人,直到死去。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人間自有真情在,但面對變故時,我們是不是該更加清醒些,減少被騙的機會,要更加勇敢一些,把自己從痛苦中摘離出來。人生永遠不是隻有一條道路可以走,選哪條路就看你的決定哦。

讀《離婚》,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因出軌而鬧離婚的故事,看完呵呵笑笑了之;也可以從《離婚》中學習愛姑的勇敢;也可以從《離婚》中學習一種果斷,不是非要鬧上三年才重新開啟一段人生;也可以從《離婚》中學習不要對男人抱有太大的希望,有些人出軌成癮,你是無法改變他的。

渡邊淳一說:男人就是喜歡接觸其他的女人,即使妻子貌美如仙,溫婉似水。

我想魯迅先生對愛姑也是充滿讚揚的。

處於不同的年代背景,《離婚》和當今娛樂圈出軌風波卻呈現出幾乎一致的事件脈絡走向,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吧,那就是人性,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在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

我們能從生活中看到很多的“愛姑與施氏”,人性的善與惡,我們可以瞭解但不批判。有人說,人都是同時擁有善與惡的複雜動物。

魯迅的文章又善於揭露人性的多面性,而他也沒有批判,只是通過文字講述,讓人們瞭解它。

【漠漠春分的文章,看完就讓你有所得,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