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抓准 贫困县汪清念好脱贫经

“1992年以来,全县档内贫困人口10080户16932人,贫困村74个,是延边州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份。2019年,累计脱贫9878户16614人,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202户3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2%。”谈到汪清县脱贫攻坚成效,汪清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宋学忠先说了两组数据。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幅员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辖8镇1乡3个街道200个行政村,总人口22.2万人。1992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国家扶贫试点县、吉林省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国家发改委定点扶贫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吉林省深度贫困县。全县档内贫困人口10080户16932人,贫困村74个,是延边州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份。

任务最重,如何攻坚克难?汪清县通过真抓实干找到了自己的独门秘诀——精、准。

把准“脉”对症开“方”

扶贫最难的就是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的思想贫困。找到重点难点就要攻克它。把准了“脉”,汪清县有的放矢开出这样的“方”。

做精抓准 贫困县汪清念好脱贫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全县脱贫攻坚战来说,这个车头是就是党员干部。汪清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在汪清落地生根,让扶贫干部把扶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群众当“家人”,真帮实扶、人到心也到。

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形成“县级领导+帮扶部门+乡镇+驻村干部+村三委”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汪清县2019年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方案》《汪清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141个,组织召开县级脱贫攻坚各类会议142次,下发《县长交办单》47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有关扶贫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深入实施“百千万”包保帮扶工程,125个单位603名干部全部下沉,分块包片、驻村帮扶,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累计约谈提醒63人,调整第一书记54人,选聘77名退役军人到农村一线工作,安排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先进村党组织与2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结对帮扶;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84人,其中驻村干部18人,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累计查处案件5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8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

做精强项产业,巩固发展后续动力

根据汪清县地理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汪清县按照“县建标准、村抓生产”思路,全力推动黑木耳产业发展。

“做足产业文章,把传统木耳产业做成支柱产业、扶贫产业。”宋学忠如是说。

汪清县黑木耳专业镇达到5个、种植村121个、百万袋以上村65个,栽培总量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

做精抓准 贫困县汪清念好脱贫经
做精抓准 贫困县汪清念好脱贫经

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汪清黑木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成功举办“2019中国•汪清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中国•汪清黑木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菌包培育、菌质检测、菌类种植、菌袋回收……全县已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截止目前 ,全县黑木耳种植户达到1.38万人,近4万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其中贫困人口3303人)。

“以前年年打零工,每年也就几千块钱。现在在合作社里打工,不用担心没工可打,自己还能在社里赊帐种木耳,一年下来收入2万多元。”67岁的大北村村民聂淑花说。

巩固发展传统产业。实施总投资6.4亿元的澎派黄牛养殖一体化项目,积极推进黄牛集中饲养育肥。目前,项目完成二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年可提供扶贫收益1990万元。依托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大力推广土地代耕代收代种,通过入社务工、外出就业实现二次增收,有效解决了老龄村、空心村“有地无人种、有地种不好”问题。

其他产业再补充。建成全省单体最大的13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可提供扶贫收益1500万元,持续受益20年;建成1个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4个镇级和1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汪清扶贫馆,2019年全县网络零售额实现4.3亿元,其中农特产品1.28亿元。

巩固基础 筑牢脱贫防线

脱贫摘帽只是初步解决整体贫困,基础仍很脆弱。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仍然任重道远。

汪清县积极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攻坚短板,打牢脱贫根基。改善住房,修桥补路,保障供电,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

全面落实“六免十补一保障”资助政策,推行“123+1”关爱工程,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村级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贫困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手册办理实现应办尽办。关注重病慢病患者、残疾人、孤儿、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

设立“一事一议”大病救助“第五道防线”。对因突发性灾害、重大疾病等特殊事件造成家庭刚性支出巨大、生活极为困难的贫困户,采取“一事一议”给予特困补助。

健全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强扶贫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强化扶贫产业保险兜底,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扶贫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大力开展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行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加强已脱贫户、边缘户和特殊困难群体的监测及帮扶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汪清县将继续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向共同富裕新生活。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