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时间做朋友

时间是最公平的,再有钱、再有权,一天也只有24小时;但时间也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会用时间,有的人会把时间用到刀刃上,有的人甚至一分钟都去浪费。。。。。。

怎么和时间做朋友?某看来,一是高度重视时间、发现时间、认识时间、善待时间;二是知道人生而有涯,应该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半衰期长的事情、ROI高的事情);三是形成好规律和习惯;四是立即去做。

  • 第一步是要记录、分析、研判。有记账的工具,更有记录时间的工具,atimego,有的人用这个软件全部记录,我只记录积极有效的时间(学习、工作),经过5个月的测试,一天积极有效的专注时间能达到5个小时就很厉害了。记录苏联传奇科学家柳比谢夫的《奇特的一生》记录,柳比谢夫高度重视时间的记录、回顾、分析总结,用了一辈子的时间记录每天、每件事的时间,效率特别高,一天也是五个半小时的有效时间。当然,我还在不断的完善。

彼得·德鲁克说 :怎么掌控自己的时间?记录自己的时间。弄清楚时间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处理完某一个工作后就立刻记录,不能事后凭记忆补记。找出那些不产生效益、浪费时间的事情,并从以后的日程表里删除。给自己留出整块的时间做重要思考。

  • 时间管理是为了激发自我意识,(自我激励 自我憎恨) 主动走出舒适区。 所有牛逼的人都自带鸡血。确定目标 公开承诺 每天比昨天强一点点 。“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这是查理芒格的原话。并且按照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浪费时间,做让我们和目标背向而驰的就是浪费时间,其实做目标关联不大的也可以算是浪费时间,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也需要把时间放慢,有时更要看人的价值观。
跟时间做朋友

陈华伟的时间ROI观点,摘自网络,侵权立删

《精进》上讲,如何利用时间?一是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二是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 也可是培养自己的真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亲兄弟姐妹身上,然后是几个要好的伙计)、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顿大餐、看AV撸管;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一首诗、背牢十个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网上闲逛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知乎等进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 人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由习惯掌控,不信你可以仔细观察试一试。人都有两个意识,前意识和后意识,你闭上眼睛,仔细感觉、感知你的呼吸,如果真的认真让你自己控制呼吸,你会突然感觉不会呼吸了,呼吸就是由规律和习惯控制的,扣扣子也是,其实大部分动作都是。所以,跟富兰克林一样,我们可以 找出来应该培养的习惯,并真正的培养起来。

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励,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

跟时间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