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佈局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杭州西溪溼地考察時強調指出,要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佈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

自然生態與社會生產、人類生活緊密相聯,我們要確立生態文明、社會文明和人的文明意識。自然、社會與人是一個共存的系統,要努力實現生態良好,發展與自然適應、與環境友好的社會生產,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使人類過上幸福生活。

自然生態是社會生產的基礎和人類生活的倚賴

生態,亦即自然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存在狀態。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沒有受到外力劇烈干擾的情況下總是平穩地進行著,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這就是生態平衡,表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必須與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相平衡。

人與自然的關係制約著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人類是自然生命系統的一部分,與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不可分離。生態惡化影響人類的健康。許多疾病的發生和蔓延源於生活環境惡化。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脅人類生存。

生態文明觀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類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

生態安全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一個國家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其經濟基礎就會隨之衰退,影響社會穩定,可能引發人們不滿和社會動盪。維護和保障生態安全,最根本的是要喚醒公眾的生態安全意識,確立生態文明意識。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落實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導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

社會生產對自然的開發和對人類生活的保障

社會生產是立足於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為了滿足人類社會需要而進行的生產。生產對人類有用的物品,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如果社會生產出了問題,人類生活就會陷於混亂之中。社會生產是一個複合系統,包括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的自身生產,三種生產之間要保持相互協調、適應,形成一種有序運行的狀態。

由於社會生產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施加影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科技的不當利用,對經濟增長的過分追求,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掠奪,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威脅到生態系統的安全,出現了生態危機,影響到人的生存和發展。

必須轉變觀念,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轉到積極的、主動的、預先的建設性方面,更加強調對資源的積極利用。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相互之間密切聯繫,構成一個大系統,資源與環境問題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得到解決。

社會文明是整個社會具有崇高的社會風尚、健全合理的社會體制和機制,形成了整體的文明狀態。必須建立公正、文明的社會環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人類生活對生態的影響和對社會生產的控制

人類應當準確認識自身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位置:人類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消費者和管理者,是與自然共命運的利益攸關者。當人類對自然的強大幹預超過了自然的調節能力,自然不堪忍受人類的掠奪和蹂躪時,自然便會向人類報復。人類參與到自然環境生成、改變或創造的過程中,打破了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也給生態系統的自我淨化帶來了難以克服的困難。人類掠奪了許多自然資源,又生成了一些自然生態系統不曾有過的物種,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毀滅和難以修復的結局。人類必須履行生態道德義務和責任,尊重生態,尊重自然,保護地球,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道德準則,人類的發展應以保護和促進生物多樣性為前提。

人類必須對社會生產予以控制,與自然生態相適應,以滿足人的需求為目的,而不能破壞生態,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存。一切經濟社會活動,都要考慮生態、環境、資源的承受能力,考慮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只有努力提升人的文明程度,才能形成一個高度的文明社會。生態關懷與人文關懷具有內在一致性,共同代表著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人文關懷的核心是關懷人和社會;生態關懷的核心則是關懷生態系統的和諧與平衡,也就是關懷人、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人和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球生態系統的狀況,特別是取決於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

人類同自然的爭鬥導致生態危機,人類本身的爭鬥導致社會危機。通過殘酷的現實,我們要進行深刻的反省,認識到和諧、和解的可貴。和諧關係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是共生共存、全方位的和諧。在相互關係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因而也有利於自身;凡是有損於對方的,便有損於整體的統一,因而也有損於自身。

建設生態文明,要求全社會、全人類都必須履行維護生態安全的責任和義務,人人都要對保護生態盡職盡責,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面臨生態破壞的情形,應自覺地承擔建設和改善生態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會組織和機構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形成一種平等合作關係,共同保護和建設生態系統。

人類社會要發展,必須從整體上考慮,著眼長遠和未來,採取系統的、有效的措施,保障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作者:林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