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麼?成熟的標誌又是什麼?

雯義雯


三十而立,這“立”,主要是指家庭,其次是指事業,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成家立業。

三十而立,是很早的一種說法,可以說是古代那時就有記載。那時並不像現代的學習成長經歷,以前吧,是以家庭為重,事業為後,所以成語上叫成家立業,也就是說先立家後立業。

到了近代,所謂三十而立,那就基本相反過來啦,先事業後成家,這個在當今社會還是存在很多的這種狀態。那麼,現在的“立”,也就是先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定收入,立,字語上就是安定,安穩。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先立事業後成家呢,這裡也只是簡單說下,大家也懂了,沒錢,你拿什麼去經營你的家庭,拿什麼去維護你的愛情親情友情,這是現代的現實,所以這“立”,也就是立事業先,後立家庭。

“成熟”,主要是指一個人在思想上,其次也是行為上。思想,也就是一個人的認知能力高低,所謂成熟,簡單點來說就是懂事啦!懂得為人處事,懂得如何對待家庭,事業,工作,這個必須是積極向上的,好的,優質的思想。區別於小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那就叫成熟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長大啦,懂事啦。

回答完畢,有不到位的評論補充。謝謝!


三分清醒七分醉


似乎,三十年算一段不太短的時光。但是,與人類歷史的長河相比又是短暫的,如同天宇的流星一劃而過。

然而,對於一個人來說並不那麼短暫,已有了許多的經歷,有了許多承載,有了許多憧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這是孔子對自己在三十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意思是說,三十歲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能夠獨立擔當一切了。



那麼,男人三十而立,究竟該"立"什麼呢?按照筆者的理解,"三十而立"應該"立"下面這些:

其一:應該有好的學業。人年輕的時候,還是應多讀點書,為後來進入社會打好基礎。過了這個時段就不好讀書了。俗話說:"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不管怎樣,都要利用"好讀書"的機會、時光,多學些知識,尤其要學好基礎理論知識。具體說,就是人的讀書,能讀到哪裡,就要讀到哪裡。同時,在讀書期間,就紮紮實實、好好讀,學到真功夫,爭取學到過硬的本領。為後來進入社會,搞具體工作打基礎。也只有這樣,踏入社會大門時才得心應手,如魚得水。或許,這個就是學業"立"了。



其二:應該有好的事業。具體說來,要麼有固定工作, 要麼有自己創的業,要麼生意做得好。因為,三十歲了,已過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強,不能再昏昏噩噩的,還不懂事,也不能再"啃老",起碼應該自食其力。混得好一點的,起碼在某個方面有了成就,作出了一定業績。優秀的呢,自己的事業已開闢出來,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創的業也初展"頭角"。起碼在事業上,已"立"了起來,或正在"立"。

其三:應該有個好的家了。三十,年齡不算小了。按照新的婚姻法,女二十、男二十二歲可以結婚的話,三十歲早是有妻室兒女的了。不說怎麼說,有了妻子,才算有了家,有了孩子才算有個完整的家。古人為什麼說,成家立業呢?這個"家",既是個人的責任,也有社會責任在內。大家知道,社會要前進,人類要發展,離不開人口的繁衍,否則,社會就會停滯,不能發展。所以,一個有家庭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一定得成家,也不能當"丁克"。"丁克"是自私的,對人類社會進步是相悖的。所以,從古至今,人們都倡導年輕人應在一定年齡段"成家立業"。



或許,這就是一個男人的"立"?

那麼,啥是男人的成熟呢?筆者以為,事業有成,有家有業,持重沉穩,有擔當,敢擔當,不隨意作決定、決策,沒調查研究、吃透情況,不拍腦袋作決定。換言之,也就是不想當然辦事。再簡單一點說,在家裡,是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娃娃的"好爸爸";在社會上,尊紀守法,守規矩,是個好公民;在事業與工作上,有上進心,吃苦耐勞,責任心強,有擔當,等等,等等。

當然,人不可能盡善盡美,這些標準都是理論上的。實際呢,達到這些要求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就差不多了。


HYF73


我覺得應該改成男人40而立靠譜些!回過頭來看看:30歲...還太年輕!怎麼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