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對國學的興趣?

用戶8300232618594


農民的喜悅是面對豐碩的秋收,家長的喜悅是看到孩子的成長。為家庭培養一個好孩子,為社會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這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怎樣培養孩子學習國學的興趣,家長可以從五方面行動。

1、內容要貼近生活,讓國學在現實生活得以運用。可以讓孩子學習《笠翁對韻》、《弟子規》、《三字經》等,給家庭帶來和睦溫暖。學習國學重在力行,通過“知行合一”的教育,幫助孩子從思想和行為二方面,踏踏實實收穫經典教誨帶來的智慧。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首先要做到,言教不如身教。

2、給家長推薦《常禮舉要》這本書,這是傳遞喜悅與幸福的教育,引導孩子感受文明禮儀帶給自己和他人的美好感受,發自內心想要學好禮儀,完善自己的行為,培養謙遜的禮節,建立良好的人緣關係。

3、家長可以用成語故事為文化載體,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以插畫講解、動手創作為趣味點,啟發孩子自主發現規律、利用規律;從而提升孩子思考能力、創作能力,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人生觀。

4、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用“說文解字”的講解方式學習漢字,用形象生動、寓理廣博方法為孩子打開一扇智慧的大門。從文字的演變、釋文、字形解說、詞義引申、典故溯源及書寫練習,讓孩子掌握每個文字背後的知識點,加深對原文精髓的理解。讓孩子瞭解天文、自然、修身、處世、地理、農藝、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豐富知識。培養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的品質,擁有積極而溫暖的人生態度。

5、“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半部論語治天下”,學習詩詞、論語為學好語文打下紮實基礎,讓孩子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為求學升學打下良好基礎。提升文學素養,增強表達能力,拓展視野,增強作文撰寫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立身做人,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培養熱愛國家民族的博愛情懷。

學習國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你付出了,一定會有收穫。古語云: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創造一個學習型家庭,親子共同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做到,你就不斷的走向美好!




杏書童教育


就在剛剛,我叫小外孫快去洗臉刷牙,可是他拿著一本書在那磨蹭,理都不理我,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在特別專注地看一本學成語的書。

看我走過去,他翻著書說:這個“盲人摸象”,我們學過了,“杞人憂天”我們學過了,這個“高山流水”,“愚公移山”,“拔苗助長”,我們學了這麼多了。

他對學成語的興趣越來越足,每天催著給他講,這本書基本上快講完了,時不時的,自己都可以運用了。

只要用得稍微靠譜的時候,就鼓勵他,誇他用得真對,比如說,他用過“對牛彈琴”,還用過“高山流水”。

他隨手在鋼琴上彈出一些音,然後就問我,你懂得我彈得是什麼意思嗎。如果我說對了,他就會說:對,高山流水覓知音呀!你就是我的知音。

【寧老師說:學國學重在孩子自己感興趣,和他一起玩兒。必要死記硬背,慢慢地,他就會越來越喜歡了】


寧老師說


現在的有關國學方面的書籍很多,相對於低年級孩子的書籍大多都配有拼音、畫面新穎,很能夠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關鍵是家長如何引導的問題。


在孩子學習閒暇之餘,家長不妨對孩子多講中國歷史故事,讓孩子對傳統文化有感官上的認識,激發孩子想了解歷史上的人物、事件、文學作品、歷史背景等濃厚的興趣,興趣有了及時為孩子推薦有關國學方面的書籍,孩子會有興趣閱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