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三个月,高效复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今天是2020年4月25号,距离高考还有73天,可说是正值高考冲刺阶段,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进入瓶颈期,努力的学习、拼命的写作业,但是成绩却没有见涨!有的人甚至会焦虑、会烦躁、看到作业就心烦、看到课本就一股子难过充斥心间。宁愿去玩游戏,也不愿意再去看书,即使去看了也看不进去。还有很多旁人看了都无法理解的一些现象!

高考最后三个月,高效复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是不是孩子不懂事?其实也不是。有谁不想成为那个被人天天称赞的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是自己因为初中时基础不好,步入高中后知识点难了。学习的节奏又变快了,很多知识点走马观花一样的。在自己还没弄明白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新的知识点又来了。这么长年累月下来,问题就很大。越到后面学习越吃力。题目的综合性越强,看着就越懵!

二是简单的题会做,稍微难得题就蒙圈了。这种往往是自己学的那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自然运用起来当然就不懂,更别谈做题了。看到题目就像看天书一样!处于本能对于不理解的东西就会抗拒。​三是没有努力的方向感,对自己不够了解。不清楚自己哪里掌握了,哪里没有掌握。没有判断的方法,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然就没法解决问题。那样努力的方向也就有没有了。

高考最后三个月,高效复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大概的问题方向找到之后,接下来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1. 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看一下自己的成绩属于哪一个阶段!基本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当自己属于下游的同学,那么重点在基础上,可以抽时间去完成一些基础题。先把能拿到的分,全部拿到。比如一张试卷里面,那些填空题和选择题就是能拿到就拿到手,后面在突破一个大题。分数基本上可以说比较稳定了,然后开始谋取其他题型。如果是中等的那就是巩固基础,突破较难点的题型。比如第一二大题后面比较难的题目。是上游的同学,那就是基础题要求自己是满分,中等题不出错,突击压轴题。不要让自己在懂得题目上面掉分了。
  2. 整理资料,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知识点)。花一些时间最多半个月,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哪些资料?就是做过的笔记,做过的试卷,做过的资料书等等。把它们按科目分类好,然后计划后每天翻一部分去看自己曾经错了的题,看一看自己现在还会做吗?那些错了的题目是那些知识点?把这些都耐心地记录下来,或者剪下来把它们贴在一本笔记本上面。然后每天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看这些整理下来的资料。
  3. 针对不同的学科,应该使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比如文科性的可能,可能需要多背诵一些材料,那么就把那些需要背诵的材料,都一一整理出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去记这些材料。而那些理科性的科目,需要掌握的是一些客观规律。那么花时间多去参悟那些规律,只要自己对这些规律掌握足够清晰,那么随便怎么出题。你都能用对应的知识点解决掉。
  4. 研究往年的高考试卷,找出其出题的规律。通过对这些往年试卷的研究,我们很容易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有的知识点常常考,他们一般会有以什么样的形式考。这些常考的知识点,看一看自己是否很懂,不懂的话那么就多花一些时间去看去理解这些知识点。一些开放性的题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查阅对应的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般开放题,都跟那一年发生的一些影响很大的事情是有关系的。比如今年的疫情,或者中美贸易等等那就是一些不错的考试材料。我们可以提前去准备相应的资料。
  5. 专题性复习。前面我们对往年的试卷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后,发现试卷是分为各种专题。分类很清晰,也很规律。这时我们就以非常有针对性地解决它们。把这些固定的会考的吃透了。也就不怕考试出什么样的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后想告诉各位朋友,高考最后三个月很重要,其中最后一个月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提高是不大的。所以前两个月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对提高效率是非常急迫的。千万不要熬夜,熬夜复习的效率很低,而且第二天还很困。这会严重影响复习效率,造成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好了赶紧行动起来,把自己的成绩往更高的位置提!
高考最后三个月,高效复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高三不再有,劝君珍惜之。一年之经历,终身之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