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縣鬆坪鎮上花山村:鄉村振興事業正"起舞"

會東縣松坪鎮上花山村幅員面積8平方公里,共4個村民小組97戶376人,擁有耕地5644.37畝,草地5445畝,其中貧困戶21戶66人。經濟收入以烤煙、蠶桑、養殖、外出務工為主。

從脫貧摘帽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花山村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緊盯產業發展,下功夫、謀出路,鄉村振興正當時。

因地制宜擴大規模,彰顯致富帶頭作用

產業發展是帶動貧困戶脫貧的主要途徑,但一些"特色產業"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客觀存在,一旦遇到"風吹草動",很容易導致參與該產業發展的村民返貧。為打破這個瓶頸,上花山村轉變思路,借力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整治等政策,在發展烤煙種植、蠶桑養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提出"合作社+貧困戶+幫扶戶"的合作方式,扶持壯大村級農產業,切實帶動貧困戶通過增加收入,於2018年成立"會東縣松坪鎮緣花山專業合作社"。

會東縣松坪鎮上花山村:鄉村振興事業正


會東縣松坪鎮上花山村:鄉村振興事業正

上花山村第一書記寧顯文告訴記者,自2018年以來,立足上花山村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制定了"種養"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在海拔1500米以下區域規劃發展芒果產業2000畝,現已種植500餘畝;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區域規劃發展純色桃產業500畝,現已完成挖坑300畝、種植100餘畝,並建成一個純色桃種苗基地。

在發展種植產業的同時,上花山村著力培養致富帶頭人,發展綠殼蛋雞養殖產業。上花山村2組致富帶頭人徐天洪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在外面幫一個老闆養雞,學到了很多養雞的技術,家中父母和兄弟都是貧困戶,就想著要回來帶著兄弟甩掉貧困戶這個"包袱"。經過多方瞭解,徐天洪就養上了綠殼蛋雞。

目前,徐天洪的養雞場有存欄綠殼蛋雞700餘隻,已銷售綠殼雞蛋7000餘枚,僅綠殼雞蛋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達10000餘元,父母和兄弟擺脫貧困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的養殖發展。

會東縣松坪鎮上花山村:鄉村振興事業正

寧顯文表示,上花山村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種養"一體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產業扶持基金作用,將進一步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提高自我持續發展能力,壯大集體經濟,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生產生活條件大變樣

"我們在工作中就發現,即使是脫貧摘帽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存在巨大的短板。"寧顯文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在他還沒有擔任第一書記的時候,有一次,他在走訪所幫扶的貧困戶時發現,這些年貧困戶收入增加了,家中新添了電視、冰箱等,但讓人憂慮的是,一到夏天,供電就不穩。

在上花山村3組村民李國現家裡,李國現正忙著清洗金沙江邊特有的"酸桃",他告訴記者,上花山村的電力條件一直比較薄弱,自上世紀90年代線路架設之後,就再也沒有升級改造過,"夏天只要有一戶使用打糠機,其他農戶連電扇都用不了,晚上電燈不亮小孩作業都無法做,更不要說用電飯煲做飯了。"

"不看電視我們可以忍忍,但冰箱沒電了,肉菜都會壞掉。供電不穩,也會對我們正在烘烤的烤煙造成嚴重影響。"這樣的大實話也是過去全村群眾的心聲。

會東縣松坪鎮上花山村:鄉村振興事業正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上花山村全面實施了"農網改造"項目,居民集中點還安上了太陽能路燈,結束了用電緊張的現象。除了解決供電問題外,近年來,上花山村還著力補齊道路、通訊、用水、人居環境等短板,僅2019年,就修建水窖池3口,共1180立方;修建機耕道7條10餘公里,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深化感恩奮進教育,脫貧更需提振"精氣神"

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四月芳菲,地處大橋河下游的上花山村室外氣溫已超過30℃。下午3點,沿著剛修建不久的機耕道,我們找到了正在芒果地裡澆水的上花山村一組村民王連華,他也是全村21戶貧困戶中的其中一人。"以前,自己就只會放羊,收入也總是上不去"。王連華說,"我現在種了30多畝芒果,家裡還有幾十只羊,每天都感覺很忙。"

一旁的駐村隊員嶽代炳說:"有了這30多畝芒果,你家不但脫貧,還能夠致富,再加上你養的幾十只山羊,一年的收入有多少,你心中有數了嘛。"

會東縣松坪鎮上花山村:鄉村振興事業正

近年來,上花山村堅持把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幹部帶著群眾走、群眾跟著幹部幹,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意識和觀念,引導廣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這樣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好日子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努力,今後要把我的羊養好、把我的芒果管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就是對國家、政府最好的回報啦。"王連華一邊忙著為芒果樹澆水,一邊展望著自己今後的美好生活。

(李金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